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070727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第二课时六、文本分析作者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1)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2)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七、“写话”与本文的文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写话”。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旦所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写话的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其实就是“话”。此外,还特别重视“简洁”。张中行在文章回答了为什么叶先生的语文

2、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而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是: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所以,叶先生“写话”主张的本质是坚决反对这种文风。主张的核心“写话”与“简洁”,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八、写作的特点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感情表达方面。二在人物刻画方面。三是其文风。一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本文

3、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糊糊涂涂的活下去,反省一下就会感到无聊,感到没意思。 叶圣陶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

4、、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做人,严格要求自己。九、作业:思考与讨论1、表现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还是浓烈的?试加以分析2. 你喜欢张中行的这种文风吗?你觉得文学创作的文采华美与这种平易的文风孰优孰劣?3. 请指出蕴含着张中行深刻情感的细节刻画。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6段 ):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7-10段 )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第五部分(11 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