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龙中医中医系统免疫疗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06421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龙中医中医系统免疫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龙中医中医系统免疫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龙中医中医系统免疫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龙中医中医系统免疫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龙中医中医系统免疫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龙中医中医系统免疫疗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系统免疫疗法综述中医系统免疫疗法采用多靶点抗瘤免疫组方技术,从整体上着眼于调节肿瘤患者的五脏系统及气血系统的功能紊乱(即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3个环节充分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调动患者内在的抗肿瘤的能力,避免单一调节机体免疫易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负面干扰而疗效不佳,中医系统免疫疗法从整体上恢复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清除肿瘤细胞的机制,起到综合治疗肿瘤的目的。治疗肿瘤关键是什么?当我们看到患者那痛苦、恐惧、无助的眼神时,强烈的震撼冲击我们的心灵,他(她)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曾经镜像不时涌上心头,曾经

2、的欢乐还在耳边环绕,熟悉的情景在眼前浮动,难道这一切放任随之而去?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轻言放弃,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接踵而来,短期的临床指标得到了快速的改善,可患者却日渐消瘦、精神萎靡,病情在慢慢恶化,面对如此困境,我们难道真的手足无措,准备放弃吗?还是冷静思考,慎重决定,不要错过已为时不多、稍纵病情即恶化的时间。机体为何会发生肿瘤?为何有些人终身不会有肿瘤,而有些人在很小的年纪就会患肿瘤?其问题的核心是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否对肿瘤的发生行使“免疫监视”的功能,尤其是胸腺来源的T淋巴细胞是否能够识别并特异地清除体内随机出现的恶变细胞如何激活肿瘤患者受损的免疫系统,才是治疗肿瘤的重中之重的问

3、题!北京国龙中医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简介北京国龙中医肿瘤研究治疗中心是我国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开放性研究基地,于1988年8月正式筹备,1990年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正式批准,隶属于北京市国龙中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目前,研究室有在职科研人员24人,正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2人。是一个集中医肿瘤基础研究和中医肿瘤临床治疗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性中医肿瘤防治中心。该中心除承担大量的医疗工作外,还承担国家级、部级课题及中医重点学科项目的研究,自1990年以来院、所荣获科研奖励40项,其中国家奖2项、部级奖22项、市级奖16项,共发表论文2356篇,国际交流论文59篇,著书34部。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科研合作项目。目

4、前院所担任课题76项,其中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保持正气 肿瘤无法生存 恶性肿瘤,谈之色变,多少人的生命被之夺去,多少家庭因之陷入悲痛之中。在人们印象中,恶性肿瘤的治疗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技术和先进的药物,然而现代科学并没有阻挡恶性肿瘤的产生和扩散,反而因为手术的创伤以及对人体的摧残,加速了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常规的放疗、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整体功能产生了巨的破坏。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摧残,加速了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手术、放疗、化疗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恶性肿瘤的问题。手术完整的切除了瘤体,又做了放、化疗

5、,为什么还存在复发和转移呢?这是因为治疗的结果并没有解决产生恶性肿瘤的根本原因“正气虚”的问题。中医认为,正气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正气存则健,正气虚则病。中医认为患恶性肿瘤不等于死亡是从和西医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恶性肿瘤患者被西医诊断为中晚期,最多就活几月,但经过中医的诊断,认为患者的正气未完全亏虚,可通过适当的调整治疗使患者具备一定的抗肿瘤能力,尽管肿瘤没有完全消失,但控制了瘤体的生长,避免瘤体大量消耗“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以及邪气发展/正气虚弱而形成的恶性循环。故“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是肿瘤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中医系统免疫疗法的中医机制北京国龙中医肿瘤研究治疗

6、中心历经多年成功研发出中医系统免疫疗法,该疗法根据五脏系统及其相关的物质基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免疫的密切关系入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信息结合其CT、MRI等影像学以及临床生化指标等,进行系统的八纲、脏腑、卫气营血、三焦等宏观辨症及规范化的微观辨证分析,得出其具体的脏腑虚损及气血运行紊乱的证候群,并以此为依据确立不同的治则治法,利用相应的治则,重塑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恢复其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启动清除或裂解肿瘤细胞,最终促使瘤体萎缩的目的。具体治则表现为扶正,包括益肺、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疏肝理气等,调动脏腑功能及气血运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祛

7、邪,包括祛散风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涤痰化浊、软坚散结等,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恢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免疫自稳态,提高患者抗肿瘤能力。通过激活内分泌系统环节激活免疫系统北京国龙中医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研究表明,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与肿瘤的快速生长密切相关,通过改善机体的内分泌系统而激活受抑制的免疫系统,恢复机体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肿瘤的功能。1、下调ACTH浓度,反馈性激活免疫系统通过健脾燥湿或补肾滋阴等抑制亢进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分泌,继而减少皮质醇分泌,终止持续应激条件下的免疫抑制的恶性循环。从而解除高浓度的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淋巴细

8、胞、巨噬细胞、中性粒和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恢复各种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血中低浓度的ACTH,可反馈性刺激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促进抗肿瘤抗体与T淋巴细胞依赖或非依赖抗原的反应;促进B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泌以及产生免疫球蛋白。2、下调性激素和其受体的表达,降低瘤体生长能力研究表明,通过清热泻火,减少了性腺生成的激素,且同时下调胸腺的网状内皮细胞表达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的相应受体,避免性激素与胸腺受体结合后抑制胸腺来源的免疫细胞吞噬肿瘤细胞的能力。当体内的部分性激素浓度下调,可降低瘤体的生长能力,如:乳癌、食管癌、前列腺肿瘤等。通过激活神经系统环节激活免疫系

9、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应答的主要途径之一。情绪(心理)应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后,从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影响免疫功能,在肿瘤患者身上可表现出瘤体的迅速生长研究表明,神经肽及神经递质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神经肽受体结合而影响肿瘤增殖和分化。在这些神经肽及神经递质中,按对肿瘤的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促进和抑制两类。促进肿瘤的增殖和分化类: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抑制肿瘤的增殖和分化类:一氨基丁酸、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中医系统免疫疗法采用中医本草部位群效用筛选技术,组成含类受体阻断剂、-氨基丁酸类似物以及提高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

10、(SST)的水平的特效成分专方,已被证实可抑制乳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从而扭转去甲肾上腺素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从而促进瘤体的萎缩。另外还可通过抑制HPA轴中肾上腺素增加,阻断免疫细胞上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数目,恢复自然杀伤(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免疫功能。血管活性肠肽与癌细胞表面的VIP受体结合,通过与受体耦联的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的增加而使c2myc的mRNA表达减少,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利用生长抑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来治疗肿瘤。生长抑素可通过与肿瘤细胞上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生长抑素受体结合介导抑制生长

11、因子受体激酶的有丝分裂信号从而导致肿瘤生长停滞或肿瘤细胞的凋亡;通过肿瘤血管壁高表达的生长抑素受体,抑制血管形成或促进血管强烈收缩以及调节免疫细胞等环节而发挥抑癌效应。中医系统免疫疗法的临床运用中医药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已经得到公认,北京国龙中医肿瘤研究治疗中心在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肿瘤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医系统免疫疗法应运而生,为众多的肿瘤患者带来曙光!中医系统免疫疗法具有多靶位、多部位的治疗特点,不仅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而且具有提高体液免疫,提高细胞免疫因子。北京国龙中医肿瘤研究治疗中心采用中医系统免疫疗法已成功治疗近2万例患者。鼻咽癌1342例、喉癌1642例、甲状腺癌121例、舌

12、基底细胞癌161例、食管癌1652例、肺癌1329例、乳腺癌1452例、卵巢癌1341例、胃癌1704例、结肠癌1323例、直肠癌1361例、胰腺癌112例、恶性淋巴瘤129例、前列腺癌1124例、肝癌1612例临床统计表明,治疗3月后,81.6%的患者的瘤体不同程度的出现萎缩,其中17.6%的患者瘤体消失放/化疗部分肿瘤的西医治疗中的放/化疗,在大量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自身的细胞组织也会被同时杀灭,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中医免疫疗法中的调理脏腑气血功效可充分防治化疗引发的一系列毒副作用,有效保持化疗过程中患者的体质,维持患者的免疫能力、饮食及消化能力,起到增效祛毒的效果。益气健脾可

13、避免患者身体衰弱而出现的周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等;放/化疗期间通过健脾补肾等扶正固本预防化疗的骨髓抑制,明显减轻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粒细胞下降等骨髓抑制,恢复T细胞亚群的失调、NK细胞的活性以及保持IgG、IgA、IgM的正常水平,防止出现免疫力严重下降而引发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化疗前的健脾养胃防治化疗的消化道反应,避免患者出现食欲下降、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从而让患者保持良好的体质和体力,安全渡过化疗期;化疗后及时清热解表、益气宣肺可预防化疗的炎症反应,如: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舌生疮等;通过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消除化疗的心脏毒性,避免化疗损害心肌细

14、胞以及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恢复心电图的T波改变或S-T段改变等。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放射性炎症损伤的恢复,如:局部皮肤或黏膜组织的水肿、糜烂、溃疡等,防止感染,促进炎症吸收,加快创面愈合。手术部分临床研究表明,临床确诊的肿瘤大多数已是侵袭期或播散期,即使是临床分期较早的患者,也可能存在尚未有临床表现的亚临床期转移,虽经手术减轻或消除了瘤体,但机体的免疫功能仍处于显著受抑制状态,且手术本身也是应激源,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机体固有的通过免疫消除肿瘤的能力仍很低下,残存的肿瘤细胞仍能够得以持续存在和生长。临床应用表明,在术后合理地应用中医系统免疫疗法,通过调理脏腑气血功能,恢复患者因手术而导致的机体损伤以及术后贫血等,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能,才能将肿瘤细胞彻底清除,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