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090262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二次安装作业指导书目录1 目的2 适用X围3 职责4 施工中执行的规X5 施工程序与技术措施51 屏、柜、箱体安装52 电缆敷设53 二次接线54高压电缆与缆头制作55 二次带电作业1.目的:作业指导书可在二次施工过程中,具有操作性、规X性和实用性,确保施工质量。2.适用X围:使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升压站、工厂配电装置等场所的电缆敷设、盘柜、成套柜、端子箱、动力箱安装就位与二次配线。3.职责:班组长、技术员、具体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参照作业指导书的规X性、可操作性,认真负责的组织施工。4.施工中执行的规X、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与二次回路结线施工与验收规X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

2、施工与验收规X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局部5.1屏、柜、箱体安装盘柜等在搬运和安装时应采取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安全措施,应存放在室内或能避雪、雨、风、沙的枯燥场所。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货方共同进展,并做好签证记录;包装与密封良好;开箱检查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无损伤,附件、备件与装箱清单相符,齐全;拆出的附件、备件应妥善保管并记录标识;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外观检查合格。5.1.3屏、柜、箱体安装安装前,室内无积水、杂物,房顶无渗漏,门窗安装完毕,室内接地网完成。预埋槽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点应用水准仪找平,并高于

3、地面5mm或按设计要求进展,上部不得涂漆,预埋件或预埋槽钢结实并接地良好。室内铜排接地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接地和火焊。并宜在电缆敷设和屏柜安装前进展,防止动火。根底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mMm/全长不直度15水平度15位置偏差和不平行度5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米15水平偏差相邻两盘顶部2成列盘顶部5盘面偏差相邻两盘间1成列盘面5盘间接缝2盘柜就位前,应仔细核对图纸,进展图纸会审后确定位置,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自动装置盘应认真核对屏内设备,包括端子排、元件,对于保护屏应核对光纤接线盒,分清专用光纤和复用光纤,分清高频收发信机,信息采集器等并确定位置。成套

4、低压柜安装时进、出口侧母线相序应与设计相符;核对柜内开关容量应与设计相符;柜面出线回路和顺序与设计相符。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根底型钢焊死,可用镀锌的螺栓紧固,也可用电焊点焊,确保接地可靠;端子箱安装应结实,密封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结实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金属框架可靠的连接。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自动装置盘内的独立接地铜排应与室内接地铜排可靠连接,端子箱、动力箱内应有绝缘的铜排或铝排零线。盘、柜的正面和背面各电器和端子排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与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

5、、且不宜脱色。盘、柜上的小母线安装前应校直,安装后要压紧不松动,相隔的小母线要平行,不能弯曲,防止短路;小母线接头应焊接或用一样截面积的绝缘软铜线连接;小母线两端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双重名称的绝缘标志牌,迹应清晰、工整、且不宜脱色。在电力系统中,电缆可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等;电缆敷设方法有穿管敷设、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支架敷设、电缆槽盒敷设、直埋敷设等;电缆敷设后应进展固定、检查防火封堵。变电站施工中,许多地方需要电缆管敷设,在电缆沟与设备区之间、风机、照明、低压检修箱、蓄电池室、电锅炉、备餐室等建筑施工时,应针对土建、电气等图纸进展会审,提出需预埋的电缆管布置、安排,同时派专业施工

6、人员配合,进展电缆管预埋。通常使用的电缆保护管有钢管和硬质塑料管。电缆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管壁厚度不应小于2mm,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和过低的场所。电缆管制作一般采用液压弯管机冷弯。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每根电缆管上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多于2个。加工好的电缆管管口应磨光,使其光滑无毛刺,无锋利棱角,管口宜作成喇叭口。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纹,其弯偏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金属管外表应涂防腐漆或沥青。金属管的连接一般用短管套接或官箍连接,短管套接可采用大一级的短管焊牢密封,不可管子对接焊接。电缆管明管

7、安装时,应排列整齐,横平竖直。成列管管口水平一致。钢管穿入接线盒、盘、柜、箱等设备内部时,管口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5mm,并固定。管子应用管箍固定。电缆管埋深不应小于700mm,并应有0.1%的排水坡度,金属电缆管应可靠接地。电缆管与热力管道间最小净距管子类型热力管道有保温层管道位置方式平行敷设交叉敷设平行敷设交叉敷设最小净距1m电缆管分为电缆支架和电缆桥架。电缆支架:一般用角钢制成的E型支架。下料前,钢才应先平直。下料的误差应在5mm之内,切口应无卷边和毛刺。支架制作后应进展防腐处理或镀锌。同一平面或竖面安装支架时应横平竖直,支架固定点不少于2个,支架层件距离和支架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焊

8、接后焊点应做防腐处理。支架水平布置偏差不应大于5mm,垂直布置偏差不大于2/1000,电缆桥架:电缆桥架主要安装在电缆夹层、竖井、隧道、发电厂等,电缆桥架主要由立柱、托臂、桥架、附件如三通、四通、弯头、连片、保护罩等组成,均用薄钢板制作,并热镀锌后用螺栓连接。由于电缆桥架现场实际安装非常复杂,施工时需作好以下几点:核对预埋钢板位置是否与设计相附,确定电缆进出口位置。进展施工图会审,核对图纸尺寸是否与实际相符,桥架与现场空间是否相碰,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准备电焊机、磨光机、开孔机、砂轮切割机、与铅坠、拉线、水平仪、水平尺、尺子等。安装时,首先将桥架现场组装放样,根据桥架、立柱布置图确定其安装位置,

9、当施工图没有标明具体的定位尺寸,可以按照现场钢梁、楼板和机务设备、管道的布置和预埋钢板,在图上按比例确定定位尺寸,一般以三通、转弯、斜坡度等处为基准点,首先装设这几处的桥架,然后向两侧延伸,并确定立柱位置。立柱焊接时,应先点焊,作临时固定,待一排安装完毕,校正后可进展焊接结实,并除去焊渣,防腐处理。桥架安装时可进展适当切割、改装、调整。桥架的高度和各层的水平度与线性度,均应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桥架、立柱等均应接地结实。电缆槽盒:有些变电站、升压站等设备区要求采用不锈钢钢管和槽盒敷设电缆,以达到美观和电缆不外露的要求,此施工方法一般无设计,需现场自行设计加工。具体施工时,对于单根电缆如互感器等,

10、应根据电缆直径确定不锈钢钢管口径电缆管内径大于电缆外径1.5倍,钢管宜直接对准设备电缆入口,保证电缆不外露,如钢管无法对准时,要采用软管连接。对于多根电缆同时进入设备二次接线端,可采用不锈钢槽盒,制作时根据多根电缆总截面确定槽盒截面槽盒截面大于电缆总截面2倍,防止电缆敷设时困难。对于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制作时应首先对设计图纸进展审核,列出所放的电缆根数、种类、并画出路线图,根据电缆数量确定槽盒截面,并根据路径用槽盒在设备下方环绕或半环绕,之后由槽盒上方引出不锈钢管至设备二次出线端。制作槽盒宜作成带有开启的盖板,方便电缆敷设,转弯处不应作成死角,槽盒应具有防水措施,四周环绕在设备上的槽

11、盒,在安装在设备上时应选择适宜挂点,不应造成设备本体检查困难,附件拆除困难或工作人员操作困难等。敷设前的准备工作核对图纸:这是件非常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但必须认真做好,因为只有图纸齐全准确,按图施工电缆敷设才能顺利完成。拟订施工措施:主要是安排施工进度、组织人员和确定敷设的程序。施工现场的准备:检查电缆的敷设路径,检查路径是否畅通,支架、桥架有无漏装或错装,埋管管口是否已经修整应割去过长的局部,并将管口磨光或加工成喇叭形等,明管和埋管是否畅通,连接软管是否齐全等。核对电缆规X,检查核对电缆的型号、电压等级、规格、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缆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对高压电力电缆,要特别注意检查其端头

12、是否完好,护套有无损伤和漏油现象。假如有疑问或电缆直埋敷设时,均应进展电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展敷设。工器具的准备和布置,除常用工具外,还有:准备各种电缆卡子和标志牌等器材。敷设电缆应遵守的一般原如此敷设程序:一般应为,先敷设工程急需的电缆,后敷设对工程进度关系不大的电缆;先敷设集中的电缆,后敷设分散的电缆宪法规定敷设电力电缆,后敷设控制电缆;先敷设长的电缆,后敷设短的电缆。电缆的敷设:电缆盘应用专用的起架工具架起,一般离地面100mm为宜;电缆应从盘的上部引出。电缆不能在地面在上或支架上拖放。更严禁将电缆盘平放在地面上而甩放电缆,因为这会使电缆扭转而造成损坏。电缆敷设:应力争做到横看成线、纵看

13、成片,它们的引出方向、弯度、余度、相互间距等都一致,防止交叉重叠,达到整齐美观。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电缆型式多芯单芯控制电缆10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20DD为电缆外径电缆的排列,应符合如下要求: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或桥架上。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一般应按顺序分层、自上而下的排列。仪表电缆一般也应同控制电缆分开排列,并应将其配置在控制电缆的下层。但不得将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配置在同一支架或桥架上。电缆的固定,应符合如下要求:在如下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之处。水平敷设的电缆

14、,在电缆的首末两端、接头两端和转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裸铅铝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加软垫保护。护层需要绝缘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电缆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如下要求:在终端、接头、拐弯处、夹层、隧道与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与起迄地点;并联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规格宜统一、字迹清晰不易脱落。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结实。电力电缆的敷设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要单芯电缆或以导

15、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规格和型号均应一样。电力电缆在终端头和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6kV与以上电缆,一般预留35m。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如下要求:并列敷设时,其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高压电缆切断后,油纸电缆应立即铅封,橡塑电缆应有可靠的防潮封端。三相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缆,应组成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充油电缆和水底电缆可例外,且每隔1m用绑带扎牢,防止松散。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敷设。控制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在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相应的电力电缆的层数如此分别为1层和2层。每敷完一根电缆,应立即从末端开始整理、检查、固定和挂牌,并作出必要的记录。要尽量减少交叉处和重迭。为此,一般宜将各侧的电缆分别一次敷设完毕。当不能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