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065911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大重要经济指标解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一、总体经济指标总体经济指标是用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经济状况。一国民生产总值二价格指数1、概况价格指数包括生产和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统计主要是从生产者的角度进展的统计,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等;消费价格统计主要从消费者角度进展的统计,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一般来说,生产者价格的变化要先于消费价格变动,换句话说,生产者价格变动往往会引起消费价格的变动。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指标。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目前,我国以工业品出厂价格替代生产者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是从生产角度反

2、映当月国市场的工业品价格与上年同月的价格相比的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只反映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没有包括服务价格的变动;它的变动也要比居民消费价格剧烈一些。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是从居民购置角度看物价变动,而商品零售价格是从零售角度看物价变动,为表现历史的延续性和可比性。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包括服务价格的变动。三收入指标1、收入指标的分类根据中国城乡二元的现实,主要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两大类指标。反映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反映农村居民收入的指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3、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

3、指标。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界于0-1之间变动,越大就明确不均等程度越大,越小就明确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分配相对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偏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0.4被作为一般的警戒线。四景气指标: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1、景气指标的分类第一类指标通过对现有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挑选出最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特点的指标,按照各自的权重,统一加总为一个总指数,判断并预测经济形势。如国家统计局的“国经指数、国家信息中心的“中经指数、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的“卡斯特指数

4、等。第二类是通过调查问卷设置问题对特定的调查对象如企业家、消费者等进展的景气或信心调查,通过对统计汇总的结果进展相应的处理,得出相应的指数。如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的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等。2、现行的主要经济景气指数国经指数。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选择先行指标四个,包括全国钢产量、根本建设新开工项目数、广义货币M2、10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步指标四个,包括狭义货币M1、消费品零售额、工业生产增长率、海关出口总额等。在此根底上用合成指数分别计算先行指数和同步指数,两个指数合起来称“国经指数。中经指数。由国家信息中心负责编制。选择同步指标12个

5、,包括现价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销售率、根底农资产品指数各种化肥产量、农药产量、合成氨产量、农膜产量的复合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商品房销售额、货运量、财政支出、海关进出口总额、狭义货币M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社会需求指数复合指数等,编制不同合成指数,称为中经指数。卡斯特指数。由卡斯特评价中心负责编制。选择先行指标7个,包括钢产量、银行各项贷款总额、出口总额等;同步指标6个,包括工业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狭义货币M1、银行工资和其他对个人支出、汽车产量、基建投资总额等;滞后指标5个,包括零售价格指数、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铁路货运量和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6、等。在此根底上,计算先行和同步指数,统称为卡斯特指数。 3、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它通过对局部企业家定期进展问卷调查,并根据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状况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来编制景气指数,从而准确、与时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预测经济开展的变动趋势。以企业景气指数为例。景气指数的数值介于0和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100时,明确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当景气指数小于100时,明确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4、消费者信心指数通过对消费者定期进展问卷调查,根据消费者对未来消费的判读和预期来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

7、数由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满意指数组成。其中,预期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家庭经济状况和总体经济走向的预期,满意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和耐用消费品购置时机的评价,而信心指数如此综合描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经济走向的信心。目前编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以1997年为基期,动态反映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这个数值越高,明确消费者的信心越高,这个数值越低,消费者的信心越低。 / 二、主要需求指标经济增长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共同增长决定的。一般来说,供给能力的提高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它的变化要相对温和一些,导致经济短期波动的往往是一些需求性因素。很多国家都把调节社会需求作为日常经济管理的主

8、要手段。我们通常把消费、投资和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大需求中,消费占据了主体地位。这从消费在国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中得到反映。相对其他需求来说,消费是投资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一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 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主要有两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它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给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长期以来,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重要驱动力。与一些

9、兴旺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中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投资驱动特征,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国家也常常把对投资的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尽管投资需求在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低于消费,但投资的巨大波动常常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比拟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1、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是考察投资需求变动的主要指标。 2、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与消费需求不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对总需求的总量

10、与结构都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重要途径,能够扩大社会的生产能力。这样,投资对经济既有需求拉动作用,又有供给推动作用。需求拉动作用常常直接表现在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期数值中,供给推动作用如此有一定的滞后期,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要形成产品生产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 投资增长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同方向波动。 当投资增加时,会立即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投资品生产企业的产量和效益。就业会上升,居民收人也会增加,并促进消费增加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当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时,企业效益、居民收入和消费都会下降,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有所回落。从历史数据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变

11、动根本上是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的。投资增长加快时,经济增长速度一般较高;投资增长放慢时,经济增长速度也减缓。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根本都是正增长,只有1989年例外,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降,并使经济增长速度从1988年113下降到42,这也是中国1977年以来经济增长最慢的一年。1992年和1993年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4.4和61.8,与之相应,带动这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4.1和13.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降,从 1998年起,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大需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开展,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连续数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其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刺激投资

12、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投资增加会直接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并进一步带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因为投资形成固定资本、扩大生产能力会有明显的滞后,所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一般会在短期带动物价上升。从历史上看,中国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与物价波动也比拟一致。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时,物价涨幅也较大;投资增速回落时,物价涨幅也会降低甚至出现通货紧缩。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明显领先于物价的波动。如1989年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谷底,居民消费价格在1990年下降到谷底;1993年投资增长先达到波峰,物价在随后的1994年达到波峰。 4、投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对股票市场来说,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明确企业对经济前景看好,或者说政府正在采

13、取措施刺激投资,会改善企业效益,这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而投资增长速度放慢,如此可能意味着经济景气下降,股票投资者在此时最好是抛出股票持币观望。但当投资过热时,经济正常运行通常会受到干扰,国家多会采取一些方法进展抑制。比如针19921993年投资过度膨胀,国家从贷款等方面进展控制,使过热的投资马上受到抑制,并带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同期股票价格也出现幅度较大的波动。所以,一般来说,投资增长速度的适度加快对股票价格上涨有支撑作用,但投资增长过快,出现过热时,如此可能不是好消息。反过来也一样,一般来说,投资增长速度放慢意味着后期的经济景气可能会下降,对股票投资者来说不是好消息。 对债券市场来

14、说,投资增长速度的加快,会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提高物价水平,市场收益率水平会普遍上升,这会降低债券的价格;而投资增长速度的放缓对债券持有者来说反倒是好消息。 对汇率来说,投资增长速度的加快,会增加投资需求和社会总需求,在社会总供给一定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向好,应该推动本国货币升值。但如果投资需求过旺,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导致外汇需求增加,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一般来说,前者的影响可能更大。从中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看,投资对汇率的影响还非常有限,但今后应该会更加明显。5、指标的发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由国家统计局负责发布。每个月和每个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月后13日左右在各

15、媒体转发的“国家统计局月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国家统计局()上可以查到,下月月底出版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上有当月和局部历史月度数据。年度数据于每年2月28日左右在统计公报上公布。三存货增加 存货增加对于研究经济走向有特别的意义。存货增加本身是国生产总值的构成之一,更重要的是,存货增加常常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存货的变动对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许多用来预测经济走势的景气指数都把存货增加作为一个先行指标包含在。由于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之中,尽管存货增加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先行性,但在分析时还应该与其他一些经济指标结合进展。 1、概念存货增加就是指企业存货价值的变动额,即期末存货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藏物资,以与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原材料。 2、存货变动与经济周期同方向变动一般来说,存货变动与经济增长是同方向运动的:经济高涨时,存货占GDP的比例增加;经济相对萧条时,存货投资占GDP的比例下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生产,预期好便增加生产,存货各构成局部,原材料储藏、在产品、成品库存增加,存货比率上升;经济预期差,企业减少存货资金占用,存货比率下降,其结果是存货变动和实际产出同向变动。但在中国,情况要更复杂一些。在传统体制下,企业很少注意市场,产销经常脱节。经济景气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