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04265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复习讲义(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 论重点:1、什么是医学伦理学2、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道德与伦理学1 、何谓道德?“ 道德 ” 在现代被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用善恶作为评价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 规范,以及这种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品德。2 、道德与伦理的区分一般来讲,道德与伦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用作同义词,它们有微殊而无迥异: 都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进而处理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道德侧重实践,较多的是指实际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伦理则侧重理论,较多地是指 有关这种现象的道理.3 、伦理学的涵义伦理学(Ethics ),又称道

2、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 ),是研究人类道德的学科, 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 支。二、医学道德与医学伦理学1 、医学道德的含义医学道德是医学领域里形成的人们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在人们身上所 形成的品德.2 、医学道德关系医学道德关系:指在医学领域内发生的、与利益有关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关系。主要有:医学职业人员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医学职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学职业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 、医学道德的类型临床诊疗道德护理道德预防医学道德卫生管理道德医学科研道德医学科技道德临床诊疗道德4 、医学伦理学的涵义与研究

3、对象医学伦理学是研究优良的医学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学 科,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即医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关系。三、医学伦理学的发展阶段(一)医德学阶段(古代、中世纪) 医德学主要是面向患者的医生的职业戒条和医生的职业美德医学义务和医学美 德。医学伦理学在这个时期的这种形式与当时医学处于经验医学阶段,医疗形式是个 体行医,医学中的伦理关系相对简单-基本是医患关系的状况相联系.此阶段医学 伦理学处于医者个体的道德约束阶段(二)医学伦理学阶段(近现代)1803年,英国的托马斯帕茨瓦尔(Thomas Percival )的医学伦理学一书出 版,标志

4、着医学伦理学学科的产生。近现代医学伦理学保留了传统的医德学中的美德论和义务论,增添了公益论,即医 学这种社会性事业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医疗卫生发展成为集体和社会性事业。医学中的伦理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而且 包括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相同专业医生之间、不同专业医生等复杂人际关系。 医医关系的突出,使医学伦理由过去强调的医者的个体道德约束,转变为医学的行 业道德约束。(三)生命伦理学阶段(1960年代末至今)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生命伦理学(bioethics), 1971 年,波特在生命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生命伦理学”一词 。 生命伦理学的产生与医学

5、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医疗卫生保 健日益社会化有关,尤其是生殖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基因技术等问题使生命伦 理学引起人们的重视,其焦点集中在生与死两端。 此阶段的医学伦理学扩展到对医 学科技本身进行社会伦理控制的新阶段四、医学伦理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途径:一是理论学习,学习了解当下的以及历史上出现过的医学道德现象,掌握基本的道 德理论、观点、方法。二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伦理思考 ,来反思道德原则的合理 性,对某些道德规范实现由“ 知” 到“ 信” 的转变.三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保持一种新鲜感和敏感性,结合具体案例,多思多想. 促成道德践行的

6、方法1 、注重道德情感培养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在与患者的接触中,体会他们的疾苦,病人家属的焦灼 , 产生同情、分享、捐献、合作、抚慰、关爱、助人等亲社会行为, 培养道德情感2、注重榜样的力量五、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促成道德践行 开拓人文视野,活跃思维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基础理论重点:1、医学义务论及其优缺点2、医学后果论及其优缺点3、医学美德论的含义意义4、医学美德论、义务论、后果论的关系第一节 医学义务论一、医学义务论含义(一)什么是义务论 义务反映的是个人对社会或他人承担的责任、任务,个人认识到这些责任并在自己 的行动中实现。义务论是关于责任、应当的理论,认为一个行动的对错

7、评价应根据规定伦理义务的原 则或规则,原则或规则是不管后果如何都必须贯彻的。(二)什么是医学义务论 医学义务论,就是确定医务人员在行医中应当履行的责任,或行为规范,对医务人员 行为的善恶评价应根据其是否遵守了这些规范。二、医德义务的内容基本内容: 防病治病,维护健康,减轻痛苦,延长寿命。一般内容: 一般医德规范所规定的内容。三、医学义务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一)医学义务论的意义 有利于医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 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医学义务论的局限性 难以解决道德义务间的冲突 重动机,轻效果.第二节 医学后果论一、医学后果论含义(一)什么是后果论 又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是以道德行为的

8、后果作为确定道德规范最终依据的伦理 学理论。根据道德效用的主体不同 ,后果论发展到今天主要包括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公益 论。(二)什么是医学后果论 以医学道德行为后果作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最终依据的医学伦理学理论。 它认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目的是调整人们的利益,医学道德所规范的就是人们之 间的利益关系,以使医学道德行为取得好的行为结果.二、医学后果论中的利益内容(一)服务对象的利益1、患者利益2、相关者的利益3、医学公益(二)医学从业者的利益 医务人员的利益 医疗卫生单位的利益三、医学后果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一)意义:是制定医学道德规范的重要依据 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局限性: 效用难

9、以定量和计算,也难以预测.有可能导致社会不公正. 过于强调后果的重要性,容易导致对医务人员道德行为的误判。四、医学义务论与医学后果论的冲突1、义务论与效果论在实践中并不必然冲突,在大部分情况下,义务论与效果论支持 同样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只是支持的理由不同。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义务论与效果论会支持冲突的行为选择,需要视具体情况来 决定采用哪种理论。3、两种理论都有不足,在解决医学伦理难题时,经常要使用两种理论,既要考虑后 果也要考虑动机。第三节 医学美德论一、医学美德论含义(一)什么是美德论 美德是指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履行道德规范的个人秉性和气质。 美德论,又称德性论或品德论,重点研究做人应

10、该具备的品格、品德。换句话说,美德论告诉人们什么是道德上的完人以及如何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二)什么是医学美德论医学美德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德行为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和行为倾向。医学美德与医德行为互为一体.医学美德论研究做为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品德、品格。即,它研究什么是道德上完 美的医务人员以及如何成为这种医务人员.二、医学美德的主要内容 仁慈.即仁爱慈善,就是对病人同情、关心、爱护的人格品质。 诚挚。即医务人员忠诚于医学科学,坚持真理,忠诚于服务对象,不说假话。 严谨。即严肃谨慎,指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和行为过程中的小心谨慎。 公正。指医务人员一视同仁地对待服务对象,合情合理

11、地处理公私关系和分配卫生 资源。节操。指医务人员扬善抑恶,坚持一定医德原则三、医学美德论的意义(一) 有利于人员塑造完美人格(二)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医学美德论、义务论与后果论的关系(一)医学美德论是有关医学美德(医德品质)的理论体系;医学义务论是关于医学 界道德义务和责任(这些义务和责任是绝对的)的理论;医学后果论是以医学行为后 果作为医学行为道德与否标准的理论。三个理论是医学伦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 构成医学伦理学的完整体系。(二)医学美德的养成是医学伦理学的归宿,医学义务、规范的践行是医学美德养 成的前提,而医学后果则是确证、辩护医学义务、规范的重要依据。第三章 医学伦理学的

12、规范体系重点:1、医学伦理规范的几个层次2、医学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3、医学伦理规范的基本范畴4、医学伦理规范国内、国际主要文献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一、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含义1、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含义 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调节医务人员人际关系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出 发点和指导准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尺度.2、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内容 国际公认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与自主、不伤害、有利、公正。二、不伤害原则1、不伤害原则的含义 不伤害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尽可能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2、医疗伤害的种类技术性伤害 是指由于医疗技术使用不当对病人造成的肉

13、体或健康的伤害行为性伤害 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语言、态度等行为对病人造成精神性伤害经济性伤害 是指由于医务人员出于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导致的“过度医疗消费”,而使病人蒙受经 济利益的损失。二、有利原则1、含义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行为要以保护病人的利益、促进病人的健康、增进病 人的幸福为目的.2、双重效应原则 双重效应原则适用于这一情况:一行为可以带来明确的正面效应;同时也会伴随不可避免的伤害,那么当且仅当:行为的目的是指向正面效应 作为行为受益者从正面效应得到的好处大于负面效应。这类行为才是道德的。3、有利与无伤害原则的应用 不滥施辅助检查:不做无关的辅助检查,不做弊大于利的辅助检查。 不滥用药

14、物:在药物治疗中,要杜绝滥用药物给病人造成伤害。 不滥施手术:必须权衡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及其界线,掌握手术治疗的适 应症,防止滥施手术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四、尊重与自主原则1、含义尊重原则是指对人应该尊重.狭义的尊重原则主要指对人的人格的尊重;广义的尊 重还包括尊重人的权利,如尊重个人的自主权等。自主原则是指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及其作出的理性决定。所谓自主权是指患者有权 根据自己的医疗问题作出合乎理性的决定。2、患者自主权利实现的条件 必须是理性的判断和负责的决定 患者必须具有自主的能力 患者必须处于医疗关系之中 充分的医患交流3、医生和医疗机构尊重患者自主权,决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责

15、任,还是要帮助、劝 导、甚至限制患者进行选择;4、尊重自主原则的应用知情同意 保密与隐私五、公正原则1、含义 公正一般是指等利(害)的交换行为。医疗上的公正原则是指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具 有平等享受卫生资源合理或公平分配的权利,社会应平等合理的分配卫生资源2、如何分配才是公正的?公正的平等原则和公正的差异原则。基本保健需求的完全平等;非基本卫生保健需求的合理差等,应考虑以下因素:生 命质量、需要的迫切程度、社会价值、先来先到、经济能力等因素.3、公正原则的运用 医务人员平等对待患者,一视同仁.卫生资源的宏观分配 宏观分配是指如何在国家或社会的范围内公正地分配医疗资源,通常是由各级立法、 行政机构所做的分配决定。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卫生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治疗与预防的关系问题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问题各类疾病的资源配置问题卫生资源的微观分配 微观分配是指在特定事件范围内公正地分配医疗资源 ,通常是由由医院和医生 (或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在临床诊疗中所做的分配。住院床位的分配问题六、原则应用中的困境及对策1、原则应用中的困境-原则冲突自主与有利的冲突有利与公正的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