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4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086990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4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4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4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4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4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版 广西自主地理必修1检测:第1章 行星地球1.4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图,读图完成13题。1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纵波速度加快纵波速度减慢横波速度加快横波速度减慢A BC D2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Aa岩层内部 Bc岩层内部Cd岩层内部 De岩层内部3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Aabc BacdCbcd Dcde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以下岩层发生地震,地震波由内部向地表传播,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会明显减慢。第2题,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2、,深度为80400千米。第3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答案:1.B2.C3.A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46题。4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5图中M和N所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6开钻科学探索井是我国科学钻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地点中属于最佳开钻地点的是()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省诸城地区C江苏省东海地区 D安徽省盘龙地区解析:第4题,由等值线的数值可判断,由西向东数值逐渐变小,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

3、厚。第5题,根据经纬度和地壳厚度确定M、N分别位于四川盆地和大别山区。第6题,由于地壳厚度不均,在供选四地中,只有海洋上的地壳厚度要薄一些,是科学探索井开钻的最佳选点。答案:4.C5.D6.C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为20千米,此次地震使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产生核泄漏危机。据此回答78题。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一圈层()A水圈 B岩石圈C下地幔 D地核8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后,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物质,可能污染的圈层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地核A BC D解析:第7题,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故位于岩石圈。第8题,放射性

4、物质是一种微观粒子流,它可以附着于地球表面的任何物质。答案:7.B8.D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中国日报网2011年1月26日消息,隐藏在黄石公园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规模“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60万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发很可能就发生在距今约64万年前。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示,一旦该超级火山爆发,在三四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抵达欧洲大陆,而美国3/4的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

5、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2)火山喷发的岩浆物质发源地一般是在_。(3)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4)火山喷发会对地球的哪些圈层产生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范围和地球的圈层。答案:(1)C(2)软流层(3)B(4)地幔、地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10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2)当A地发生地

6、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的震级为8.0级,则E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解析:本题为地球内部圈层分层的变式图,只要正确掌握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此题便可以轻松解决。第(1)题,甲为莫霍界面,乙为古登堡界面。第(2)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波速较快的是E,因为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第(3)题,横波在古登堡界面以内(地核)消失,此区域接收不到横波。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8.0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作图略(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