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08597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章末综合测评(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建议用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5北海市高一期末检测)一次性筷子是由树木或竹子加工而成,消耗速度快。我们要尽可能少用甚至不用此类产品,减少污染和浪费。因为该产品需采伐大量林木,可能带来水土流失加重、水旱灾害增多、土壤肥力下降、地表形态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不良影响。这主要体现了()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单一性C当地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解析】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植被的大量破坏,导致水

2、土流失加剧,改变地理环境,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A2(2014云南学业水平考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地区相符的是()A河流以内流河为主B流水侵蚀作用显著C植被茂密高大D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为内流区,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疏。【答案】A下图为某种树木的一组照片。该树木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 有“三千年”一说。世界上的该种树木主要集中生长在我国某河流流域。据图文资料,回答34题。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3该树木集中分布在我国() 【导学号:23010246】A长江流域B黑龙江流域C塔里木河流域 D雅鲁藏布

3、江流域4该树木的特点可能有()A喜光且四季常绿 B叶片覆有蜡质层C耐酸但不耐盐碱 D耐寒但不耐高温【解析】第3题,由“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倒一千年不朽”,可知该河流流域干旱,且温度大幅度变化。另外,图中还可以看到沙漠。第4题,塔里木河流域为温带沙漠,光照强,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干旱,土壤易盐碱化。该树应该属于落叶树;耐寒,耐高温;耐旱,耐盐碱。叶片覆有蜡质层是耐旱的表现。【答案】3.C4.B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甲、乙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A森林 B草原C沼泽 D荒漠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23010247】A甲图例所示植被分布区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的交替控制B影响

4、甲图例所示植被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热量C影响乙图例所示植被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水分D乙图例所示植被的分布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图例所示植被为温带草原,乙图例所示植被为热带草原。第6题,甲图例所示植被的分布区远离赤道,不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甲图例所示植被的分布区远离海洋,降水较少,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水分条件影响大;乙图例所示植被分布区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的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主要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条件影响大。【答案】5.B6.D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示自然带

5、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8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解析】图中区域自然带的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北太平洋西岸,受千岛寒流影响,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偏低。【答案】7.A8.B9(2016梅州市高一检测)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 【导学号:23010248】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解析】从图中各自然带

6、的位置可以判断出,是热带雨林带、是热带草原带、是热带沙漠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自然带同位于热带,形成自然带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答案】B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的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的对应关系。下图为42N某山南部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据图计算,水平方向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62N68N B52N58NC50N54N D52N62N11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解析】第10题,横坐标表示从42N向北1 800 km范围内

7、水平自然带的变化,纵坐标表示随海拔升高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山地针叶林海拔高度为1 1001 800 m,水平方向的针叶林为42N以北1 1001 800 km处,根据每1个纬度南北距离约为111 km,向北约1016,则分布的纬度约为52N58N。第11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则针叶林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答案】10.B11.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下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1)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10分) 【导学号:23010249】(2)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

8、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不断萎缩。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之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青海湖湖面萎缩使其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气候变得干旱,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第(3)题,青海湖的湖水补给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加速融化,水量增加,导致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人类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

9、的实施也会影响湖泊的面积。【答案】(1)地势特征:四周高、中部低(或地势自四周向中部降低)。水文特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结冰期(或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 (2)导致局地气候更趋干旱;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展;生物多样性锐减。(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水量增加,导致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人为原因:政府支持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13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26分)图1图2(1)图1中自然带分别表示()

10、(4分)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2)判断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6分)(3)处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6分)(4)由丙处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10分)【解析】第(1)题,根据自然带下面为针叶林即可判断。第(2)题,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其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处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与山脉对海洋水汽阻挡作用有关,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第(4)题,丙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答案】(1)C(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3)不符合,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响。(4)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