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09181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4号线试运营评估意见(建筑)g ( 三) 建筑 工程 1. 4 号线浦沿站至近江站(不含)工程车站建筑、装饰装修、导向设施、建筑消防设施及附属工程基本建成,符合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要求。 2. 经现场踏勘,本工程尚有部分遗留工程未完成: 2.1 应抓紧完成车站装饰装修、导向标识、出入口、垂直电梯、消防平安出口、风亭、冷却塔围栏、站外广场; 2.2 需完善绿化及市政配套工程工作。 3. 应抓紧完成出入口、垂直电梯、消防平安出口的防淹设施的安装工作。 4. 站台公共区应安装设座椅、车站信息图。 5. 站台层垂直电梯四周应设挡烟垂壁。 6. 区间隧道至站台下轨行区楼

2、梯排水沟盖板螺栓应固定牢固、耐久,防止因震惊脱落。 7全线各站站台屏蔽门端门处、小站台下轨行区楼梯处需设置警示标志,部分导向未点亮需核查。 8站台平安门与垂直电梯井道玻璃上需完成防撞警示带粘贴工作 9. 以下工程应尽早安装完成: 9.1 地面垂直电梯无障碍坡道、出入口连通城市道路的外部广场、低矮风亭四周的 3m 绿化带、风亭紧邻道路无法设置绿化隔离时应增加平安护栏; 9.2 部分车站卫生间设施未安装到位,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设施未安装到位,卫生间、母婴室门口缺少标志; 9.3 车站设备用房防火门闭门器、顺位器未安装到位; 9.4 车站与未完工区域的临时封堵墙应完全封闭隔离,并满意防火墙耐火极限

3、的设计要求; 9.5 屏蔽门端门与隔墙、站台站厅楼梯、扶梯洞口边缘装饰板之间存在空隙,不满意封堵要求,应全线排查,车站垂直电梯按钮旁应安装导向提示信息。 10运营看法箱放置位置对乘客进出站流线、车控室视线均有影响, 需优化位置。 11各站应排查站厅层、站台层蓄光疏散指示标志,应与疏散指示灯方向全都,且站厅层进出站闸机、应急门处的通道应与蓄光疏散指示标志对应。 12甬江路站: 12.1 D 号口站前广场与人行道有高差,应整改站外广场标高与人行道平顺连接,靠河道一侧应设置栏杆防护; 12.2 靠 D 号口的出站闸机与蓄光疏散指示未对应,且部分缺失,应整改,D 号口不锈钢人防门门槛过高,且踩踏简单陷

4、落,应整改; 12.3 与商业开发之间的防火卷帘下方通道有大量杂物,应清理洁净。 13. 南星桥站: 13.1 站厅垂梯旁扶梯止灰带超出栏杆过长、过宽,存在平安隐患,应整改; 13.2 开通初期,C 号口开通前换乘节点区域最远点至平安口距离大于50m,应实行措施优化公共区范围使疏散距离满意规范要求; 13.3 站台层换乘楼梯口处临时封堵墙应满意防火墙耐火极限要求,墙上应设置甲级防火门作为检修门; 13.4 污水泵房未设栏杆、爬梯; 13.5 A 号口出入口门匾未安装、扶梯与石材存在空隙应整改; 13.6 车站 46 轴的 4、5 号线合用通风空调机房、4 号线通风空调电控室应尽快完成装修与设备

5、安装调试; 13.7 应按初期疏散要求排查本站疏散指示标志(包括地面蓄光疏散指示标志)指向、位置,留意不应指向远期口、预留口、缓建口等未开通平安出口,换乘楼梯不行作为平安出口; 13.8 公共区应设垃圾箱。 14. 水澄桥站: 14.1站台端部消火栓门完全打开后影响侧站台端门开启及对应站台一侧的疏散,应调整消火栓门开启方向及四周报警装置位置; 14.2 站内垂梯需设置选停,避开乘客误入地下二层设备区,并在地下 二层电梯厅内增加监控设施及紧急求助装置; 14.3 站台公共区部分搪瓷钢板有破损需修补; 14.4 消防平安出口室外踏步高差过大应整改,楼梯间内疏散指示标志应尽快安装完成; 14.5 需

6、核实 2 号风亭、B 号口、消防平安出口与周边建筑的消防间距及防火分隔措施。 15. 联庄站: 15.1 站台扶梯上方的疏散指示灯未亮; 15.2 站内栏杆玻璃栏板未安装; 15.3 通向 D 号口的乘客疏散路线沿线天、地、墙、楼梯栏杆等装修工程、沿线照明、环控通风等设备系统安装调试应在开通前完成; 15.4 D 口地面通向城市道路的站外广场、疏散及抢险救灾用道路、相关市政照明及与地面施工场地的分隔围挡均应在开通前完成; 15.5 乘客疏散路线沿线的疏散指示灯、蓄光疏散指示标志不应指向未开通出口; 15.6 消防员进站路线不应占用乘客疏散通道。 16. 中医药高校站: 16.1 6 号线屏蔽门

7、近期需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乘客碰撞屏蔽门或在 6号线未开通区域候车; 16.2 地下二层、三层站台公共区的导向标志方向箭头、信息显示易引起误会,应整改、优化; 16.3 站厅、站台公共区疏散指示标志应重点排查,不应通向连通地下二层、地下三层的换乘楼扶梯。 17. 联庄至水澄桥区间: 17.1 区间风井通向地面的疏散通道、楼梯间疏散指示灯方向应指向疏散方向; 17.2 区间风井防淹门机房防火门过小,应加宽至 0.9m 以上; 17.3 区间风井管线穿中板、侧墙均应完成孔洞封堵; 17.4 区间疏散指示灯应便于观看,不应被栏杆扶手、区间管线、设备 掌握箱等设施遮挡; 17.5区间联络通道地面与疏散平台连接应平顺,避开消失高差与间隙; 17.6 建议在区间联络通道与隧道连接口部增设平安疏散标志,改善区间疏散人员观看条件。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