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08073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公元前560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开始确立;梭伦改革局限性的表现;(2)理解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梭伦改革是希腊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梭伦改革局限性的原因;(3)探究梭伦出走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从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中探究其改革的出发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梭伦出走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纵向归纳和总结能力;(3)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通过对梭伦改革的评价,学会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

2、景下进行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但进步的最终会取得胜利;(2)通过肯定梭伦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3)使学生明确改革总会遇到阻力,关键是怎样处理。梭伦改革所采取的“折中”手段的失误让我们认识到,改革必须果断、无畏,不能轻易向旧势力屈服。【教学重难点】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教学建议】课文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作课题,是对之前两篇课文,尤其是梭伦具体改革内容的高度评价,但也不回避其局限性,是“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鲜

3、明体现。教学中,如果仅就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照本宣科,课堂将显得生硬、沉闷、无趣;串联全文,贯穿学习是本课教学不二的选择。具体而言,可先复习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材料题引入对其特点的分析,指出其局限和梭伦改革的尴尬局面,最后再引向对其积极意义的全面分析,肯定其历史功绩。最后再将对改革的评价引向当今社会,使学史为社会发展服务!本课知识简单,教学中以成串问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二课前两课知识,巩固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目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然后根据

4、梭伦改革的内容,由此引入新课讲授。讲授新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1、梭伦出走:(1)原因: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尽管梭伦改革意义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制度残余,加之梭伦改革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因而梭伦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梭伦没有完全迁就贵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贵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满足,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并走向激化。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备课资料】僭主政治希腊文Tyrannia的意译,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

5、希腊的科林斯、阿哥斯、麦加拉、西基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科林斯僭主柏利安被列为古希腊“七贤”之一。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迄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中古时期,在意大利的某些城市也曾实行过僭主政治。僭主政治的特征:名义上的特征:“希腊的僭主都不称王(巴西琉斯)。他们是事实上的专制君

6、主,他们都用一些谦逊的称号,如终身执政官、全权将军等”。 然而,僭主虽然是事实上的王,但他们却始终不能完全替代真正的“王”而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因为希腊的王权“起源于宗教色彩浓厚的古代,王权周围围绕有神佑的光轮”。僭主始终被人们视为政权的篡夺者,始终都是不合法的王。形式上的特征:这在上面的“含义”部分已做了表述,一是具有强大的力量;二是实行无限制的专制统治。实质特征:如前所述,僭主独立于两大阶级之外,压制贵族的利益,给平民施以一定的好处,从而缩小两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其他利益上的差距。只有这个特征才最好地体现出僭主政治的“中介”地位。(2)出走:梭伦年少时,曾一度外出经商, 周游了希腊和小亚

7、细亚很多地方, 增长了不少见识。这次因雅典内部形势紧迫,梭伦在任期届满后, 晚年再次出游他乡, 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晚年他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死后骨灰撒在了他曾为之战斗过的美丽的萨拉米斯岛上。2、僭主政治的建立:(1)背景:雅典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 山地派:要求进一步改革 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秩序。(2)建立:公元前560年 庇西特拉图【备课资料】庇西特拉图庇西特拉图(约前600前527)雅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公元前594年庇西特拉图的亲戚梭伦实行宪法改革,提高雅典下层阶级的经济地位。但是贵族们为夺取

8、执政官的职位而展开激烈的斗争。到庇西特拉图成年时,他们已经形成两大派别,即以利库尔戈斯为首的平原派和迈加克利斯所领导的海岸派。公元前565年左右,庇西特拉图开始组织自己的政治集团,取名山地派。在公元前561年一度执掌政权。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与迈加克利斯的女儿结婚,再次执掌雅典的政权(约前556前555)。不过利库尔戈斯和迈加克利斯联合起来将他从雅典赶走。庇西特拉图在希腊北方漂泊数年。公元前546年,他来到优卑亚岛的埃雷特里亚,在帕伦尼一役大胜雅典军队。庇西特拉图第二次成为雅典的主宰,大权独揽,建立起僭主政治,直到公元前527年去世为止。庇西特拉图成为了雅典的主宰,大权独揽,建立了僭主政治,

9、并在“僭主”的外衣下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梭伦时期民主改革的措施,竭力增进雅典城邦的统一和尊严。首先,他继承并发展了梭伦时期的政治政策,对法律的修定和普遍颁行,使得政府日益正规化,并对贵族势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颁发法令使得公民大会继续召开,400人议事会仍负责为公民大会草拟议程;执政官和其他公职的选举活动也照常进行。庇西特拉图的巡回法庭,对贵族进行的赤裸裸的放逐与暗杀以及改进税收对贵族的经济特权的打击等种种的措施使得贵族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削弱。其次,在僭主制下政治清明、司法改进有利于农民生产。庇西特拉图严禁平时携带武器,“致力和平,保持安靖”,修昔底德认为雅典是希腊第一个过上和平、安逸

10、生活的城邦。雅典征收了农业税,根本上解决了粮荒。从而使得地域组织在许多城邦内彻底取代血缘组织,标志国家取代氏族斗争的完结。再次,庇西特拉图在外交政策上对梭伦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进行了深化。在庇西特拉图的带领之下,雅典通过武力征服,基本控制了前往黑海和南俄的通道,建造大批商船与舰队,又在赫勒斯滂海峡建立起殖民地,以控制黑海地区的贸易。同时在雅典大兴土木,修筑神庙和道路。与此同时,他发行了将流通500年而不衰的“枭鸟币”,整饬市场,架设输水管道为城市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大兴土木,系统开采劳里温银矿,还以贷款扶植小农的园艺业生产。庇氏的工商政策卓有成效,其标志是当时的阿提卡彩绘陶器行销地中海各地,到

11、处排挤着科林斯陶瓶。最后,对宗教文化事业的重视有利于公民国家精神的培育。城邦主神崇拜(如雅典之雅典娜、萨摩斯之赫拉)在官方提倡和支持下蓬勃发展。雅典娜则是城邦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保护神。庇西特拉图还把厄琉西斯地母秘祭置于国家控制下,并亲任指挥。通过宗教的改革使得鼓励分裂、弘扬贵族世系的英雄崇拜为更民主的城邦宗教所压倒。(3)结果:进一步推动民主进程。【合作探究】僭主政治与我们之前讲的雅典城邦体制下的贵族寡头政治有何联系和区别?贵族寡头政治:公元前7世纪希腊君主制被贵族集体当政取代,确立起雅典的贵族政治。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废除了世袭制、终身制。贵族

12、寡头政治取代君主制而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向民主政治转变提供了可能。但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僭主政治:是一种个人专制的政体,是一些野心家利用贵族寡头政体面临新形势下的无能,纠集心怀不满的平民群众、组织个人卫队,毁弃当时的宪法和惯例,夺取政权而形成的。夺取政权后,由于其本身出身于平民,所以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他们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师】僭主政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贵族寡头政治的复辟?是否意味着梭伦改革的失

13、败?【生】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因为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后继续改革,主要表现为: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他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保护了改革成果。【师】另外,梭伦改革虽然并没有解决当时雅典社会的所有问题,但它却为把雅典引上了建立民主政治和发展工商业的道路,为雅典社会后来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我们不能光从表面的失利而否定改革的积极影响。(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1、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1)经济意义: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梭伦改革经济方面的措施: 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

14、关系上的氏族残余; 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和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等。作用:大大促进了雅典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城邦。表现:雅典生产的陶器、酒类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没于爱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许多港口,取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希腊最繁忙的港口。(2)政治意义: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

15、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这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独创,梭伦也由此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教师也可借助于下表来进行分析:措施作用鼓励发展工商业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颁布“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的公民群体;确立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氏族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对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革命性意义;重组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注:由于该部分在第2课时已讲过,不宜罗嗦,可通过填空形式请学生回答具体作用,点到为止。关键是通过具体措施及其作用的分析,归纳梭伦改革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意义。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