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中考复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07777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中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狼》中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狼》中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狼》中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狼》中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狼》中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中考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狼复习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睱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文学常识:1、 本文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中的第二则。作者清代小说家蒲松

2、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全书共491篇,这本书的名字连起来可以是“在我的叫聊斋的书房里记述奇特怪异的故事”。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二、给下列字注音缀(zhu)窘(jing)苫(shn)弛(ch)眈(dn) 黠(xi) 瞑(mng)暇(xi) 隧(su)尻(ko) 寐(mi) 少时(sho)三、重点实词:止有剩骨(通“只”,只有 )缀行甚远(紧跟;很 )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3、平坦的空地) 一狼仍从(跟从 ) 复投之(又) 恐前后受其敌(担心,恐怕;敌对,攻击) 并驱如故(一起;旧,原来) 大窘(很;窘迫) 苫蔽成丘(遮盖) 屠乃奔倚其下(跑;靠) 弛担持刀(放松,放下)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少时(一会儿) 一狼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象狗一样蹲坐) 久之(不一会)目似瞑(闭眼)意睱甚(神情、态度;空闲)屠暴起(突然)又数刀毙之(杀死)方欲行(副词,刚刚)转视积薪后(堆积柴草) 一狼洞其中(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在柴草堆中打洞) 止露尻尾(屁股) 屠自后断其股(砍断;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于是;假装睡觉) 盖以诱敌(原来是;用来) 狼亦黠矣(狡猾)而顷刻两

4、毙(一会儿;被杀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欺骗;多少)推荐精选四、一词多义。止通“只”例:止有剩骨意神情例:意暇甚停止 例:一狼得骨止 企图例: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 例:恐前后受其敌 前前面例:恐前后受其敌敌方 例:盖以诱敌 向前例:狼不敢前五、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六、词性活用现象:1、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2、隧:名词用为动词,在柴草堆中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4、敌:名词用为动词,敌对。 恐前后受其敌。5、前:名词用为动词,上前。 狼不敢前6、屠:动词用为名词,屠户, 一屠晚归7、苫:名词用为状语,

5、用苫, 苫蔽成丘七、虚词:1、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大:副词,很,非常,例:屠大窘 3、其:代词,文中指代柴草堆。例:屠乃奔倚其下 4、相: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关系 例: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5、以:(1)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介词,用。例:盖以诱敌 6、于:介词,在。例:其一犬坐于前。之:(4)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久之。7、之:(1)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代狼) (2)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八、指出 “其”的指代对象:(

6、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 :代指积薪 (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 (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九、特殊句式。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十、古今异意“股”:古意,大腿。今意,量词,或屁股。推荐精选“盖”:古意,原来。今意,覆盖,盖子。“几何”:古意,多少。今意,“几何学”的简称。十一、对联:恶狼贪婪凶恶狡诈阴险难逃灭亡,屠夫机智勇敢善于斗争终得胜利。十二、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一个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同时赞扬屠户的勇敢、警觉、

7、机智,并告诫人们,对敌人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十三、写作特点(1)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在文章中,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交待得都很清楚。随着情节的展开,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和屠户性格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语言简洁生动。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对狼的本性缺乏应有的认识。(3)借助于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形象。例如“顾”“奔倚”“驰”“持”等动词,恰切地展示屠户认识提高的过程以及准备抗争的动作,“暴”“劈”“毙”等动词表

8、现了屠夫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十四、课文结构: 十五、带“狼”字的成语有: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声名狼藉十六、用原文回答。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归,地点是:途中 2、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的词语是:屠惧,投以骨;复投之。3、恰当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的语句是:(1)缀行甚远(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狼 “眈眈相向”不敢前的原因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5、前狼假寐的姿势是:其一犬坐于前6、前狼假寐的神态是:目似瞑,意睱甚7、前狼假寐的目的是:盖以诱敌8、一狼洞其中的目的是:意

9、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推荐精选9、表明屠户不失时机奋起反击的词语是:“暴起”“劈”“毙”10、表明屠户搜寻另一只狼的动作和他除恶务尽的心情的词语是: “转视”“ 断” “毙”11、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2、屠夫的机智勇敢表现: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13、表现狼狡诈阴险的句子是:(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目似瞑,意睱甚。(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4、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15、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6、表现二狼与屠户势

10、均力敌,各不相让的句子是:狼不敢前,眈眈相向。17、表明“一狼径去”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8、“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的句子是:目似瞑,意睱甚。19、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的句子是:担中肉尽,止有剩骨20、表现狼贪婪的企图,险恶用心的句子是:缀行甚远21、表现狼的配合作战和虚张声势的句子是: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2、看似安闲无事,伪装轻松善良,实则暗施毒计,企图麻痹屠户表现其狡诈的本性的句子是:目似瞑,意睱甚23、写出狼的凶残目光的句子是:眈眈相向24、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5、灾第三自然段中,屠户选择的环境防御狼的句子是: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

11、倚其下26、“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睱甚”。狼这样做的目的是:盖以诱敌27、揭示原文主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8、写狼得骨头后表现的句子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29、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屠惧”; 写他对付狼的办法的句子是:“投以骨”30、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涂户杀狼。31、屠户果断抉择,意欲反抗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十七、问答题:推荐精选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并指出哪是开端、哪是发展,哪是高潮,哪是结局?答:第一自然段:开端

12、:遇狼 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2、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答:前 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3、故事中的两只狼是怎样一个形象?答:贪婪凶恶,狡诈阴险4、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13、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6、探讨描写手法 答: 文中运用到的描写手法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文中对屠户的动作进行描写的动词有投,复投,顾,奔,依,弛,持,起,劈,毙,断文中对屠户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有哪些?屠惧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文中对狼进行神态描写的句子有哪些?眈眈相向 目似瞑,意暇甚。 描写的作用:描写生动传神,用词精当,层次清晰,由外及内,有力的凸现了形象。7、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答:晚:说明当时已是路上无人,屠户处于无援境地。 途中: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地点。 一屠、两狼:对比,屠户只单独

14、一人,狼却是两只,写出了屠户身处险境。 投以骨:写出了屠户在想办法摆脱险境。 投,复投:表现屠夫一再设法不让狼继续追击。 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得寸进尺,步步紧迫。 推荐精选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狼紧跟不舍,屠户面临攻击的巨大危险。 并驱如故:表现狼集体“作战”,屠户好像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 弛担持刀:写屠户准备奋起搏击。 眈眈相向:写出了狼眼光的凶残与贪婪,写出了两狼伺机进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写屠户机警果敢,不失时机,迅速出击。 转视:把惊心动魄的情景展现在眼前,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原来“一狼径去”是为了前后夹击。直到禽兽“顷刻两毙”,文章中的悬念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夫的醒悟,更写狼的狡黠。教育人对狼一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8、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答:概括起来看,屠夫杀死两狼,取得斗争胜利的原因有三: (1)丢掉幻想,树立了与狼搏斗的思想。 (2)占据有利地势,抓住有利时机,突然行动,果断杀狼。 (3)连续作战,险恶务尽。9、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它比喻的是什么呢? 答:从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