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09031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瓦亚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联当代有影响的教育家。他通过日 常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和教育研究。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全面探 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而他深植于实 践的经验与著作正是这一理论的完美阐释。“瓦亚霍姆林斯基是维埃教育学上的一种非凡的、卓越的现象。因此, 了解他的生活道路、深入研究和实际运用他的教育遗产,乃是每位老师、每位教 育者、每位国民教育工作者在道德上和职业上的义务。”我们小组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们这些还处在以学习为主的本科生,以及对教 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了解得都不是很透彻的新教师,因此选择阅读这本书,把论

2、述 本书的理论思想作为期末的读书笔记作业的主题。一、作者生平简介瓦亚霍姆林斯基是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俄罗斯联邦教育 科学院和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霍姆林斯基于1918年9月28日出生在乌克兰 的瓦西里耶夫卡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霍姆林斯基的家境逐 渐变好,过上了和睦甜美的幸福生活。父母给瓦西里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1933年,霍姆林斯基从七年制学校毕业。由于联学校急剧增加,迫切需要 大量师资,他毅然投入了克列明楚格师学院的师资培训班学习,1934年毕业。正是在这里,他立下誓言,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1936年,霍姆 林斯基去波尔塔瓦

3、师学院深造学业,于1938年毕业。1939年他加入了联共产 党,在卫国战争期间负伤。伤愈后,他被任命为乌瓦镇工人村一所中学的校长。 在乌瓦镇中学工作了一年半之后,1948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在这所中学工作长达32年之久,直至去世。霍姆林斯基是教师的典、做人的楷模。他的许多著作历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 视为精品,加以学习、研究和借鉴。他不仅是一个优秀而朴实的教师,同时是一 个教育理论家,他继承了先辈的教育思想,并对它们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以 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三者汇聚的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思想。二、书籍简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霍姆林斯基的晚年之作,该书记述了作者晚年期 间与

4、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容是一年级小学预备班和四年 级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本书于1969年出版后,曾获得乌克兰维埃社会主义国教育协会一等奖 (1973年),以及乌克兰维埃社会主义国国家奖(1974年)。乌克兰科学院院 长B-E-帕通指出:“这本著作,是教育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出类拔 萃的现象。”而作者在本书前言中也说道:“这部著作是多年学校工作的总结,是沉思、 焦虑、担忧和不安情绪的总结!”本书第一部分讲述“快乐学校”,是出自这位教育家的爱心的一项成功创举。 作者以满腔热情发出了 “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呼声。本书第二部分儿童时代写的是小学四年的学校教育。这

5、部分总结了霍姆 林斯基的小学教育思想,强调健康和掌握知识的围,反对过重的课业压力。在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中,德智体美劳五育是紧密相联的。他一方面把小学生 的健康提到了首位,同时又指出合理的学习生活、劳动、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儿 童身心健康的重大影响。而作者本身也正是为了培养这样一种和谐的人呕心沥 血。可以看到,帕夫雷什中学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从属于这一目标的。三、教育思想简介I、基本教育信念霍姆林斯基先后提出过许多条教育信念,但这些信念都是围绕着实现教育总 目标而进行论证和阐述的。这些信念可以总结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1、坚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孩子的可教育性。2、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3、自我教

6、育在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II、体育和健康教育霍姆林斯基把关心学生健康,特别是关心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体的正常健康 发展,作为他领导和管理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由于在他看来,“孩 子们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认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 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第126页)都要以 他们身体的健康状况为转移。体育,在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中是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操练和运动可使身体得到正常的发展,而运动本身还会变成 有机体的需求,使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享受。健康教育重视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创造,重视作息制度的制

7、定和遵 守,重视食品营养的调节,重视日常体育锻炼的坚持和开展,才能真正实现体育 的培养人物。他说;“良好的营养,加上、空气、水以及适当的劳动和休息,所 有这一切配合起来便是无以取代的、有益的健康之源。”(同上第113页)III、道德教育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它在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应居核心地 位。道德教育容问题是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的中心问题,是其论述的重点。主要 包括四个方面:培养和形成学生的道德习惯、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这些容都与公民基本道德素养和最高道德准则密切相连,而习惯、情感、信念和 理想四者之间又是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人们做好事这是冶孩子情操的巨大道德力量。

8、”(第286页)在霍姆 林斯基看来,道德教育是其全部教育理论的灵魂,与此同时,在这一理论上的认 识,也充分反映在他的教育实践工作中。霍姆林斯基关于实现道德教育的途径,在所阅读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中论述较少,倒是在帕夫雷什中学和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多有涉及,归 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通过学习各种科学基础知识进行道德教育2、编辑和利用道德价值文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3、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通过各种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进行道德教育5、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在学生道德品格培养中起巨大作用IV、智育智育在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 明

9、确地肯定,不论过去和将来,智育“都永远是教学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霍姆林斯基所谓的智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培养主要指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 养智能,形成概念。这些都是智育最主要、最基本的任务。智育的任务和作用,在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体系中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这 些容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着墨较多,并且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给 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沃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中也有很多介绍。1、获取和积累科学知识智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智育的其他重要任务也正是 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去实现和完成的。用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智育是在获 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他明确表示,学生掌握、获取和积累知识

10、,意味着对那些重点科学知识的 基本真理必须进行专门熟记,并要长期保持在记忆之中。但是他反对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只会使孩子变呆、变傻,并对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都有害。”(第 124页)要想牢固掌握和记住所学知识,必须真正理解,首先有赖于阅读,其 次是积极的思维,细致的分析。所以,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带孩子到大自然 去旅行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是让他们注意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学习看出它们 之间的依赖关系来。”(第150页)。2、发展智力霍姆林斯基把发展智力作为智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发展智力的任务是要 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他主要从其长期的学校教育实践工作经验中,总结出对 智育和教学任务的见解。由

11、于它主要来自于实践,并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所以 比那些纯理论性的探讨和结论更符合客观实际,更趋于正确合理。3、培养智能霍姆林斯基赋予智能以多方面的广泛涵。它可以指学习和脑力劳动的工具、 手段和武器,也可以指推进学习和脑力劳动的某种思想和心理状态及个人的探求 志趣。因此,霍姆林斯基一面强调“掌握智力劳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一项非 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又强调“智能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他 说:“我把逐步培养儿童进行紧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当作重要的教育任 务。”(第137页)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培养脑力劳动的技能和自我纪律, 需要在脑力劳动中集中智力、克服困难,这样逻辑认识对

12、学生的情感触动越深入, 记忆也就越牢固。V、劳动和劳动教育从教育的角度看,劳动教育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劳动 的教育,至少是片面的教育 “教育,这首先是一种劳动,一种十分艰难却又十 分高尚的劳动。”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劳动,既指体力劳动,也指脑力劳动,还包括日常工作 和活动。但更多的是指体力劳动,指以创造物质财富为主要容的体力劳动。霍姆林斯基确认,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完成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目的,这就 是劳动的社会目的和劳动的思想目的。在谈到劳动或劳动教育问题时,霍姆林斯基常常使用“创造性劳动”这一词 语。这说明他要求的劳动已不完全是普通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而且必须包含创 造性”的涵,具

13、有广泛的、深刻的创造性质。VI、教师问题霍姆林斯基在论述学校教育工作时,总是把教师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对教 师各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者主要的神圣的职能,就是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所以,首先,教师必不 可缺的就是对孩子的爱,其次是相信孩子,了解儿童,关心孩子,特别是孩子的 精神世界。一个合格的老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养:1、不断充实知识,用以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2、善于思考问题并善于教会儿童思考3、以个性影响个性四、总评I、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地位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已完全确立,在此之前,联的 普通教育理论曾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因此,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

14、体系标志 着联教育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时期。II、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容霍姆林斯基终生潜心研究的主题是人的全面发展,他的全部理论正是围绕着 这一主题而展开的。所以,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霍姆林斯基 全部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容。霍姆林斯基相信,要实现这以核心容,必须提供和创造某些必备的外在条件 和客观因素,注重学生的在精神世界,并联合智育、德育、劳动教育在实现个性 发展中的作用。III、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特点任何一种教育理论体系都具有与之相应的特征,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 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辩证求全用全面的思想、辩证的观点看待教育问题,分析和处理教育问题,这是霍

15、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霍姆林斯基不但在理论上始终是这样理 解的,而且在实践上也一直是这样坚持贯彻实施的,即对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提出 同样的要求。从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不难看出,他在实现其全面和 谐发展教育这一主体性原则中,尤其注意避免片面性、形而上学思想的局限,力 求做到主次分明,有主有从,轻重有别,有先有后。2、不断创新霍姆林斯基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论是在教育实验进程中,还是在教育理 论探索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实践者、探索者的奋斗不懈、创新不已的思想和精神。“自我教育”理论就是他的一项重大创新。霍姆林斯基意识到,要教育学生树立 信心,首先应依靠自己完成各项任务,实现高尚理想。3、无私奉献他最重要的一条基本教育理念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始终信守并忠诚 实践了自己的誓言。热爱儿童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关心孩子,了解孩子,进而认真教育孩子。他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 霍姆林斯基完全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儿童,全面深入地研究和了解儿童,从而 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细致周到地培养教育学生。五、读后感看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颇受触动C作者从自己平凡的教学生涯中提 炼出自己对教育的研究,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令我感动的是他对教师这份 职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战争结束之后,他的领导问他战后想要从事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