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07157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气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电二车间煤气安全根底知识一、煤气的特性与事故预防煤气分类涟钢主要煤气种类: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与由以上几种煤气混合的混合煤气。焦炉煤气:也称COG、CG或C煤气,是用煤干馏的方法产生的。其中高温干馏煤气是在1000摄氏度左右 隔绝空气加热产出的,在冶金系统是作为生产焦碳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标准热值为 16000-21000KJ/m3,用于工业炉窑或者与其他工厂低热值煤气混合使用,也可作城市煤气的气源。高炉煤气:也称BFG煤气或B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CO23%-30%, 属低热值煤气,热值3200-5000KJ/m3,可单独供低热值煤气

2、用户使用或与焦炉煤气混合成混合煤气M煤气 供加热炉等用户使用。转炉煤气:也称1。6煤气或LD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CO高达 60-80%,热值约 6800-13000KJ/m3。煤气利用的原那么:1确保安全第一,合理使用。2合理设置各种煤气的压力,有可靠的稳压装置。3稳定的煤气平衡,优质煤气全部利用,留有足够的缓冲量。4煤气互换的原那么:W比值I不大于510%可以直接互换:煤气燃烧燃烧:煤气与燃气均可用来泛指各种气体燃料,气体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如H2、CO、CmHn和 H2S等,在 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激烈的氧化作用,并产生大量的热和光的物理化学过程成为燃烧。

3、热值:燃烧热或热量,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多少的物理量。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采用1公斤燃料完 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作为该燃料的发热量;气体燃料那么采用1标准立方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作为该燃料的发热量。燃气的热值可分为高热值和低热值。高热值,符号为Qh或Hh,是指一标准立方米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而其中的水 蒸气以凝结水状态排出时所放出的热量。低热值,符号为Ql或Hl,是指一标准立方米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但其中的水 蒸气仍是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热量。高热值与低热值的差值就是烟气中的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或凝结热。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是用煤气低热值,凡未标出高热

4、值或没有下角标的符号Q或H,般均指低热值。燃烧的空气需要量和燃烧产物量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有可燃物存在。充分地供给空气或氧;可燃物达到着火温度以上。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一般从空气中直接获得。一般将空气的容积成分为含氧21%,含氮79%。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是指每标准立方米燃气按燃烧反响式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实际燃烧中,因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匀性等,只供给理论空气量燃气并不能完全燃烧,因此实际空气量 应大于理论空气量。煤气压力压力表示法:1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来表示,单位为Kg/cm2 ;2液柱表示法,用盛有蒸馏水或水银的玻璃管的垂直高度来表示,单位为mmH2O或mmHg ;3大气压表示法。大

5、气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国际上用帕作压力单位,1Pa=1N/m2。煤气组分和重度1煤气组分表示法:重量法;容积法;摩尔法;绝对表示法。2煤气的重度、比重与比容煤气重度是指单位体积煤气所含物质重量,煤气的比重是煤气重度与同状态下空气中毒的比值;煤气的比容是单位质量煤气的容积。煤气比重是煤气安全的重要参数。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蒸汽,能在地面流动扩散到很远的地 点,一旦遇到火源会被点燃,并将火焰传播回来,引起着火爆炸事故;或者积存于低洼处,遇明火而着火爆 炸。因此,从安全阀泄放比重大于1的可燃气体时,应引至火炬或通风良好的开阔地带排放。爆炸极限: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

6、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X围就 叫爆炸极限。种类主要成分体积成分比重热值KJ爆炸极限上限下限焦炉煤气H2 : 59.2% CO : 8.6% CH4 : 23.4 N2:3.6 CO2 : 2.00.3616000-2100035.84.5高炉煤气H2:2.7CO : 28CH4 : 0.3N2 : 58.5CO2 : 10.51.033200-50007235转炉煤气H2:2.5 CO : 64.5 N2 :17.2 CO2 : 15.61.046800-130007412.5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剧毒性窒息性气体,主要是破坏人体的供氧过程,从而引起缺氧窒息的症状。1机理:A

7、 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对血红蛋白亲和力的240倍左右;B碳氧血红蛋白解离速度慢,是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左右,并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但吸入氧气后可 使解离速度加快;C一氧化碳与肌红蛋白结合,使肌红蛋白对氧的结合受阻;D氧化碳本身不会引起特殊的病理损害,组织损伤原因由缺氧所致。2中毒程度与症状:煤气中毒与煤气浓度和时间的关系 见下表仅供参考,应根据人环境定空气中CO含量经过时间后果100PPM8小时以内没有显著后果500PPM1小时以内没有显著后果1小时以上头痛、恶心、1000PPM1小时头痛、恶心、周身不适5000PPM吸入几次昏迷2030分钟中毒致死10000PPM12分钟

8、中毒致死A轻度中毒: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全身无力两腿沉重软弱,未晕 厥或短时晕厥。脱离有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多能很快消失;B中度中毒:不能自救,继而嗜睡麻木,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进而昏迷,可能出现抽搐与全身强直。昏 迷多在6-8小时内恢复,一般不伴有合并症出现,一般无后遗症;C重度中毒:意识丧失,昏迷达10小时以上,常并发各种缺氧性损伤,治愈后常有后遗症发生。4抢救:A统一指挥,施救人员防护,先抢后救,先救后送;B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挤压法苏生器、高压氧;C严防假死;5预防:1确定煤气区域:区域内挂安全警示牌,严禁闲人逗留。2注意风向,在上风头观察

9、煤气区域。3煤气设施检修前要赶尽剩余煤气。4防止煤气倒窜入其它管。5发现煤气泄漏与时处理。6带煤气作业要戴防毒面具。7新建、扩建、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按煤气安全规程验收。煤气爆炸。1影响爆炸极限因素:爆炸极限受容器直径、含氧量、压力、温度等因素影响。煤气爆炸的三个根本条件: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X围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或空间内、有火 源或达到煤气着火点以上的高温。2爆炸破坏主要形式:直接爆破作用,冲击波,火灾。3根据以往经验,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的产生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炉送煤气点火时,先送煤气后点火的错误操作,造成爆炸。 工业炉点火作业时,第一次点火未着,接着进展第二次点

10、火,造成爆炸。其原因是第一次点火失败,煤气 已进入炉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第二次点火前,既不处理煤气,也不等一段时间让炉内气体从烟道放散出 去,而进展点火,引起爆炸。 工业炉送煤气时,烧嘴不严或烧嘴没关而未发现,点火前煤气已进入炉内,点火时发生爆炸。 煤气设备动火作业,不处理干净煤气就进展动火造成爆炸。 煤气设备剩余煤气处理不彻底,未经检测实验确认,就盲目动火,造成爆炸事故。 焦炉煤气、天然气和混合煤气设备动火过程中,蒸汽源断绝,造成爆炸。 剩余煤气处理不与时,造成煤气爆炸事故。 煤气设备,应断开而没有可靠断开,只靠闸阀切断煤气,造成煤气爆炸。 煤气设备检修,无统一指挥,操作混乱造成煤气爆炸事

11、故。 长时间放置的煤气设备,不经再次处理混合气体,也不经测定就盲目动火,造成爆炸事故。4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工业炉点火作业前,应关严烧嘴开闭器,打开炉门和烟道闸门,确保炉膛内形成负压,将炉膛内残留 气体吹扫干净;点火时应先点火后开煤气,开煤气时应先稍开煤气,待点着后,再逐渐将煤气调整到 适当位置;2、如果第一次点火熄灭,应立即关闭烧嘴阀门,对炉膛内重新做负压处理,待炉内剩余气体吹扫干净, 再点火送气;3、点火作业时,应将炉前放散管关闭,烟道闸板稍开,并在煤气正压而且压力稳定的情况下由末端烧嘴 开始点火;4、生产与非生产的煤气设备必须可靠断开,一切煤气设备切断煤气来源时,都不应用闸阀代

12、替,必须堵盲板或封水封与闸阀配合使用;5、送煤气前,对煤气设备与管道内的空气,应用蒸汽或氮气吹扫干净,然后用煤气赶蒸汽或氮气,并逐 段做爆发实验合格后,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火源;6、停煤气处理剩余煤气后需动火检修的煤气设备,必须经防爆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长时间放置的 煤气设备动火,必须重新处理剩余气体并经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展;7、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保持煤气的正常压力,只准用电焊,不准用气焊,并应有防护 人员监护,凡通蒸汽动火,作业中始终不准断汽;8、停产的煤气设备,必须与时处理剩余煤气,直到合格;9、煤气用户应装有煤气低压报警装置和自动切断装置,以防回火爆炸;10、强制通风的

13、炉子,风管与煤气管道上必须有自动切断的联锁装置,风管上应装有防爆板;11、多单位多工种多部位煤气作业,必须统一指挥;12、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并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对出事地点应严加警戒,禁止人员 通行,在爆炸地点40米以内禁止火源,以防着火事故,在查明爆炸原因并按规定处理或检修好以前, 不准送煤气。煤气着火。1燃烧三要素:煤气与助燃气空气或氧气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着火极限;足够能量的引火源或最小点火能量;2预防:1、保证煤气设备与管道的严密性,经常检查,发现煤气泄漏与时处理;2、严格执行煤气设备和煤气区域动火作业的管理制度,要事先办理动火手续和动火证,要有防火措施, 并经有关部门

14、检查确认,按规定的监护要求、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地点动火;3、煤气区域和煤气作业区,要有严格的火源管理制度,煤气设备附近或煤气作业区域内禁止一切火源;4、煤气设备、管道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气设备要有完好的绝缘和接地装置,对地线要定期检查测试;5、带煤气作业要防止火花出现,尤其是焦炉煤气和混合煤气作业;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 工具上要涂黄油,防止工作时与设备碰撞产生火花;6、盲板作业中,盲板应涂黄油,一切吊具均应有防止摩擦产生火花的措施;7、带煤气作业地点附近的裸露高温管道,应做绝热处理;8、煤气设备与管道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9、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作到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

15、,并认真处理干净残留煤气,检查设备和管 道内气体合格,对设备内可燃物质清扫干净,或通入蒸汽,动火过程中蒸汽始终保持不中断;10、煤气设备、管道地以下部位较易发生泄漏,应经常检查:阀芯、法兰、膨胀器、焊缝口、计量导管、 铸铁管接头、排水器、煤气柜与活塞间、风机轴头、蝶阀轴头等。3着火事故处理:A轻微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覆盖或灭火器灭火;B直径100毫米以下的煤气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煤气灭火;C直径大于100毫米的煤气管道着火,停止有关用户,根据火苗长短逐渐关小阀门降低煤气压力,通入蒸汽 或氮气灭火,但煤气压力最低不得低于100Pa,严禁突然完全切断气源,以免回火爆炸;D煤气设备已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E 煤气管道内部着火,或者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如萘、焦油等着火时,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