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06983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校园文化建设培训心得 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地方。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坚持人本思想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坚持师德与师风并行,建设严谨、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3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营造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团结合作,和谐尚美的文明氛围。精神文化体现于学校师生各种行为和现象之中,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长期发展的物质、制度、文化和行为的积淀,是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因此,

2、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继承、积累,又要不断扬弃、创新,与时俱进。 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校历史、特色、需求,结合现实情况去打造一个教育品牌,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当学校经过长期的建构积淀成为学校精神,学校文化便进入了成熟期,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持续地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的关键词,这证明了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园文化的实施,对学生品德与素质的形成有着陶冶、启迪、塑造的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教育和引导作用。它能不时的提醒和启发学生的潜能意识。良好的校风及校园师生互动,能使学

3、生在言传中互补,形成良好的品质。高标准的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和渗透性,对学生群体及社会道德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优秀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它不是无源之水,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所学校,要想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高品位,在狠抓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更需要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这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和灵魂所在。 校园文化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校内所有建筑物,一草一木,一切活动,均是文化主题的载体。校园文化

4、是一种理想,而内化的过程就是学校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校内所见所闻皆为学校文化,学校里的各种活动都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师生员工都是学校文化的传播者。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可以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品质。学校文化内化的过程是建设与实施学校文化最关键的环节,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内化的过程,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校育人思想、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活动会逐渐将学校文化内化为学校师生的文明言行。 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经历从经验到制度、从制度到文化的发展过程。超越经验和制度,达到文化层面,是学校管理的更高境界,是从外在的约束性管理走向内在的自觉性管理的一个飞跃。目前,我镇三所学校均已确定校园文化主题,一旦主题确定,那学校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就有了核心目标和内容,各校也正在物化成果,有些方面也正在内化为师生的行为,学校文化的确立让学校的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学校的发展就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过程。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吸收当代文化的营养,尊重历史,以学校文化主题为纲,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朱寨中心学校 张涛01.6 第 1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