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085051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设计及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17触摸春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3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信信息的能力。【教材简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

2、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叩解课题,引入情境。二、自读课文,识写生字。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四、布置作业,积累词句。第二课时一、设置

3、情境,导入课文。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断。2观后谈感受: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对节目的赞美,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这是一群残疾人表演的。)3引入课文: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 播放大家熟悉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生动、鲜活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二、品析语言,探究体悟。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并旁注自己的感受。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4、)(1)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有什么感受?读读,希望你读得流畅!(2)比较句子: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谁能读出这两句不同的感觉?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正停着一只花蝴蝶。”指名学生读后,问:“我”喊出声来了吗?为什么不喊出声?请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3)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自由读读这个句子。“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

5、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停顿片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神奇的灵性”指什么?小结:是呀!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同学们善于联系前文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个好方法。再来一次,这一次要边做边想边跟老师一起说。“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提醒学生联系课题进行想象。)小结:海伦凯勒说过:“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6、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自由读这句话。读后谈感受。在本课中还有哪些让我们感到含义更深刻的句子。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请谈谈感受。小结: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一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能不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同学们体会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在大声地朗读这句话。“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围绕“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个话题,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段落,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匹配、重组,从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

7、解和创造,再用融入了自己理解和情感的语言去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三、总结收获,升华情感。1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相片,教师随机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

8、像。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感悟?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写下自己所思所悟。3教师巡视,相机向全班推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情感、想象、思维和个性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真实,想象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伴随着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写一写,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下来。2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

9、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设计办小报的作业,正是基于这一指导精神。 沈芸昕 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17触摸春天说课稿 兴庆区十五小学 沈芸昕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触摸春天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的抒情散文,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这篇课文真切地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依据新课标对本

10、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二、说学情 学生对盲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这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有一定障碍。因此,在课前我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

11、发感情-总结感悟升华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勾画、批注、交流、朗读、练写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 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 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课堂伊始,我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导入课文,使学生入情入境,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随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在安静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2、【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这一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表达出来。】 (二)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首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伸向、拢住、放飞,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在讲述着这些奇迹?并画出来,在书旁标注自己的感受,接着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用课件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 学生可能会找出以下句子,如 : 句子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你感到这是一种奇迹?指导学生抓住流畅、极其准确两个词,让学

13、生感受一个盲童能够流畅地在花丛中穿梭,并极其准确的把手伸向月季花,说明她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热爱之情。 句子2: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先让学生说一说对竟然神奇的灵性的理解,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接着请学生闭上眼睛,伸出手,边听老师的朗读边想象做动作,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这一环节的安排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安静当时的感受,使学生与安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到正是因为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才使她抓住了这美好的瞬间。 句子3: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

14、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在理解张望时,我先质疑:安静明明是个盲童,她怎么会张望?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最后一致得出尽管安静双目失明,但是我们相信她一定看到了,因为她不是用眼睛,而是在用心灵触摸春天!接着,我马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蝴蝶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望到了什么。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内化了语言,并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她对美好世界的强烈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围绕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个话题,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段落,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匹配、重组,从而建构自

15、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再用融入了自己理解和情感的语言去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 (三)补充资料,扩展总结。 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身边其他的人如何感受生活的乐趣,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然后通过想一想,填一填,读一读的方式升华情感,增强感悟。接着用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的相片,随机旁白,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这些事例的所思所悟。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总结板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本环节我通过多媒体画面的运用和课外人物的介绍,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眼光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