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06859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分数的认识” 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和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 它是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 在整个小学数

2、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2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

3、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学法:课刚开始,教师就设疑:一半怎么写,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认识了二分之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各种方式认识、表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新的知识。三、说教学流程(一)整体设计思路1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

4、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学生在学习分数之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而已。 首先从生活中引入分数, 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知道产生分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例如:表示半个西瓜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表示它。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知道产生分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接着引入“一半可以用 1/2 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 1/2 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5、。2 、学生要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 先让学生认识分数 1/2 ,又让学生在 “折一折” “涂一涂”的实践操作中,使学生体会 1/2 所表示的具体意义。3 、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 1/2 的基础上,再认识“几分之几” ,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操作办法来表示自己所喜欢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4 、在练习、反思与评价、课外延伸中,主要是要让学生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到分数是

6、在“平均分”的前提下研究的一种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同时也揭示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心世界。(二)教学预设方案1 、故事导入,激发情趣通过小猴子分西瓜的故事导入,先(可能不是平均分,不公平,引出平均分)份到 1 个西瓜平均分成 2 份,怎么表示这4 个分成 2 份,每人几个?,再 2 个西瓜平均分成2quot; 半个 quot; ?当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时,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半,并作集体交流。交流是要让学生说清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 quot; 平均分 quot; ,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

7、数,自然引出分数。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并对学生发出了挑战,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 、学习 1/2(1) 板书课题,直观演示,强调平均分师: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一半” ,说明你们很有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帮他们分一分(将一个桃子分成一大一小)(这里故意用错误的动作引起学生的质疑,为后面学习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师:他们每人分到的半个桃子,在数学里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师:同学们,如果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了3 份,其中的1 份是桃子几分之几呢?孙悟空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了4 份,每份是桃子的几分之几呢?馋嘴的八戒一下子就吃了3 份,你能用分数来表示吗?(4) 强化平均分(出

8、示题目)师:同学们,你能判断这些图中哪些阴影部分能用1/2 表示的?(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 用多种手段加强巩固学生对 “平均分”的理解,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5)认清 1/2 的含义用手中的材料(纸、线、图形、水果等)表示出二分之一,并作交流,师有选择地贴(画)到黑板上,并用涂色等方法表示出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 1/2 。渗透单位 quot;1 quot; 相同,则其 1/2 也相同,单位 quot;1 quot; 不同,则其 1/2 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 同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破重点。 3 、 认识几分之几( 1)

9、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办法来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试着把分数写出来。(2)展示学生的作品。(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写出的分数所表示的意思。(4)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分数、读分数的?(5)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几份就是几分之几。(策略建议:在1、2 出现的“折一折”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东西来折,如纸、手帕、线等。不但丰富了学生探究材料的来源,而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通过1/2 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再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拓展知

10、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办法也许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4 、深化练习,巩固新知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在练习设计中采用了课本的“练一练” ,是由浅入深的基本练习,旨在巩固新知,掌握重点内容。(课本 55 页“练一练”)( 1) 选择一个正确的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2) 看分数,涂颜色。(3) 判断对错,对的给笑脸,错的给哭脸。(4) 谁能最快说出一个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而又有趣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有效在巩固了新知。 )另外,为了培养思维的广度和灵活度,进行了一道拓展练习师:同学们真棒,特别是 同学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准确。这是里有 50 个智慧果,我准备奖给你总数的 1/50 ,你可以得到几个智慧果?师:你真了不起!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所以 30 位同学每人都能获得一个智慧果,那么我要拿走总数的几分之几呢?(学生争论)5.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通过小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