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061149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方案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编制整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广西工学院29X职工住宅楼及地下室(d标段)工程位于XX市东环路广西工学院生活区内,总建筑面积19155.44。占地面积800.832,建筑主体为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52.2m。 二、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管理的责任分工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安全员对施工现场内所有不安全因素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项目资料员及相关施工队组长协助处理所有不安全隐患及对其实施整措施。 三、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及原因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

2、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为高处坠落事故。 1、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 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八种类型:(1)洞口坠落(2)脚手架上坠落(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4)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5)登高过程中的坠落(6)梯上作业坠落(7)屋面作业坠落(8)其它高处作业坠落(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坠落等) 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规律 (1)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有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误;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3、(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栏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坊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如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随着重物坠落;身体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 (4)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技能,身

4、体条件较差;以及与高下、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旌有缺陷等,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5)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以及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也有的擅自拆除、移动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理等,从 2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根据。 (6)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制约手段,对人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没有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形成了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

5、变过程。 (7)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人与物异常结合发生了灾变时,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 四、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措施方案、控制要点 1、在选择分包队伍严格把关 分包队伍在进场施工后应随时审查,避免“层层转包”及“挂靠”现象的出现,同时应做好对工人的技术、安全考核工作。 1)切实控制人员素质达到上岗要求; 2)负责组织新老工人学习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负责对上级部门提出的防范措施进行实施。 2、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设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把防高处坠落作为一个必须的内容,对工

6、程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从事危险性较大的工种工人进行相对集中的技术、安全教育。 3、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目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主要是贯彻执行不力。在防治高处坠 3落事故方面,需要加强的主要是: 1)对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材料的进场验收,周转使用的复验;2)对一些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环节,设专人监护和随时检查验收: 3)加强防坠落设施使用过程中的检查,规定检查内容,检查次数,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杜绝由于这些设施的变化而形成事故隐患。 4、依据安全管理的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的规律,为了改变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异常结合,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控制高处坠

7、落事故。 5、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 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每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 1)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经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须持证上岗,上岗前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并在施工前接受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办理签字手续。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穿软底防滑鞋。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

8、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整改使之达到安全要求。高处作业人员 4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对带病、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下。严格要求从业人员上班前对所在作业区进行安全自检,严禁盲目作业,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有拒绝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作业的权利,在工作中不断的与从业人员进行情感交流,相互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工作。工作中加强其从事职业的安全教育,交待其对每目作业之前所应做的安全自检,项目部不定时的进行安全巡检,以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大家的施工作业安全。 2)洞口坠

9、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临边、洞口防护栏、防护盖板等部分工程须设置,符合安全要求。预防洞口、通道口、楼梯口、上料平台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应在楼梯口、上料平台、通道口、电梯井口均采用48mm钢管以扣件或电焊固定来进行维护,电梯井内每隔两层设一道安全网。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在基坑四周固定时,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深。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

10、筋焊牢。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的孔口,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 5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拄组成。上杆离地1.2m,下杆离地0.5m,自上而下用安全网封闭。 3)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脚手架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万一脚手架发生故障,往往会造成多人重大伤亡事故。按规定的间距尺寸搭设立杆、横杆、剪刀撑、栏杆等,架板必须满铺,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并经常清除板上的杂物,保持清洁、平整。竹跳板厚度必须达5cm,脚手架外侧和斜道两侧设1.2m高的栏杆和立

11、网。高0.7m的架子必须连接牢固,不得摇晃。架子高度达到3m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身栏,设一道挡脚板,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脚手架载荷不得超过270kg,如超载,应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高层施工时,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支道固定安全兜网,并满铺脚手板同时设挡脚板和防护栏杆绑扎固定。脚手架离墙面大于15cm的应安全封闭。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时,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物1m以上,而且立网要搭接严密。并要保证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为工人上下架子搭设马道或阶梯,严禁施工人员从架子上爬上爬下,造成坠落事故。架子搭好的,工长必须组织架子

12、工和使用工种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上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大风、雷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4)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操作平台、安 6全网、安全带或其他安全措施,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或检证方可使用。悬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5)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在屋面上作业人员应穿软底防滑鞋,不能背向檐口移动,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外排立杆要

13、高出檐口1.2m,并挂好安全网,檐口外架要铺满脚手板,没有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应在屋檐下方设安全网。 6)由于梯子不牢固发生和高处坠落事故是较多的,因此要求:使用高凳和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梯子要牢,踏步30cm-40cm,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支设角度以60-70度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度;同时两梯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后,两凳间距不应超蹲3m。如使用较高的梯子和高凳时,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在没有可靠的防护措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同时安全带的质量必须达

14、到以使用安全要求,并做到高挂低用。 8)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脚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木电杆的根部是否腐烂。 9)不准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另外,还必须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如发现人的异常行为、物的 7异常状态,要及时加以排除,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五、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管理措施 1、各种脚手板、模板支撑、卸料平台、临边防护垂直运输机械,均应在使用前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安全防护设施,应由单位负责人验收,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3、安全防护设施做到定型化、工具化,并在重要的地方设置安全标志、标识,夜间应设低

15、压红灯警示。 4、对于各类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要按公司规定进行检查,检查人的行为、物的安全状态,发现存在隐患的地方应立即整改,对违章损坏安全设施和违章的人员应进行教育,同时按规定进行处罚。所有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才能进行施工作业。(1)严禁在无绑扎钢筋架、支模架、修补架上强行作业。(2)高处作业时,不允许私自移动灯具照明和使用不安全的电动工具。(3)严禁单人使用无拉结的人字梯,或超出规定斜度的一字梯。(4)严禁站在阳台栏杆、窗台、建筑物外挑处等不安全的地方作业,一定配戴好个人防护用品。(5)在施工中必须拆除安全防护设施的先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施工完毕后恢复原样,保证下道工序施工人员的安全。 5、物的不安全因素 脚手架、模板、卸料台等相关的安全设计按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计算,在实施中按照方案施工。在施工中要保持安全设施的可靠性,所有的位置、数量都要按规定摆放,严禁超过规定标准的现象发生。 6、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1)四级以上大风,禁止高层临边作业和中、高斜坡面作业。(2)大暴雨禁止临边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