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学校介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06248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兴学校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兴学校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兴学校介绍(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兴学校介绍清光绪年间,永兴文举人肖沛云进京朝贺光绪帝,接触到了新的思想,萌生了创立新式学堂的念头。回家后得以著名绅士肖汉儒及肖、王、李、吕、陈五大望族的鼎力支持,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一所新式学堂终于落成于老虎山下。四周林木葱郁,建筑雕梁画栋,成了周围学子向往的圣地。清宣统六年(1909年)学校由政府收管,命名为永市学堂。民国19年(1930年),被改为一所完全小学,开6个班,实行“四、二”制。民国35年(1946年)秋,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此成立,罗敏任书记,实行政教合一,并改名为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7年(1948年)7月,中共中江县工委副书记王本鉴受川北工委派遣,来到学校,以教书为掩护

2、,秘密开展武装斗争工作。1951年,土改中学校迁到雷神庙,1954年,迁回原址,并得以政府的拨款扩建。1970年9月15日,永兴公社革命委员会在此成立,革委会提出,县革委批准,改永兴小学为永兴初级中学,新增收3个初中一年级,直至1994年合并到永兴中学而停办初中。随着改革的春风,永兴小学的面貌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平整洁净的水泥操场,充满了现代文明的微机室,苍翠欲滴的塔柏。幽静的环境,诚挚的奉献,为莘莘学子铺起腾飞的跑道。1958年秋,永兴初级中学校在南峰院成立,将其一进四院的佛殿和僧房改为教室和寝室。1961年春,因经济困难学校被迫停办。1963年秋,受县文教局指示,永兴

3、农业初中在南峰院成立,后因“红卫兵”大串联,大部分师生离校,被迫停课,直至1968年秋才于复了一个班的课。1972年9月,迁校永兴公社六大队二生产队,竣工后,开始招收高中和初中学生,高中直至1995年才停办。学校总面积8308平方米,建筑面积4030平方米。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永兴中学焕发着前所未有的青春与活力,端庄雄壮的艺术墙,古朴典雅的文化长廊,洁净明亮的教学大楼,豪华舒适的公寓楼,点点滴滴力争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缤纷的花园,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从这里曾走出了向冰、刘贵德、刘宁、刘海艳等清华、北大、南开的学子,受到了社会各届的热情赞扬。现今的永兴人正以更高的激情,力争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1952年,三洞利用没收地主“卯石怪”的段家大院开始办学。1956年,三洞小学迁往五大队刘光明院子。1962年,由文教局拨款紧靠公社修建了一所呈“三”字形的砖木平房。1973年,得以县文教局的批准,正式开办初中,并持续至今。1989年,得以政府的支持,新修建了教学大楼和教师宿舍。发展中的三洞分校现有校舍2275平方米,学生950人。朴实的三洞人将以执著的信念,力争更大的成绩。百年厚德,滋润生灵。永兴学校的164名教职工及5000余名学子,将努力发扬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力争让永兴走出永兴,让永兴走出中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