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09280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_人眼的视觉特性-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人眼的视觉特性1、在一般情况下,如有两种光谱成分不同的光,只要三种光敏细胞对它们的感觉相同,则主观彩色感觉(包括亮度和色度)就相同。2、格拉斯曼定律复合光的亮度等于各光分量的亮度之和。3、人眼的视觉范围有一定的限度,明暗感觉是相对的。4、韦伯-费赫涅尔定律亮度感觉与亮度L的对数成线性关系。5、一方面,重现景物的亮度无需等于实际景物的亮度,而只需保持二者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的比值不变;另一方面,人眼不能察觉的亮度差别,在重现景物时也无需精确复制出来。6、人眼分辨景物细节有一极限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能力远比对亮度细节分辨力低。7、视觉的空间频率响应具有低通滤波器性质。8、人眼存在视觉惰性电

2、影、电视放映的生理基础。 临界闪烁频率取决于亮度、亮度变化幅度、观看距离等。一、人眼的亮度感觉1人眼的光亮感觉 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人眼对780380纳米之间电磁波的刺激有光亮的感觉,故波长在这个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 2人眼的彩色感觉 人眼对780380纳米之间的光还有彩色感觉,具体如图1-1所示。 3人眼的视敏特性 人眼对380780纳米内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称为人眼的视敏特性。衡量描述人眼视敏特性的物理量为视敏函数和相对视敏函数。 1) 视敏函数 在相同亮度感觉的条件下,不同波长上光辐射功率的倒数可以用来衡量人眼对各波长光明亮感觉的敏感程度。称为视敏函数。 2) 相对视敏

3、函数 实验表明,人眼对波长为555纳米的光最敏感,因此把任意波长的光的视敏函数与最大视敏函数值K(555)相比的比值称为相对视敏函数,记为: 如图12所示,左边的曲线是暗视觉曲线,右边的是明视觉曲线。 二、 人眼亮度感觉的特性(描述人眼对光亮差别的感觉特性)1 亮度:光源或反射面的明亮程度,亮度的单位为(坎德拉/平方米)。2 亮度视觉的范围:人眼总的感光范围极其宽广,明视觉的亮度感觉范围为到 量级,而暗视觉的感觉范围为千分之几 到几个 。 3 光亮感觉的特点: 1) 人眼的主观亮度感觉与周围环境亮度有关。 2) 主观亮度感觉S与亮度值B的对数成比例关系: ,其中和K是常数。 3) 主观亮度感觉

4、是心理量而不是物理量,故其单位是以实验得出的变化级数(S)来表征的。实验表明,在不同的亮度B值下,人眼能觉察的最小亮度变化并非定值。B大,也大;B小,也小,但是 /B的值是大致相同的。将可觉察的最小相对亮度变化 /B称为对比度灵敏度阈,用标记,其值通常在0.0050.05之间。 人眼的亮度感觉并非决定于绝对亮度变化,而是决定于相对亮度变化。故重现景物的亮度无须等于实际景物的亮度,而只需保持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值相同,就能给人以真实感。 4 对比度和亮度层次 1) 对比度:指光源或发光面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值。用下式表示:。外界景物的对比度不超过100:1,显象管图像的对比度为30:1。实

5、际观看图象时,其对比度会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而下降, 图像实际的对比度为:。2) 亮度层次 概念:亮度层次指画面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级差数,也称为灰度层次,用n标记,。 亮度层次是图像质量的重要参数。亮度层次多,图像显得明暗层次丰富,柔和细腻;反之,亮度层次少,图像会显得单调生硬。 亮度感觉亮度视觉范围:人眼能够感觉到的亮度范围。这个范围很大,可达109:1。人眼总的视觉范围很宽,但不能在同一时间感受这么大的亮度范围。当平均亮度适中时,亮度范围为1000:1;平均亮度较高或较低时亮度范围只有10:1;通常情况下为100:1;电影银幕亮度范围大致为100:1;显像管亮度范围约为30:1

6、。人眼对景物亮度的主观感觉不仅取决于景物实际亮度值,而且还与周围环境的平均亮度有关。人眼的明暗感觉是相对的,在不同环境亮度下,对同一亮度的主观感觉会不同。三、人眼的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描述人眼对光亮变化连续性感觉的特性) 1. 视觉惰性 当有光脉冲刺激人眼时,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即具有一定的惰性。光源消失以后,景物影响会在视觉中保留一段时间,称为视觉暂留或视觉惰性现象。视觉暂留时间在0.050.2秒。实验表明,若景物以间歇性光亮重复呈现,只要重复频率大于20赫兹,视觉上始终保留有景物存在地印象。该重复频率可称为融合频率。人眼感觉的连续性是活动画面有连续感的前提。在荧光屏上,电视图

7、像是几十万个象素按一定顺序轮流发光形成,然而人们看到的是每幅完整的画面在整体的发光,获得一幅幅连续画面印象的感觉,正是视觉暂留效应的结果。 2. 闪烁感觉和临界闪烁频率 1) 闪烁感觉 如果周期性重复的脉冲光源作用到视网膜上,当脉冲光的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人眼会对之产生一明一暗交替变化的闪烁感觉。这是因为光源在有光和无光间变化时,人眼在亮度感觉上能辨识出它们的差异所致。 2) 临界闪烁频率 把不再引起闪烁感觉的光源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常用表示。临界闪烁频率的值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脉冲光源亮度、背景亮度和明亮时间占空比三者的影响较为明显。有如下经验公式:,其中,a和b是和许多因素有关

8、的常数。 对于电视荧光屏,a=9.6, b=26.6,得出 45。8Hz,这就是电视图像不闪烁的最低重复频率。这个值对电视场频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图1-3给出了不同频率的闪烁情况。“以上2图没有验证那张是正确的“四、 人眼的分辨力 1. 视角、分辨角和分辨力 1) 视角:观看物体时,人眼对该物体所张的角度。 (能清晰的观看出视场区域所对应的双眼视角大约是)2) 分辨力 人眼分辨图象的细节能力称为分辨力,可用分辨角来衡量。它也反映了人眼的视力。 在量值上,分辨角用表示,由图1-4可知:,因为实际的很小,它大致和可分辨的紧邻的两点间距成正比,和观看距离L成反比,即(弧度)3438(分)。分辨角的倒数为分辨力。分辨力还和照度及景物相对对比度有关。 正常视力的人,在中等亮度和对比度下,。这个值对电视系统扫描行数的选择提出了基本要求。 2. 分辨力和景物运动的连续感的关系 人眼对运动景物的分辨力要低于对静止景物的分辨力,其分辨角值约是静止景物时的5倍,即 7.5。这个数值关系到人眼对运动景物的连续平滑感,要求图像在相继两次呈现之间运动景物的相对位移对人眼的张角不超过7.5。从而对图象的换幅频率提出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