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056800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一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2、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课时:2课时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时间:2015年9月16号 上午三四节课授课地点:科技楼9楼授课教师:胡蕊丽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主题:美国纽约州有一个酒鬼兼赌徒马克斯 ?朱克

2、,在他之后七八代的子孙中有 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处死刑,63人因偷盗被 判刑,因喝酒死亡或成残废者竟多达 400余人! “人种论”者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然而当时的教育学家作出另一种统 计是:美国纽约有一个儿童救护会,它收容和照顾的孩子大多是乞丐、流浪者及贫民窟的孩子,即当时所谓的“低能儿童”。由于救护会付出 酬金,把孩子送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教育,结果在50年内总计收容的2.8万儿童中,有87%成为教授、医生、技工等有用之才。最有趣的是,前面提到的马克斯?朱克一个第九代孙,也被该救护会收容,送到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寄养。截至1917年所作统计为止,他的操作

3、和学习成绩都特别好。他已经20多岁,被舆论认为是“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结论: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二、什么是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氛围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1、环境氛围: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举“孟母三迁”的例子: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

4、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 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 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 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 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 我

5、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一个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信服环境能影响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古训如同“孟母三迁” 一样告诉着人们:拥有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将是多么重要!我们虽然没有条件总是搬家,但给孩子尽可能地创 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2、情感氛围:指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的组成、结构,家庭人员的意识、作风、气氛和情调都是隐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 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 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良好的情感氛围,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主旋

6、律。这种氛围是建筑在温馨和谐、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之上的,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和睦、幸福、互助、互爱的家庭中,孩子自然会感到温暧、快乐、有安全感,情绪开朗性格活泼,能热情关心他人,敬爱 父母和尊重长辈。相反,在家庭关系冷漠、紧张、争吵不断、纠纷常起的家庭中,孩子焦急恐惧、抑郁寡欢,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往往变得性格暴躁、敌对、孤僻、胆小,对人冷漠,摧残小动物,进而心灵受到创伤,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对中小学生家庭的一次调查表明:生活在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友好的家庭中的学生,品德优良占39.3 %,差的占7.3 %,学习优良的占18.5 %,差的占10.9

7、 %;生活在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时常争吵的家庭中的学生,品德优良的占33.3 %,差的也占33 . 3%,学习优良的一个也没有,差的占 16.7 %。现实生活证明:和谐的夫妻关系要建立在接纳、体谅和帮助、支持的基点之上,平时互相要多宽容,少挑剔;多信任,少猜疑;多安慰,少粗暴;多出力,少推委,齐心保证整个家庭的幸福快乐。家庭生活是一种互动互助的生活。一般人只知敏感于自己的感受,容易忽视对方的 感受。尤其在双职工的家庭中,夫妻间的细腻温存的感情,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渐渐变得粗糙,两人不同的性格、习惯、爱好和理想不时 发生碰撞,生活磨掉了浪漫色彩,增多了务实、繁忙、疲劳。不懂得求大同存小异和宽容忍

8、让的人,对对方作出的奉献和辛苦很少感谢、安慰 以及欢喜回报的人,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悲伤苦恼、气愤和反感。长此以往,轻则唇枪舌剑,重则摔东西,回娘家,打成一团。带火药味的家 庭情感氛围带来了使人窒息的压力。有位懂得体谅妻子的丈夫说:“我总是对爱人的情绪起落最先感觉,除了了解对方遇到什么挫折和难题外, 每当这种时候,我总主动多承担些家务,告诫孩子多体恤母亲,多说些轻松愉快的事为她解烦,她的心情就容易恢复。所以我家中常常有开怀 的笑声。”这是入情入理的经验之谈。3、父母人格氛围:这里指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气质能力对孩子的影响。举“岳母刺字”的例子: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

9、,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岳母刺字”的故事至今仍有很大的

10、教育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发展孩子的很好的性格,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当今改革班人,我们更应该从小抓起,努力把子女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4、文化氛围: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文化氛围指的是家庭成员对政治时事、文学艺术、科学艺术、体育运动和其他业余爱好领域的关心和他们经常从事的有关的学习、探索、 鉴赏、享乐活动以及他们活动时的心态。如今,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文化氛围已经引起了许多家庭的重视。有的家长把爱书、买书、读书、论书 作为家庭中的一件共同参与的乐事;有的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收看电视,收听音乐,

11、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议论国际大事,培养孩子健康向上、 格调高雅的文化兴趣和评价能力;还有些家长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爬山、远足、划船、游泳、放风筝、采野菜等,锻炼健康体魄 和吃苦耐劳的意志,欣赏山林风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可也有不少家庭,沉湎于成人自己的吃喝玩乐,忽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不注意家庭文化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优劣,这对孩 子的影响很大。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一些成绩优秀的三四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半小时,把他们分在三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中:第 一种,父母在隔壁看电视或放录音磁带;第二种,父母断断续续地大声谈话;第三种,是宁静的环境。第一种环境在连续性高噪音的干扰

12、下, 孩子是注意力分散的,心里烦躁不安,抄写正确率下降,只有70%左右;第二种环境中的孩子是在间隙性的、低频噪音的干扰下,孩子有时偏头倾听父母的谈话内容,有时又关注自己的作业,抄写正确率为85 %左右;第三种环境安静,孩子能保持平时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抄写正确率保持在95%以上。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子女稳定的心理因素,还要依靠家庭文化氛围的支持。父母的文化素养直 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有的家庭吃过晚饭,看过新闻联播后,父母子女各自回到自己 的房中看书读报,或低声吟诵,或埋头作业,孩子能享受悠闲自由的文化氛围。但是客观事物显示

13、当前在我国各种类型的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差 别很大,这是很值得家长们引起关注的。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氛围包含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怎样创 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第二课时三、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过于溺爱孩子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 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 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

14、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 我素的性格。一位母亲说:“我40岁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在家里,她要啥就给她啥。”这种爱似乎很无私,实际上是一种畸形,无能的“慈 爱”。这种盲目的爱只会造就家庭的小暴君。2、爱慕虚荣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 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 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些家长

15、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考试得高分,取得好成绩。为了保证子女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切 家务劳动都由父母承包,子女本来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使孩子从小养成不劳而获的懒散习惯,根本不重视他们的劳动观点, 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 问;有的家长为了取得高分,考上重点,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但却染上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有些家长整天为挣钱奔忙而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他们都觉得教育孩子太累。但在心底深处,他们迫

16、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于是花钱请 保姆、家庭教师,或由文化水平低的母亲辞职,在家承担对孩子的教育。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目前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一是祖传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孩子,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 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 的积极性;第二种是随意,张嘴就来,想起一出是一出;第三种是金钱关系渗透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帮父母干家务劳动要给钱,干前还要经过 一番讨价还价,不给或钱给少了不干。不仅如此,有的小孩子做作业,考试得高分都要向父母要钱,把钱看成是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 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使孩子形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