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07722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 “三好学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吉泓渊校长的讲课,使我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是培养健康的人,培养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非常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家庭教育不是家长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用父母的行动示范。教孩子做人比指导学业更重要。平时经常教育孩子的三个内容是:学习要刻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在竞争中保

2、护自己。注重家庭教育的细节,从一点一滴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上学、回家给父母道别、问好,家中有客人要问好,有礼貌;回家换鞋并摆放整齐;自己的文具、书籍、书包摆放整齐,会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有爱心,乐于助人,善待他人,关心集体,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吃饭不挑食,不偏食;肯于吃苦,懂得孝顺父母、尊敬老师,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乱花零用钱,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做练习的好习惯;教育孩子要有爱心、善心、良心、责任心、公德心,与父母同心。另外,给孩子提供较好的居住与学习条件,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家庭人际关系和睦;注意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每天抽半小时以上

3、的时间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重视孩子的交往问题,对孩子的交往需求持肯定态度,对孩子交往的朋友要热情;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信任,不擅自看过孩子的日记或信件;家庭min主气氛浓厚,经常听取孩子对家庭建设的意见;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在孩子犯错时没有或极少责骂、殴打,批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与孩子平等讨论,允许其申辩。不逼迫孩子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艺术类特长技艺。不要总盯着学习成绩,注重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2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

4、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家长可遵循以下6个基本原则: 有利的环境 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量避免任何破坏这种环境的行为。 例如我们想帮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但今天晚上有最精彩的电视节目,明天晚上要带孩子出去做客,后天晚上家里又要请客孩子根本没有早睡的机会,或者早睡的习惯尚未养成就一再遭到破坏,怎样可以养成早睡的习惯呢? 耐心的引导 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过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指望孩子马上就养成许多好习惯,必须有耐心,慢慢地引导孩子。 比如亮亮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就喜欢看电视,谁说也不听。妈妈非常生气,一见到亮亮看电视,就走过去粗暴地把电视机关掉,任

5、由孩子哭闹。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养成不看电视的好习惯,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耐心地给孩子说清道理,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其他事情,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摆脱对电视的依赖。 及时的称赞 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例如小明玩完了玩具,顺手把玩具收拾整齐放回原处,妈妈马上注意到这件事,对小明说:“小明真乖,真是一个会收拾玩具的好孩子。”小明得到妈妈的称赞,心里非常高兴,下一次更乐意把玩具收拾好,渐渐就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了。但家长的赞赏应着重控制在言语和态度上,尽量少用买玩具、买东西吃等鼓励方式,因为这些方式若使用不慎就

6、会变成一种“贿赂”或交易。 良好的示范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常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常常骂人。 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有一位母亲很怕她的孩子不吃她准备的食物,每次拿东西给孩子吃的时候,总是很紧张地问:“喜欢不喜欢吃?”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挑食

7、的坏习惯。 此外,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默契的合作 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 例如妈妈正在称赞小华自己吃饭,不用大人帮忙,奶奶走过来说:“别让他自己吃了,弄得地上全是饭粒,身上又脏兮兮的。还是大人喂他吃饭,又快又干净,多省事。”这样小华刚刚开始自己吃饭的兴味全被打断了,自助的好习惯又怎能养成呢? 除了以上6个基本原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

8、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 3 1、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即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与学习习惯。由于习惯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我们在强调具体习惯的同时,更强调这些习惯所体现的核心理念和主要人格特征。这三方面良好基本习惯的养成,是本课题实施的重点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这些良好习惯都是通过对日常行为的有效控制和强化来养成的。因此,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这些习惯的日常行为的主要内容和养成途径、方法等。4、家长素质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家庭对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与子女的人生道路息息相关,忽视对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是家庭最大

9、的失误,现在,不少父母往往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忽略了对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爸爸打妈妈爱,夫妻之间两种教育形式,孩子为难,夫妻间的关系也不好;还有一种,爸爸妈妈管了,爷爷奶奶就是不让管,只要一说孩子就心疼地不得了,隔代溺爱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有的就是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方式根本不闻不问,心想有学校用不了家长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脱节,这已成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大障碍。5 好习惯 好习惯:何为好习惯?必须是有益于健康的、身体的和心理的;必须是益智的和有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必须有助于丰富生命经验和人生感受的;必须有助于改善性格、完善人

10、格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必须有助于与人为善并容易为人信赖的。反之,就是不良习惯“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中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

11、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

12、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

13、的社会关系。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 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 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宋庆龄说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

14、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马卡连柯全集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末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的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辩论1 先不否认家庭和学校都重要,我们在此只是作一个对比,看谁更重要,就要看他在人生中谁

15、对人的影响更大。 行为习惯是人在一生中可以不断改变的,所以人生也是不断培养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而最重要的养成时期是在学龄前,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向外界学习的机会几乎为0,而且头脑相对空空的他们,接受和模仿能力也更强。就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比在写过字的纸上写(要擦了重写或者涂改)容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会有最直接的影响。在学校中,学生还是有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两部分,学校对学生有一定影响,但此时的学生已经接受了家长的学龄前教育,行为习惯较难被学校老师那种苦口婆心所改变,而解铃还需系铃人,家庭教育仍然首当其冲。再看那些没上过学(可能有很多情况致此)的孩子,就无庸置疑了,家庭当然比学校

16、重要。我们再看毕业后,步入社会,人还会组建自己的家庭,学校此时只是你的一个回忆,在维持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历练,行为习惯也会改变。家庭当然比学校更重要。我方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为什么呢?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学校教育指的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如家教、托儿所、幼儿园、古代私塾等都是学校教育范畴。而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由此比较学校教育便有了三大优势:从教育目的比较,学校教育有着科学性,清晰、明确、全面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家庭教育由于有着血缘关系,所以其教育目的就带有主观随意性。从系统比较,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立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财政拨款等,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