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03987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4 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支架经过样机的各种受力状态下的性能试验、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全工作面支架出厂, 又经过严格的出厂验收。因此,支架经受了各种考验,主要结构件和液压元件的强度足够,性能 可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故障。但是,支架在井下使用过程中,由于煤层地质条 件复杂,影响因素也较多,加之如果在维护方面存在隐患或违章操作,则支架出故障也是难免的。 因此,必须加强对综采设备的维护管理,使支架不出现或少出现故障。然而,一旦出现故障,不 管故障的大小,都要及时查明原因迅速排除、使支架保持完好,保证综采工作面的设备正常运转。支架在使用中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原因和排除方法,分别简

2、单介绍。1、结构件支架的结构件通常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主要构件的设计强度足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 现局部焊缝裂纹。可能出现裂纹的部位主要为:顶梁柱帽和底座柱窝附近;各种千斤顶支承耳座 四周;底座前部中间低凹部分等。其原因可能是:使用中出现特殊集中受力状态:焊缝的质量差; 焊缝应力集中或操作不当等。处理办法:采取措施防止焊缝裂纹扩大;不能拆换上井的结构件, 待支架转移工作面时上井补焊。2、连接销轴结构件间以及与液压元件连接所用的销轴,可能出现磨损、弯曲、断裂等情况。结构件的连 接销轴有可能磨损,一般不为弯断;千斤顶和立柱两头的连接销轴出现弯断的可能性大;销轴的 方销座脱落。销轴磨损和弯断的原因

3、:材质和热处理不符合设计要求;操作不当等。如发现连接 销轴磨损、弯断,要及时更换。方销座脱落的主要原因是方销座焊接不牢,销轴轴向受力过大。3、液压系统及液压元件支架的常见故障,多数与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有关,诸如胶管和管接头漏液、液压控制元件 失灵、立柱及千斤顶不动作等等。因此,支架的维护重点,应放在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方面。1)胶管及管接头造成支架胶管和管接头漏液的原因是:0型圈或挡圈大小不当或被切、挤坏,管接头密封面 磨损或尺寸超差;胶管接头扣压不牢;在使用过程中胶管被挤坏、接头被碰坏;胶管质量不好或 过期老化、起包渗漏等。采取的措施是:对密封件大小不当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密封圈;其它原 因造成

4、漏液的胶管、接头应更换上井;胶管接头在保存和运输时,必须保护密封面、挡圈和密封 圈不被损坏;换接胶管时不要猛砸硬插,安好后不要拆装过频,平时注意整理好胶管,防止挤碰 胶管、接头。特别注意:胶管接头处均须带O形圈和挡圈。2)液压控制元件支架的液压元件,诸如操纵阀、液控单向阀、安全阀、截止阀、回油断路阀、过滤器等,若 出现故障,则常常是密封件(如密封圈、挡圈、阀垫或阀座)等关键件损坏不能密封,也可能是 阀座和阀垫等塑料件扎入金属屑而密封不住;液压系统污染,脏物杂质进入液压系统又未及时清 除,致使液压元件不能正常工作;弹簧不符合要求或损坏,使钢球不能复位密封或影响阀的性能 (如安全阀的开启、关闭压力

5、出现偏差);个别接头和焊堵的焊缝可能渗漏,等等。采取的措施 液压控制元件出现故障,应及时更换上井检修;安全阀必须每季度调定一次,以确保安全阀绝对可靠、灵敏;过滤装置(包括乳化液箱)必须每月清洗一次;液压控制元件的关键件(如密封件)要保持好不受损坏,弹簧件要定期抽检性能、阀类要作 性能试验,焊缝渗漏要在拆除内部密封件后进行补焊,按要求做压力试验。3)立柱及千斤顶支架的各种动作,要由立柱和各类千斤顶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完成,如果立柱或千斤顶出现故 障(例如动作慢或不动作),则直接影响支架对顶板的支护和推移功能。出现立柱或千斤顶动作 慢,可能是乳化液泵压力低、流量不足造成;也可能是进回液通道有阻塞现象;

6、也可能是几个动 作同时操作造成短时流量不足;液压系统及液压控制元件有漏液现象也是一个原因。立柱或千斤 顶不动作,主要原因可能是:管路阻塞,不能进加液;控制阀(单向阀、安全阀)失灵,进回液 受阻;立柱、千斤顶活塞密封渗漏窜液;立柱、千斤顶缸体或活柱(活塞杆)受侧向力变形;截 止阀未打开等等。采取的措施有:管路系统有污染时,及时清洗乳化液箱和清洗过滤装置;随时 注意观察,不使支架蹩卡;立柱、千斤顶在排除蹩卡和截止阀等原因后仍不动作,则立即更换上 井拆检;焊缝渗漏要在拆除密封件后到地面补焊并保护密封面。4、支架的操作和支护在支架的操作和支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有:初撑力偏低、工作阻力不足、推溜不直、

7、移 架不及时;顶板管理不善,出现顶空、倒架等现象。1)初撑力和工作阻力支架初撑力的大小,对控制顶板下沉和管理顶板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保证放顶煤有足够的 初撑力。出现初撑力偏低,主要原因是作为支架动力的乳化液压力不足或液压系统漏液造成;操 作时充液时间短也是一个原因。保证足够初撑力的措施时观察乳化液泵站的压力变化,及时调整 压力;液压系统不能漏液,就尽量减少管路压力损失。但过大的初撑力对某些顶板管理不利。支架的工作阻力超限,对支架部件和液压元件不利,甚至造成损坏。支架工作阻力超限的主 要原因:安全阀超调超过要求的额定工作压力;安全阀失去作用,达到额定的工作阻力时,安全 阀不开启泄液而继续随增阻压

8、力,造成工作阻力超限,防止工作阻力超限的办法是:对安全阀要 定期检查调试、安全阀调定压力严格在额定工作压力(即工作阻力);井下不得随意调整安全阀 的工作压力;本支架带有测压阀,可以随时观察工作面压力变化。如果没安装测压阀,只看安全 阀又不能判定工作阻力是否超限,则在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观察,看大部分安全阀、甚至 全部安全阀没开启,就必须检测安全阀是否可靠。通常情况下,工作面顶板来压或局部压力增大 而使安全阀开启泄漏,这是正常现象;相反,安全阀不开启泄液,则说明支架工作阻力选的大或 调的过高。工作阻力偏低也不得,因为不利于管理顶板。2)推溜和移架综采工作面要保持平直,与采煤机割煤时的顶底板是

9、否平直有直接关系,也与推溜和移架是 否平直有关,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如果顶底板割得起伏不平,甚至割出台阶,就不能顺利推溜、 移架的距离不够,反过来又影响采煤机的截深;顶底板起伏不平、输送机和支架歪斜可能出现采 煤机滚筒割铲煤板或顶梁。推溜、移架是否平直,是工作面保持两平三直的关键。支架采用及时支护方式推移支架。在正常情况下,当采煤机割过煤后,以临架(本架)操作 方式,距采煤机后滚筒 35m 开始称架,按顺序逐架进行。在顶板破碎,悬顶面积大时可在采煤机 割完顶刀时,将支架伸缩梁伸出并打开护帮板,及时维护煤帮和顶板,保证其完整性。移架后, 距采煤机1015m开始推移输送机,推溜和移架要协调,其弯度不

10、可过大,一般23次到位。3)防护装置 综采工作面的防护装置,要视井下情况,正确选择和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出现故障。例如,煤层倾角较大时,若不能防止输送机下滑,则支架也跟着输送机向下滑移,伸缩梁不及时收回或 收回不够,则影响采煤机割煤或打坏截齿;活动侧护板若发生误动作,可能造成窜矸并碰伤和损 坏设备等。要防止上述事故,必须严格按操作程序和规程要求,正确操作和使用各种防护设施, 防止误动作,使之起到有效防护作用。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部位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排除方法乳化 液 泵 站1泵不能运行1电气系统故障;2乳化液箱中乳化液量不 足。1检查维修电源、电机、开 关、保险等。2及时补充乳化液、处

11、理漏 液。2泵不输液、无流量1泵站内有空气、没放掉;2吸液阀损坏或堵塞;3柱塞密封漏液;4吸入空气;5配液口漏液1使泵通气、经通气孔注满 乳化液;2更换吸液阀或清洗吸液管;3拧紧密封;4更换距离套;5拧紧螺丝或换密封。3达不到所需工作 压力1活塞填料损坏;2液箱中没有足够乳化液;3安全阀调值低。1更换活塞填料;2拧紧接头,更换管子;3重调安全阀。4液压系统有噪音1泵吸入空气;2液箱中没有足够乳化液;3安全阀调值太低发生反作 用。1密封吸液管、配液器、接口;2补充乳化液;3重调安全阀。5工作面无液流1泵站或管路漏液;2安全阀损坏;3截止阀漏液;4蓄能器充气压力不足1拧紧接头、更换坏管2更换安全阀

12、;3更换截止阀;4更换蓄能器或重新充气6乳化液中出现杂 质1乳化液箱口未盖严实;2过滤器太脏、堵塞;3水质和乳化油问题1添液、查液后盖严2清洗过滤器或更换3分析水质、化验乳化油立柱1乳化液外漏1液压密封件不密封;2接头焊缝裂纹1更换液压密封元件2更换上井拆检补焊。2立柱不升或慢升1截止阀未打开或打开不够 2泵的压力低,流量小3操纵阀漏液或内窜液4操纵、单向、截止阀等堵 塞5过滤器堵塞6管路堵塞7系统有漏液8立柱变形或内外泄漏1打开截止阀并开足2查泵压、水源、管路3更换上井检修4查清更换上井检修5更换清洗6查清排堵或更换7查清换密封件或元件8更换上井拆检3立柱不降或慢降1截止阀未打开或打开不够2

13、管路有漏、堵3操纵阀动作不灵4顶梁或其它部位有蹩卡5管路有漏、堵。1打开截止阀;2检查压力是否过低、管路 堵漏3清理转把处塞的矸尘或更 换4排除蹩卡物并调架5排除漏、堵或更换。4立柱自降1安全阀泄液2单向阀不能锁闭3立柱硬管、阀接板漏4立柱内渗液1更换密封件或重新调定卸 载压力2更换上井检修3外漏查清更换检修4其它因素排除后仍降,则换 立柱上井检查。5达不到要求支撑 力1泵压低,初撑力低2操作时间短、未达泵压停 供液、初撑力达不到3期安全阀调压低,达不到工 作阻力4安全阀失灵,造成超压1调泵压,排除管路堵漏;2操作上充液足够3按要求调安全阀开启压力4更换安全阀千斤顶1不动作1管路堵塞或截止阀未

14、开, 或过滤器堵;2千斤顶变形不能伸缩3与千斤顶连接件蹩卡1排除堵塞部位,打开截止 阀清洗过滤器2来回供液均不动,则更换 上井检修;3排除蹩卡2动作慢1泵压低2管路堵塞3几个动作同时操作,造成流 量不足1检修泵、调压2排除堵塞部位3协调操作,尽量避免过多同 时操作3个别连动现象1操纵阀窜液2回液阻力影响1拆换操纵阀检修2发生于空载情况,影响支 撑。4达不到要求支撑 力1泵压低,初撑力低2操作时间短,未达到泵压, 初撑力小3闭锁液路漏液,达不到额 定工作阻力;4安全阀开启压力低,工作 阻低5阀、管路漏液6单向阀、安全阀失灵,造 成闭锁超阻1调整泵压2操作充液足够,达泵压3更换漏液元件4调安全阀压

15、力5更换漏液阀、管线6更换控制阀5千斤顶漏液1外漏主要是密封件坏2缸底、接头焊缝裂纹1除接头O形圈井下更换外, 其它均更换上井检补焊。2更换上井检补焊操纵阀1不操作时有液流 声,间或有活塞杆 缓动1钢球与阀座密封不好,内 部串液2阀座上0形圈损坏3钢球与阀座处被脏物卡住1更换上井检修2上井更换O形圈3多动作几次无效,则更换 清洗2操作时液流声大 且立柱千斤顶动作 慢1阀柱端面不平与阀垫密封 不严,进液通回液2阀垫、中阀套处O形圈损 坏1更换上井,拆换阀柱2更换上井拆换。3阀体外渗液1接头和片阀间O形圈损坏 2连接片阀的栓螺母松动3轴向密封不好,手把端套 外渗液1更换O形密封圈2拧紧螺母;3更换上井,拆换密封件4操作手把拆断1重物碰击而断折2与阀片垂直方向重压手把3手把制造质量差1更换,严禁重物撞击;2更换,操作时不要猛推重 压3更换5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