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08671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5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 采样规定及方法 国家计委地质总局1977-07颁布实施第一章 岩矿、标本、孢粉鉴定采样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一、各类岩矿鉴定标本采样1、采样目的 采集岩矿鉴定样品是研究岩石和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研究岩石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的名称,为研究矿床提供资料。 配合物相分析,确定矿石氧化程度,划分矿石类型,进行分带。 配合加工技术试验,提供矿石加工和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资料。2、采样原则和要求所采集的样品应有充分的代表性。要根据工作需要及岩矿变化系统地采集,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标本亦应注意采集,以利研究其变化规律。采集标本时要尽可能采

2、新鲜的、并须做好野外描述工作。3、各类标本的采集 采集标准标本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的初期,需要采取一套标准标本。包括工作地区内所见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全部地层、岩石、矿物、矿石标本。以便统一认识,统一名称。标准标本是随工作的进展而逐步充实完善的。(2)采集岩石标本在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中应按地层的层序及不同岩性逐层采取,注意岩相的变化以及采集和沉积相有关的标本。对火成岩(侵入岩和熔岩)要从接触带至岩体中心或由内向外,根据岩相变化系统采取,并应注意岩浆分异和火山岩的特征。对包体的同化以及蚀变现象也应采取必要的标本。对变质岩,要在不同的变质带内采样,并注意标本中应含有划分变质带的标准矿物。注意采集反映构造特

3、征的标本。小标本不能反映岩矿的特殊构造时,可根据需要,采取大型标本,如系定向标本需注明产状和方位。(3)采取矿石研究标本采取矿石研究标本,要根据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矿物组份、结构和构造、蚀变深浅或变质程度、矿石和围岩的关系等特征进行采集。对于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份变化大的矿床,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系统采取,便于研究矿物的变化规律。在采取加工技术样品的同时,需要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及岩石标本,用以研究不同矿石类型和品级中各种矿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结构、构造,以及测定矿物粒度和含量,了解矿石与围岩的关系,对研究加工技术和矿石的可选性能提供资料。有些矿床的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的加工技术方法不同,需

4、要由浅而深的采集矿石物相鉴定标本、采集物相分析样品,从而划分矿床的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对已有系统的岩矿鉴定资料,分带情况比较清楚的矿床,专门的物相鉴定标本可以少采或不采。4采集标本的规格岩矿鉴定样品的块体积一般不小于369(小口径岩心标本不小于岩芯直径的二分之一,长度不小于6),结构不均匀岩石和有特殊要求样品应适当加大块样体积,松散和粉状样品一般不小于100g。5样品的登记、包装和送样要求采集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资料上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必要时可编制专门性图件。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填写标签和进行登记,并在标本上编号(涂漆等方法)以防混乱。标本与标签一起包装,应注意不使标签损坏。对于特殊岩矿标本或

5、易磨损的标本,应妥善包装。对易脱水、易潮解或易氧化的某些特殊标本应密封包装。装箱时箱内应放入标本清单,箱外须定明标本编号及采样地区。并在标本登记簿上注明标本放置的箱号。应认真填写送样单,并注明岩矿产状、鉴定要求。系统采送的岩矿鉴定样品,应附剖面或柱状图。对某些化石标本和具有特殊现象的标本,为了便于室内外结合研究,尽可能附剖面或素描图。岩矿鉴定样,一般需留手标本,以便校对鉴定成果帮助提高对标本的肉眼观察能力。对某些岩石,矿石样品,需要磨制定向,定位光薄片者,应在标本上圈定明显标志,并在采样说明书(送样单)中加以说明。二、孢粉鉴定采样1采样目的在有植物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每个时期的植物不同,则相应

6、地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花粉,通过鉴定岩石在沉积过程中所赋存的孢粉,从而确定地层的时代和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2采样方法和要求一般要求在富含孢粉的未经变质或在轻微变质的岩层中采取,如:(1)灰色、暗灰色、黑色的含植物化石或炭屑的泥岩。(2)灰黑色、暗绿色的砂质和泥质岩。(3)灰色、暗灰色、黑色的细砂岩、粉砂岩等。(4)红色岩石沉积岩系中要着重采其中的含有机质的夹层,如采取很困难时,也可采部分红层岩石样品作试验分析。(5)砾岩中只能采其胶结物。(6)煤炭类:泥炭、褐煤、烟煤。(7)原油和油层水。(8)在震旦纪地层中应注意采集碎屑岩中的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化学沉积岩中的各种碳酸盐类岩石(白云岩、石灰

7、岩)和硅质岩石(燧石层、燧石结核),以其中各种黑色至灰色和含沥青质的岩石分析效果较好。(9)在中、新生代海相地层中灰色、黑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硅质岩、碳酸盐岩中均可取样。(10)对火山岩类中的沉积夹层应注意采样,有时对凝灰质粉砂岩类也要采一些样品进行试验。(11)从岩石变质程度看,不变质的最好,但板岩、千枚岩及其它浅变质岩中也可能含有少量孢粉,在缺乏化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一些样品。采样要按剖面顺序采集,露头样品应剥除岩石风化面,在新鲜岩石中采块状样,在坑道或探槽中采样要自上而下,防止上面岩屑落入样中。钻孔采样要注意上下层位,不能在层序混乱的岩心中采取,并要仔细排除外来泥浆和杂质。在火成岩

8、体附近不宜采样,应适当移动采样点。样品需保持纯洁,采后立即用坚实的纸包装,防止现代孢粉混入。3采样间距要根据地层划分的需要和岩层含孢粉情况而定。一般是逐层采样,要注意含孢粉情况、岩层的厚度和岩性变化。在含孢粉多的地层中采得密些,含孢粉少的地层中就采取稀些;地层厚度小、岩性变化大时,样品就要采得密些,反之则采取稀一些。只要所采集的样品能够满足解决某一地层时代即可。在野外工作中如果能用化石解决问题的,可不采孢子花粉方法进行研究。在采样时应注意下列几种情况:(1)为了解决某一地层的时代,除在该层采样外,还应在其上下接触带附近采取适当样品。(2)为了详细划分地层确定时代到阶,如岩层厚、变化小采样间距一

9、般为510米,如岩层薄、变化大可为25米。(3)为了在区测,普查工作中建立标准剖面,要选择地层出露完整、地层界限清楚、构造简单的地段,逐层采取孢粉样品。(4)为了进行煤层对比,通常较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分层采样法,即将一个煤层按其煤层性质、厚度、结构分为若干小层,然后由下而上可按小层采样,一般间距为2025厘米。此外,对煤层中的夹矸及顶底板都要分别采集几个样品。4样品重置每件样品重为200克左右。震旦纪地层中的砂岩,硅质岩及碳酸盐类以500600克为宜。泥炭和烟煤可减少到50100克。5送样要求(1)每件样品必须详细填写标签,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岩石名称、野外初步确定的时代、产地及层位等。(2)

10、在送样时必须附有剖面图或柱状图、图中注明取样地点及层位。(3)每件样品都须用清洁坚实的包装纸包好,防止样品混杂或几个样包在一起。三、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1采样的目的是根据岩石、矿物中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母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衰变成为稳定的子体同位素。通过对母体和子体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来确定地质年龄。2采样要求采集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样,必须明确测定的是原岩时代,还是变质时代、成矿时代或构造时代,不同的目的应采相应地质作用中形成的矿物进行测定。样品必须在经过详细研究的地质体上采取:如岩体穿插关系、岩层顺序、变质期次、成矿阶段等,根据目的要求确定采样对象。测定原岩时代的样品

11、,必须采自未受任何后期叠加作用(包括变质、热液蚀变、交代及同化作用)的新鲜岩石。尽可能远离热液蚀变带,接触变质带、动力变质带和含放射性元素集中地带,不能包含有岩脉、捕虏体与析离体。用于铀、钍铅法的放射性矿物和锆英石等付矿物,其中不能含有硫化物和方铅矿的包裹体。若要测定区域变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构造变动的时代,则应采集在该种作用中形成的单矿物来测定年龄。若采集的单矿物曾受多次后期地质作用,则所测出之年龄。若采集的单矿物曾受多资扣期地质作用,则所测出年龄,既不能代表原岩的形成时代,也不能准确地代表某次后期地质作用时代。3选择测定方法(略)4选择测定的矿物(岩石)(略)5样品的采集样品要求采取新

12、鲜的基岩,最好在人工采石场、地下坑道或钻孔岩心中取样。注意不能采取混合样品。对全岩样品的采集,可以同时在同一岩体(同一地质条件)采集35个样品,单独作为该地质体的年龄测定样用以相互验证。岩样采集后,一般均需挑选出所需的单矿物,野外加工时不宜将样品粉碎的太细,一般在0.251毫米粒度间较合适,具体适宜粒度视所选单矿物颗粒大小决定。对于伟晶岩中的粗大晶体,可直接在露头上采选,不需破碎直接送出。进行钾氩法测定的,要防止钾的混入,不能使用强酸、强碱处理,使用重液时不能用含有钾或铊的重液(如杜列重液、克列特里重液)。选取单矿物时,可分别用则电磁选、重选、浮选等方法,最后在双目镜下挑选出所需矿物。选出的样

13、品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如采用浮选时,应用热水把浮选的油剂洗掉。烘干时切勿直接放在200以上火炉上灼烧,对沉积岩样品,烘烤温度不超过80。野外实践证明,使用稍微粗糙的硬纸抖选云母是一种较好方法。进行铀钍铅法测定的要防止铅的混入污染。样品重量:钾氩法测定以云母为标准所需单矿物重量。推 测 平行两次测定所需云 送交实验室的云母地质时代 母类样品重量(克) 类样品重量(克)太古代 13 56元古代 45 810古生代 810 1520中生代 1520 3040新生代 4050 80100海绿石单矿物样重量与云母量相同,长石样重量可略低;角闪石、辉石样因含钾量低,需要重量约为云母重量的35倍。在野外需采

14、多少岩样才能满足上列所需要单矿物的重量,是由岩石中含所需矿物的多少所决定,一般重量在几公斤至拾几公斤即可。全岩样送样重量一般在250500克。铀、钍、铅法测定所需单矿物重量:对沥青铀矿(指晶质铀矿)、独居石、锆英石三种各代表性矿物送交实验室的样品量(包括检查分析)不应少于1.52克。其他如铀、钍元素作为混入物存在的含量低的样品,送样量则应增加。铷锶法测定的单矿物样重量要求大于6克,全岩样大于20克(缩分后重量)。6送样要求送样时应有标签、送样单、并附小比例尺地质图(附标有采样位置的平面、剖面图)、薄片或光片有其鉴定结果。送样单上应注明矿物或岩石名称、采样地点、属于那一个岩浆岩系,与围岩相互关系

15、,地层层位,岩体产状以及推测的地质时代及根据,样品选取的流程情况,并应有负责样品质量的地质人员签字。第二章 化学分析采样1化学分析采样的目的:是通过矿样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或组份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研究各组份间的相互消长关系和空间变化规律。对于某些按物理机械性能确定矿石质量的矿种,有时也需采集少量化学分析样品,用以检查其杂质含量和判明其矿物种属。2化学分析样品采取的原则:应沿着矿体厚度方向即沿物质成分变化最大的方向采取。采样时按照不同矿体区别不同矿石类型的品级,分段采样,如矿体与夹石、围岩界线不明,则需连续采取样品,确定其界限。样品必须有代表性,能如实反映客观实际,避免人为的富化或贫化。3采样方法:在地表和坑探工程中用刻槽法、刻线法、剥层法、全巷法和拣块法。其中刻槽法应用最广是常用的方法;刻线法是刻槽法的简化,过多用于普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