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05761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王植祥 博士前言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50年代初,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只能生产铜、铅、锌等78个品种。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已经形成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等门类齐全、完整配套的工业体系。不仅能够生产常用的有色金属,而且能够生产所有的其他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产量稳步增长。1949年为1 33万,1978年上升到100万,1988年为200万,1992年为300万,2001年达到856.49万,年平均递增13.34%,长期以来有色金属供不应求的

2、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改善。与此同时,有色金属矿山事业也获得长足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在经历了199698年连续几年的市场疲软和经济效益下滑之后,1999年有色金属行业经济效益有了质的飞跃,不但扭转了连续三年的亏损被动局面,而且盈利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至2000年,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带动下,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增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创历史新高,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到783.8万吨,在世界居第二位,实现利润及税金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亏损额大幅下降,一批起点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逐步成长。然而,在经历2000年的辉煌后,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01年全球范围内有色金属需求严重不足,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受此影

3、响,也出现价格回落,行业发展步入调整。进入21世纪,尤其是加入WTO后,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压力和机遇均日益突出。因此,尽早做好全局性战略部署,将有利于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第1章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现状有色金属包括64个品种(不包括合金),有色金属材料按密度、价格、储量、分布等情况分为:轻有色金属:如铝、钙、镁等及其合金;重有色金属:如铜、镍、铅、锌、锡、锑等;贵有色金属:金、银、和铂族元素及其合金;半金属材料:硅、硒、砷和硼等;稀有轻金属材料:钛、铍、锂、铷和铯等及其合金;稀有高熔点金属材料:钨、钼、钽、铌、锆和钒等及其合金;稀有分散金属材料:镓、铟、铊和锗等;稀有放射性金

4、属材料:镭、锕系元素等。其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铜、铝、铅、锌、锡、镍、镁、锑、汞、钛等十大品种。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实力得以不断壮大。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产量从1985年的155.8万吨猛增到2001年的856.49万吨,增长了5.5倍,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进入了有色金属生产大国的行列,长期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供不应求的局面成为历史。我国已成为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铜资源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铝土资源的储量居世界第八位;铅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锌资源储量世界第一,属于较富品位;镍资源我国在世界上占第七位;锡资源我国占世界

5、资源的20.25%,世界第一;钛资源我国钛资源居世界第一位,已探明拥有8.7亿吨的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稀土资源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稀土资源国,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中、重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90%,其中内蒙古包头稀土矿占世界总储量的77%,占全国储量的90%以上。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矿山、冶炼、加工和地质勘探、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科研教育等部门构成的完整工业体系。到2001年底,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4111家,总资产3734.36亿元,从业人员152.52万人。2001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856.4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643.97亿元,利润

6、103.66亿元。“九五”期间,有色金属产量快速增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率达9.3%,改变了长期短缺的状况。目前,除铜受资源条件限制仍需进口外,铝供需基本平衡,铅、锌、镁自给有余,钨、锡、锑、钼、稀土等传统出口产品仍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已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截止到2001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10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已连续6年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矿山建设严重滞后于冶炼,冶炼能力利用率仅有61%;初级加工能力过剩,高新技术产品、高精度产品不足。新出台的有色金属工业“十五”规划强调,未来五年,要集中力量发展目前国内大量

7、进口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加快半导体及高纯材料、超导材料、储氢材料、高性能电池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表1-1 1996-2000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经济指标统计表( 单位:亿元 )主要指标20001999199819971996企 业 个 数3,9773,8543,8217,8948,433工业总产值1922.901667.36884.57817.91736.18资 产 总 额3,4163,2243,0332,7302,503流动资产合计1,4411,2971,2061,0751,007固定资产原值合计2,1772,0641,9511,7221,545固定资产净值1,4611,4261,3051

8、,1661,047销 售 收 入2,4632,0671,84315091576.94利 税 总 额169.66104.903.9939.4537.14利 润66.3023.31-46.96-8.16-8.82进出口总额143.1195.5479.1076.6063.60进口(亿美元)99.8864.2248.6245.6043.11出口(亿美元)43.2331.3230.4831.0020.49长 期 负 债671.43691.96663.25653.6613.0总 负 债2,184.502,157.372,023.371,875.121,715.00(工业总产值按90年不变价统计)由表中可以

9、看出,有色金属工业在1996-1998年,出现了较大滑坡。归结1996-1998年有色金属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二是外部原燃材料涨价,增加了制造成本;其次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第2章 2001年有色金属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2001年全国工业产品销售增长较快,产销衔接继续改善,生产和销售总体上保持了协调发展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全国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现价,下同)92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2%,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2001年有色金属行业受国际市场影响,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不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10、加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7.1%,大大低于上年22.7%的增幅。行业产品销售率为97.4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铅、锌、铜加工材料、日用精铝制品产销率都比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2.1 2001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概况(1)我国有色金属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行业的经营情况2001年,有色金属行业共有企业4111家,资产总额37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9.32%,从业人员152.52万人。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42.97亿元,比上年增长7.31%,利润总额71.37亿元,比上年增长7.65%。 生产情况 2001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800万吨,产品产量达到856.5万吨,同比

11、增长13.97%,金属铝、铜、铅、锌的产量均表现为一定的增长,其中铜产量142.6万吨,同比增长7.59%;铝产量342.5万吨,同比增长21.11%;铅产量117.2万吨,同比增长13.36%;锌产量207.8万吨,同比增长8.29%;镍产量4.95万吨,同比下降2.82%;锡产量9.16万吨,同比下降17.02%;锑产量13.4万吨,同比增长25.92%;镁产量18.6万吨,同比增长34.01%。800万吨的总产量,标志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际有色金属行业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对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表2-1 1996-2001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份产

12、品200120001999199819971996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总计856.49783.81694.71616.41581.01523.10铜142.65137.11117.42121.13117.94111.91铝342.46298.92280.89243.53217.86190.07铅117.16109.9991.8475.6970.7570.62锌207.85195.70170.32148.63143.44118.48镍4.955.094.444.004.334.462001年,我国精铜产量占到世界精铜产量的9%左右,原铝产量占到世界铝产量13%左右,精铅产量占世界铅产量18%,精锌产

13、量已占世界锌产量的19%。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色金属的消费大国和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2001年在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有色金属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改革步伐,生产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效益好于上年,实现利润103.66亿元,行业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也进一步证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色金属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工艺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中国铝生产企业中大型预焙槽的比重继续扩大,就是突出的例子。同时,产量增长还得益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合理的区域布局,矿山冶炼等初级产品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靠近原料、能源基地,

14、而加工产品则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靠近消费市场,从而为产量扩张提供了施展空间。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量增长、冶炼产能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原料供应吃紧,使得铜、铝、铅、锌等4种有色金属的原料均需进口,行业中矿山这根“软肋”,制约着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行业发展稳中有升,升幅减缓有色金属行业在经历了1999和2000年的辉煌后,随着国际经济发展逐步趋缓,尤其是受“9.11”事件后,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及有色金属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200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总体表现为稳中有升,升幅减缓的特点。(2)矿产品产量下降,解决原料供应的“瓶颈”是当务之急2001年六种常用有

15、色金属矿山原料产量回落,六种精矿金属含量295.9万吨,同比下降5.02%。其中铜精矿含量56.5万吨,铅精矿含量59.9万吨,锌精矿含量157.2万吨,镍精矿含量5.2万吨,锡精矿含量7.88万吨,锑精矿含量9.24万吨。在铜精矿、锌精矿、锡精矿、锑精矿等矿产品中,只有镍精矿含量小幅增长,矿产品生产滞后冶炼产品的状况更加突出。表2-2 2001年六种有色金属矿山产品产量单位:万吨2000年产量比上年增长%2001年产量比上年增长%精铜矿59.313.9456.47-4.77铅精矿66.020.1559.92-0.13锌精矿178.020.62157.21-11.68镍精矿5.01.665.153.0锡精矿9.99.427.88-20.4锑精矿9.99.429.24-4.852001年六种精矿金属含量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