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08488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理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理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理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理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理学教案第四章 企业道德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第四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教学内容:企业社会责任教学目的:1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发展 2理解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3掌握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教学重点: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教学难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涵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法与多媒体课件为主要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注重“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教学环节设计: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讲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演变;第二个内容: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第三,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市场营销2011级教 材: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

2、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管理道德的概念、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和改善企业管理道德行为的途径,本次课我们将研究本章的另一个课题,即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企业的社会的内涵及发展,分析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及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第四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简要介绍“三鹿奶粉”和“富士康跳楼事件”两个案例,两大案件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漠视了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权利,这就说明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对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尽到维护其生命、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责任。这同样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对企业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

3、壮大,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对社会有利的长期效益。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经济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实际上它就存在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18世纪,企业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并遵循市场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能被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了。一些富有的企业家如果还能为社区提供捐助和做点慈善事业,则会受到颂扬。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工业化完成,公司制日趋成熟。但面对工伤事故频繁,劳工缺少安全

4、保障和生活保障等问题,遵守经营伦理,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工地位,就成了社会对企业的普遍要求。20世纪初期,公司的公共性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开始向“对外”和“对内”两个方向发展。对外,更强调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责任,强调企业为公共福利、慈善以及科学与教育进行捐助;对内,则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对全体股东负责。20世纪60年代后以来,社会责任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方面,从社会实践角度看,管理者经常遇到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决策,如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产品定价问题、慈善事业问题、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问题等;一方面,反映在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随之出现许多文章和

5、论著也在探讨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许多社会团体纷纷开始对企业提出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这是道德问题对企业和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因此,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承担法律义务(企业遵守所在国和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义务(为投资者实现保值增值的义务)之外,还应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社会责任虽然没有法律的直接规定,但道

6、德伦理要求企业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况且,法律的规定也不能 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社会责任便成为法律责任的必要补充。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有必要对它和社会义务和社会反应这两个概念作比较。社会义务是对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是企业参与社会责任的基础。一个企业仅仅履行了法律上和经济上义务,可以说它已履行了自己的社会义务。如对一家依法纳税的企业,只能说它承担了社会义务,还不能认定它承担了社会责任,因为依法纳税是一个公民、每个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由此可以说,社会责任是一种比社会义务更高的道德标准。社会反应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它是企业对社会压力做出的反应。它需要对社会变化保持一种敏感,

7、但却不是从长期的社会利益出发,而更多是认识到流行的社会准则,然后改变其社会参与方式,从而对社会状况做出积极的反应。而社会责任则从长期的社会利益着眼,看企业何种行为对社会有益、何种行为对社会有害,并加入了一种道德准则,促使人们从事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而不做那些有损于社会的事情。与社会义务相比,社会责任和社会反应超出了基本的法律和经济标准。道德的力量驱动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去做对社会有利而不是不利的事。二、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在“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古典观(或纯经济观)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格

8、言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 弗里德曼支持组织承担社会责任,但这种社会责任仅限于为股东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他认为当今大多数的管理者是职业经理,这意味着他们并不拥有他们所经营的企业。他们只是员工,仅向股东负责,从而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利益。那么,股东的利益是什么呢?弗里德曼认为股东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财务收益。在弗里德曼看来,当管理者把企业资源用于社会目的时,他们是在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当然有人要为此买单。具体来说,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使利润和股利下降,则它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如果履行社会责任使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下降,则它损害了员工的利益;如果用提价来补偿社会责任的行为

9、,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如果顾客不愿意或支付不起较高的价格,销售额就会下降,那么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这时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会遭受或多或少的损失。此外,弗里德曼还认为,职业经理追求利润意外的其他社会目标,其实他们是在扮演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责任,而这方面的责任应由公民选举的行政官员来承担。至于“社会应该怎样”,他怀疑企业管理者不具有这方面的专长。这种从纯经济角度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有:其一,违反了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些人认为,企业追求社会目标会冲淡企业的基本使命提高生产率。而且,许多社会性活动不能自负盈亏,企业参加这些活动必将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最终必将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因此,他们认为企

10、业应只参加那些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活动,而其余活动让给其他机构去做;其二,应各司其职。在当今社会,企业拥有的权力已经很大了,如果让它追求社会目标,企业的权力会更大。况且,追求社会目标是政治相关代表组织的责任,企业与公众之间在社会责任方面没有直接的联系,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就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另外,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相关专门技能,企业管理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和能力基本是经济方面的。就能力而言,他们难以胜任社会问题的角色;其三,缺乏大众支持。公众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见不一、争论较大,社会对企业处理社会问题的呼声也不是很高。如此,在缺乏一致支持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很可能会失败。(二)社会经济观持这

11、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发生了变化,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企业同时应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不仅要使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要考虑其决策和行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社会经济观认为,古典观的主要缺陷在于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管理者应该关心资本的长期收益最大化,为此,必须承担一些必要的社会义务及相应的成本。如以不污染、不歧视、不发布欺骗性广告等方式来维护社会利益。他们还必须在增进社会利益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如参与所在社区的一些活动和捐钱给慈善组织等。这种从社会经济观的角度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有:其一,满足公众期望,塑造良好

12、形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多,公众对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双重目标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如同企业的生命,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它是否能获得更多的顾客、更好的员工,能否较容易地筹集资本,能否使销售额得到提升等。由于公众通常认为社会目标是重要的,因此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目标,能够产生良好的公众形象;其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社会难以统一解决的问题,改善所在社区的状况,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从而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降低由政府管制而引起的社会经济成

13、本,增强企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三,增加长期利润。在股票市场上,有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被看做是风险较低、透明度较高的公司。因此,社会责任会使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从而使股东获得较高收益。企业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其应该具有社会意识。况且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还符合企业自身的利益,它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区关系和企业形象,从而使企业能可靠地获取较多的长期利润。除此之外,企业拥有财力、物力、技术和管理等能力,它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援助的公共项目和支持慈善机构开展活动。企业在社会中拥有很多权力,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企业才不会违背公众利益,从事不负责任的活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14、预防相关社会问题的产生也是必要的。社会性问题发展到相当严重而得不到处理时,往往需付出比预防行动大得多的代价,并分散了企业管理在经营方面的精力。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营业绩在本部分的内容中,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现代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首先例举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是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动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关注的是经营的业绩,那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有损于企业的经营业绩?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各有说辞,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责任。根据纯经济观,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淡化企业使命,影响其生产率的提高。许多社会性活动不能自负盈亏,企业参加这些活动

15、必将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违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最终必将有人为此付出代价,或以更高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或由投资者获得较低的边际利润来补偿。而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不仅履行了应尽的道德义务,满足了公众期望,还帮助企业同所在社区建立良好关系,改善企业在公众心目的形象,从而为企业稳定地获得长期利润提供有效保证,这也足以弥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之初所支付的成本。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是利大于弊的。调查研究已证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经营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企业参与社会活动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可以获得长远的商业效益。如良好的社会形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更多的政府支持等。

16、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会明显损害其长期经营业绩。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怀疑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有的企业是真正的从道德的角度办事,也有些企业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展社会活动,把社会责任作为营销的诱饵。企业把承担社会责任当成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的想去承担社会责任。尽管企业的动机不纯,但它不仅实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履行社会责任,实际上这是一种双赢的行为。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当企业树立起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时,才会意识到企业不仅要对投资者负责,还要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才能从真正严格意义上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促进社会公正,增加社会福利,最终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利润最大化。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根据以上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短期内会增加经营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会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和更好的声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