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08504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1 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专题突破练21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练第41页(2017北京西城期末)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下图为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该图说明我国()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2.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B.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答案

2、:1.B2.C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煤炭生产与消费结构差不断上升,而且1997年以后为正值,所以煤炭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不断下降,1997年以后为负值,所以石油生产量小于消费量,排除C、D两项;煤炭的产量在上升,但消费量下降,排除A项;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不断下降,石油生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故选B项。第2题,石油生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必须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实现进口的多元化,满足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故选C项。(2017福建厦门质检)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

3、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第34题。3.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人口锐减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D.生态恶化4.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导学号30374056答案:3.B4.A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该地的棕地形成原因为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而形成的,与人口、产业升

4、级及生态无关,故选B项。第4题,随着棕地的形成,该地生态环境恶化,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首先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都是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故选A项。(2017山西太原三模)根据对农、林、牧等生产的适宜性,土地可划分为不同的土地适宜类型,而同一土地适宜类型中,其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又可分为三个质量等级。下图为我国不同土地适宜类型等级的面积比例。据此完成第56题。5.据图可知,我国农业用地()A.类型全且数量多B.后备资源充足C.改造的潜力较大D.地区分布不均6.今后,我国农业土地的利用应该()A.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B.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C.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D

5、.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宜农土地面积答案:5.C6.B解析:第5题,图示反映我国农业用地的类型较全,但是不能显示数量多少,A项错;图示没有显示我国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B项错;由于我国宜农荒地及宜林荒地占有很大的比例且高等级土地占比例较小,所以改造的潜力较大,C项正确;图中没有反映地区分布状况,D项错。第6题,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A项错;我国土地利用中等级较高的比例较小,应当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B项正确;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项错;改造自然条件,应当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同时应当考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扩大宜农土地面积会导致严重的生

6、态环境问题,D项错。(2017福建漳州质检)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下图为20002011年京津冀碳生产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第79题。7.关于三省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北的能源利用率高B.北京的碳排放量最多C.天津的碳生产率逐年增长D.北京的年均碳生产率增速最快8.提高河北省碳生产率的有效措施是()控制人口规模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科技水平A.B.C.D.9.天津市大力提高碳生产率能()A.提高企业竞争能力B.减轻城市交通拥堵C.增加城市热岛效应D.减少酸雨发生频率导学号30374057答

7、案:7.D8.C9.A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碳生产率反映的是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河北的碳生产率最低可以反映出能源利用率低,A项错;图中仅反映了碳生产率的高低及变化,仅根据图中信息无法计算碳排放量,B项错;天津的碳生产率在20092010年呈下降趋势,因此并不是逐年增长,C项错;图中反映的12年时间里,北京的碳生产率增长最多,反映出年均增速最快,D项正确。第8题,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碳生产率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故正确。控制人口规模与碳生产率无关,河北接受京津转移的产业多是高耗能产业,这些产业的转入会导致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碳生产率下降。故错。第9题,提高

8、碳生产率符合目前的节能减排潮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A项正确;减轻城市交通拥堵会提高碳生产率,但提高碳生产率并不一定会减轻城市交通拥堵,B项错;提高碳生产率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C项错;酸雨是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导致的,与碳生产率关联度较小,D项错。(2017山东潍坊期末)读19602009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单位:108 m3)变化表,完成第1011题。年代天然径流量流域内耗水总量19601969188.9138.419701979192.5147.319801989185.9141.619901999204.7162.220002009

9、207.6171.110.依据资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天然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增加有关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增加流域内耗水总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A.B.C.D.11.为缓解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A.B.C.D.答案:10.D11.A解析:第10题,表格显示,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都呈总体增加趋势,但耗水量增加量更大,即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减少,故正确,错。塔里木河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径流量的变化主要与气温增加有关,故错;流域内生产

10、规模和人口增加,导致耗水量增加,故正确。第11题,缓解水资源紧张有“开源”“节流”“调配”等措施。选项分别属于“调配”“节流”措施;目前尚无能力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大力发展绿洲农业会导致耗水需求增加而加剧水资源短缺,故错误。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托帕石太阳能牧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发电站占地25平方千米,共有900万块太阳能发电板,该电站每年可以减少37.7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减少7.3万辆汽车上路。加利福尼亚州计划于2020年使新能源发电比例达总发电量的33%。(1)试说出加利福尼亚新能源的优势条件及其生产类型。(2)托帕石太阳能牧场发电量夏季多于冬季,试分析原因。

11、(3)分析托帕石太阳能牧场选址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简析太阳能发电较之火力发电的环保优势。答案:(1)海域面积广,发展潮汐发电;沿海地区风力大,推广风力发电;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可以发展地热发电;南部地区气候干燥,太阳能丰富,可以发展太阳能发电。(2)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且白昼时间短,光照不足。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且白昼时间长,因而太阳能丰富,发电量大。(3)山区,搬迁人口少;土地价格便宜;邻近交通线,便于太阳能电站的建设;邻近美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消费市场广阔。(4)太阳能发电不消耗水资源,噪音污染小;无大气污染;无固体废弃物污染。(答对三点即可)解析:第(1)

12、题,读图分析可知,加利福尼亚位于沿海地区,而且海域面积广阔,因此潮汐能丰富;沿海地区摩擦力小,风力大,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光照丰富,太阳能丰富。第(2)题,从托帕石太阳能牧场气候类型的特点出发分析判断。第(3)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能发电站选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土地、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考查太阳能发电比火力发电的环保优势。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发电过程不消耗水资源,噪音污染小;无大气污染;无固体废弃物污染。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

13、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材料二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时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东北“振而不兴”,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东北三省的经济问题主要呈现“三个衰退”2034

14、岁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例地区1990年2010年下降东北9.8%7.9%19%广西3.41%3.38%1%河南7.27%6.68%8%(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中国擦亮“锈带”地区经济献计献策,提出你自己的建议。答案:(1)东北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长期高强度粗放开发,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政府+自然资源+国企”的发展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力量弱小;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东北地区青壮年

15、劳动力大量外迁,人口红利流失严重。(2)东北面临的人口问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东北经济增长乏力造成人口问题的出现,而人口问题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制约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3)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大量外流。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面临的困境与其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发展模式老化、人口流失等众多因素有关。第(2)题,东北的人口问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和老龄化严重,这与经济发展不景气有关,反过来人口问题又影响到经济的振兴,二者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第(3)题,解答要由因导果,针对着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