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05732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德?英伦世邦F区1#楼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方案中聽岩土ZHONGEN GEOTECHNICAL舉四川中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四月第一部分 施工设计 201、工程概况 5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63、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73.1处理原理及优点: 73.2设计依据 83.3设计计算 83.3.1 桩位平面设计 83.3.2 桩长确定 93.3.3 设计验算 93.3.4 褥垫层设计 103.3.5 检测 113.3.6 其他施工要求 114、主要施工方法 124.1 施工测量 124.2素砼桩施工 124.2.1 旋挖桩的施工 124.2.2 混凝土工程 1

2、54.2.3 渣土外运 154.2.4 铺设褥垫层 165、旋挖桩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措施 165.1旋挖桩的质量控制 165.2质量标准 17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8第二部分 施工组织措施 201. 施工进度计划 202.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02.1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制度 202.2管理措施 202.3材料保证措施 212.4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222.5实行资金专款专用 22第三部分 施工组织方案 221. 组织机构 221.1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221.2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 24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23第四部分 保证工程的质量措施 241. 质量保

3、证体系 241.1质量管理体系 241.2组织制度措施 251.3质量管理制度 252.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52.1全面培训 262.2对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物资的进场管理262.3严格专项施工管理制度 262.4原材料质量控制 273. 计量管理 274.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措施 285. 技术交底制度 28第五部分 保证工程的安全措施 28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措施 28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93. 安全生产计划与技术措施 30第六部分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311.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11.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311.2现场文明施工检查 322. 防止施工扰民 322.1建立

4、居民的协调互助关系 332.2防止施工扰民措施 33第七部分 临时用水用电计划 341. 临时用电方案 342. 临时用水计划 38第八部分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91. 总则 39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9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39成立应急准备管理体系 40应急工具清单 40应急准备 40应急响应 41事故调查及处理 46预案演练及评价要求 47附图:平面布置图第一部分施工设计1、工程概况中德英伦F地块勘察项目其场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区会龙大道南侧。我院于2014年12月完成并提交了中德英伦世邦 F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4)。 现由于1号楼钎探试验发现局部存在软弱层,故对1号楼基底进行施工

5、勘察工作。拟建1号楼为高层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拟采用筏板基础,设两层地下室。 拟建建筑物主要已知工程特性列下表。拟建建筑物特性一览表表1栋号建筑物面积安全结构层数/拟用基础基础埋地下荷载建筑建筑物 名称W)等级类型高度(m)形式深(m)室(层)基底 最大 压力(kPa)单柱 最大 荷载(KN)标高物对 下沉 的敏 感性1号楼17403.14甲级剪力墙结 构30/99.95筏板基础11.32层500 kPa9000 KN481.800敏感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三级阶地。场地基坑已开挖约 10m故构成场地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4al+pl)、白垩系灌口组(

6、K2g)。现将其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细砂:青灰色,稍湿,结构松散。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次为云母片及暗色 矿物,局部含夹卵砾石510%呈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顶面或夹于卵石层中。 卵石14:杂色;湿饱和;主要由石英岩、花岗岩、石英砂岩等组成;圆 次圆状;一般粒径 3080mm大者100120mm最大达300mm充填物以砾石 和细砂为主,含515%勺漂石;卵石呈中微风化状。场地内均有分布。根据 卵石的含量和密实度可分四个亚层, 即松散卵石1密实卵石4,详细描述可 见详勘报告。(2) 白垩系灌口组(K2g)本次施工勘察钻孔揭露岩性为砂质泥岩, 在钻探

7、深度范围内,根据详勘成果结合 室内土工试验可将其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和中等风化两个亚层:强风化砂质泥岩1: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可见砂质 团块和灰绿色钙质条带,局部夹粉砂岩薄层。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局部易软化,呈砂土状;岩质较软,手可掰断,遇水浸泡 后极易软化成砂状。中等风化砂质泥岩2: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夹 薄层强风化泥岩。岩体风化裂隙较发育,结构面较清晰,岩体较完整,局部破碎, 岩芯多呈长柱状、短柱状,部分饼状和碎块状,节长一般10-25cm, RQDfi 25-63%, 偶见少量的竖向构造节理。本次补勘未揭穿

8、该层。需注意的是各风化带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基岩各风化带总体变化趋势是自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呈渐变趋势,并无比较明确的分界线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3岩土名称天然重 度3r(kN/m )压缩模 量Es(MPa)变形模量Eo(MP a)承载力 特征值fak(kPa)内聚力 标准值 c(kPa)内摩擦角 标准值度)基准 基床系数3MN/m耕土118/杂填土218/10/粉质粘土195.5/1602012/粉土196.0/100920/细砂1865100/25/松散卵石1201715180/3030稍密卵石2202321350/3540中密卵石321332860053850密实卵石422453

9、5800104060强风化砂质泥岩1212220300303330中风化砂质泥岩222/900100351003、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设计3.1处理原理及优点:由于1#楼基底土部分为强风化泥砂岩,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因此本工程拟采用大直径素混凝土置换桩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桩身混凝土强度一般在C15C3 0之间,为刚性桩。在外荷载作用下,大部分荷载由桩承受,桩周摩阻力得到充分发挥,端 阻力随荷载作用的时间及桩侧阻力发挥的程度而逐渐增高。同时,桩顶褥垫层 发挥调节作用,使桩间土与桩身共同作用,逐渐形成复合地基。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具有可通过改变桩

10、长、桩距、褥垫层厚度和桩体材料配 比,使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幅度有很大的可调性和具有使基础变形减小等能 力,同时这种桩具有提高承载力幅度大、施工简便、造价较低、噪音小及作业 时不易缩径不易塌孔等诸多优点。这种地基施工方法的工程造价适宜,工期较 短,文明施工容易保证,适宜本场地。3.2设计依据A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B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德英伦 F地块补勘报告(四川省地质工程 勘察院);C基础平面图(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D桩基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合同及施工图纸等。E工程所在地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勘察报告、材料供应情况等有关施工条件。F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有关工

11、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文件。G本工程相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H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I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J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K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L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003);M其他相关标准规范。N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施工工艺标准及工程管理规定文件。O本公司现有施工机械设备、人员、物资等技术装备与施工能力情况。P本公司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3.3设计计算3.3.1桩位平面设计为获得较佳处理效果,本工程按正方形进行布桩,在基础内按桩距2

12、.4m单排桩布置,桩直径d=0.8m,共设计布桩256根,面积置换率 m=d2/de2 =0.514332桩长确定1 #楼复合地基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大于2200kN,桩长应按要求 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桩端进入中风化岩层深度不应小于 1.5m且桩长不应小于 5m(根据地勘显示桩长预计深度为5-8米)。本工程1#楼大直径置换桩256根,预估桩长1410m因本场地部分地段中风 化泥岩埋深差别较大,故最小有效桩长仅供参考,实际桩长应根据开挖情况进行调整。3.3.3设计验算根据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平面图,本工程设计要 求采用碎石振冲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特征值fapk 5

13、50 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 单桩竖向承载力nRa = up qslpi apqpApJGJ79-2012 7.1.6i总其中,u p -桩的周长(m),计算得2.512 mq si-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lpi -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a p-桩端阻力发挥系数;取值1.0q p -桩端阻力特征值(kPa);查得3000 Kpa计算得:单桩竖向承载力Ra( kN)2200 kN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单桩承载力计算详见附表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1.5-2fspk = m(A - m) fskAp其中,f spk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取值550Kpaf sk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取值180Kpam-面积置换率;计算得0.087入-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1.0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取值2400KpaA p -桩的截面积(m2),计算得0.502 m2B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0.85计算得 f spk =555.63Kpa满足设计要求。3. 桩体砼强度确定根据 JGJ79-2012:Rafeu _3 丽公式 7.1.7-1其中,f eu-桩体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