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04660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论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刘超091120080南大物理基地摘要 本文简要讨论了地域文化在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浅层分析了古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语言运用的差别,地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影 响。另外讨论了作者的个性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关?地域文化文学作品作者个性引言地域文化对现代作家和当代作家的影响很明显,很多人在评论一位作家的作 品是,都会结合这位作家的出生地或生活的地方来分析。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 会学来看,区域文化作为区域历史的投影总是深深地烙印在生于斯长于斯世代相 传永生不灭的群体身上,而这群体又借助于人的生活和心理因素把这种文化复印 于每个单个的人的身上,

2、从而铸造出一个个既凝聚着区域的历史文化内容,又活 动于现实社会中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人来。这样一来,每个个体虽然因为生 命的有限而不能直接面对该群体所面对过的全部历史,但又成了特定区域历史文 化的鲜活的载体。因此,我们要研究一个作家的文学世界,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就是要透过纷繁的现象,去深入地透视和把握这个作家在其生命的初始阶段所经 历的那个具体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以及这种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深深烙印 于这位作家身上的文化心理特征1。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评价却很少会提及 作者受到了生长地的区域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建立,在语体上以现代白话文取代了具有超越地域书写性质 的文言文,使得地域

3、文化经验的呈现成为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主流 对“写实性”的重视,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对生活的观察和描摹,使得地域文 化经验的呈现成为了现实。于是,中国现代文学贡献出一大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的人物、故事、场景、细节等,一些作家以文学的地域色彩作为明确的追求目标, 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学现象。无疑,这一切拓展了文学探索和表现的领域,构成 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道风景线2。白话文取代文言,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得方 言大量出现在小说中,这样使得小说更加真实更具有地方特色。鲁迅阿Q正 传里的大量对话都有方言色彩,比如“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

4、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阿Q , 你的妈妈的!你连赵家的用人都调戏起来,简直是造反。害得我晚上没有觉睡, 你的妈妈的!”这些都使得阿Q显得非常真实的活在某个地方。沈从文萧 萧里“我唱花狗大告我的山歌。”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对话很能使小说更亲近。1沈从文论王继志1992年4月2文艺理论研究邓伟2006年第04期3区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王继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总第 180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由于文言文占主体,这种具有方言特设的对话就无法体现, 用文言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人物个性就大于其所代表的地方特色。著名小说三 国演义、水浒传就是这样,人物各具个性却不拘泥于其出生

5、地的特色。另 外,意象的选择也具有代表性。古人思乡多是写月,“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明 月是各处都有的,体现不了地域文化。而老舍的想北平里却完全不同了“可 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 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 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 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 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 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 景名胜,从

6、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 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好学的, 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 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 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 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 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 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 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

7、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 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 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大量北京生活中的意象丰富了作者的情感。古文中的语言、意象大多一致,故分不出什么地方色彩,1 沈从文论 王继志1992年4月2 文艺理论研究邓伟2006年第04期3 区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王继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总第180期但区域文化对现代文人的影响却很大了。近现代中国各地的开化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城乡的差距更是巨大,这 就使得现代作家的生长地对其产生的作用于古代相比要大很多。古人读书多为做

8、 官,文人多是官员,他们往往在外地做官,而且古时文人喜爱游历,所以古代文 人的见识经历区别不大。到现代社会,各地区域文化迥异,开化程度和经济发展 程度差别很大,作家少年时的生长环境就有很大区别,至其成年,文化烙印的影 响仍在,这就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沈从文出身湘西土著“中国湖南省的西部接 近四川和贵州的地方,有一片土地名叫湘西 1923年五四运动落潮后, 从湘西的土著部队走出来一个穷困潦倒的20岁的青年,名叫沈从文。湘西是一块 苗族、土家族、汉族杂居的地方,而沈从文的脉管里恰恰流淌着苗族、土家族和 汉族三个民族的血液他的祖父和父亲虽然都是汉族人,但他的祖母是苗族 人,母亲是土家族人。神奇、浪漫

9、、多情的湘西赋予了沈从文一颗热情、浪漫、 爱美的诗人性格,而热情、浪漫、爱美的沈从文则以美丽动听的歌喉吟唱了湘西, 从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为中外的读者第一次完整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神奇、浪漫、 多情的湘西世界,因而也就为中国的新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声部,增添了一种新 的色彩,营造了一份新的气象。但是,他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 除的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他与“城市”的隔膜,不仅仅是经 济和社会地位的悬殊和所谓文明教养的差异,最根本的,他与城市人在生活、经验、知识乃 至价值观上,具有后天无法沟通的天壤之别。他的生命、情感,已经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 知识和智慧的湘

10、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却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 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地域文化哺育了文学。那么,地域文化会不会遮蔽作家的个性呢?拿鲁迅和周 作人来比较,作为亲兄弟,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是相同的,而且两人都是留学日 本,但两人作品的风格迥异,这就是作家的个性体现了。朱自清受到了江南的影 响,文章清秀隽永,周作人也是江南人文风平和淡泊。而鲁迅的文章却是辛辣、尖刻、 张扬。这是鲁迅自身个性对作品的影响远远大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了。古代文人体现的也多是 他们自身的人物个性,而不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古代文人大多接受的是主流文化,各地 的主流文化是相同的,这样在文化背景上就没有太多区别,自身的人物个性就能更好的体现 出来。但在中国现代地域文化迥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每个作家的成长经历会很不 一样,这就从客观上给他们的文风带来了差异,区域文化就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作家自身 的个性仍在。用自己既具有地域色彩、又具有独创意义的作品去丰富故乡的地域文化,以出色的创新 意识和相应的文学成果去写出地域文化的新气象来便是对当代作家的要求了。1 沈从文论王继志1992年4月2 文艺理论研究邓伟2006年第04期3 区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王继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总第 180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