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065908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内容预览:17、 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表明的写法。 理解表明的思路及表明办法。 培养学生察看热爱自然的情趣。二、教学重点理解表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表明的思路及表明办法的应用。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察看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沛准备。四、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荣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表明,不但表明

2、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表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荣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表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分明,最后表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五、教学设计1、精心导入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察看。示例:a 你察看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表明。b 你在预习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下,好吗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

3、认真准备,都可到达导人课题的目的。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看云识天气3、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b文章的根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局部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荣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根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表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荣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表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4、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科普表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办法、语言

4、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荣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巳也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忙学生分明地理解课文。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荣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学生讨论填表后,教师进一步指导:通过表格的填写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表明事物的特征云

5、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表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表明得更加分明,作者运用了不少表明办法。示例:分类别、打比如等等(当然也有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表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请同学们研读讨论。合作探究a 能举例表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表明办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b 能举例表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也许所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胆讲述,教师都应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荣,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拟表明,这种作比拟的办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

6、打比如的表明办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反应交流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题目,交流思考,看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出示投影)读课文,理解概括交流对下列问题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组思维更敏捷,问题组: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b“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c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d根据课文举例表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单一例即可)。e举例表明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好处。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表明看云可以识天气;b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云;d雨层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e论述有理即可。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习了怎样将事理说分明,并把握住了一般表明文的表明办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办法,语言准。5、延伸作业用本课学过的表明办法,写一篇小小表明文,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自然现象。题目自拟。 -6、信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