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课时分层作业9 阿房宫赋 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03797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课时分层作业9 阿房宫赋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课时分层作业9 阿房宫赋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课时分层作业9 阿房宫赋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课时分层作业9 阿房宫赋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课时分层作业9 阿房宫赋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课时分层作业9 阿房宫赋 苏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九)阿房宫赋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缦:萦绕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昏暗C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以为借鉴BB项,杳:远得没有尽头。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81462061】A盘盘焉,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矗不知乎几千万落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助词,不译;B项,都是介词,比;C项,助词,表停顿/介词,相当“于”,在;D项,连词,表转折/连

2、词,表并列。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辇来于秦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朝歌夜弦廊腰缦回ABC DA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与“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81462062】A秦人不暇自哀 B蚓无爪牙之利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师不必贤于弟子D例句与D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定语后置句;C项,判断句。5下列语句,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81462063】A“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句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极其简练地交代了阿

3、房宫建造的背景,又写出了阿房宫惊人的耗费量,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B“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既遥承上文“六王毕”,又启下文写宫女之多。说明宫女的来源和六国灭亡的可悲。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既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写宫女之多,又暗写阿房宫楼阁高耸入云和下临渭水的地理形势。D“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写了阿房宫里珍宝的由来,揭露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摽掠”一词揭露了六国统治者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这里写六国的君王不爱其民,为后文总结历史教训伏下一

4、笔。AA项,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6下列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81462064】A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B媵,指古代嫁女时陪嫁的人。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中的“媵”即为此意。C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D“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日。DD项,“既望”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

5、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_,_?(2)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_,_。(3)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译文:_(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译文:_(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_【答案】(1)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彩,哪里来的龙?两层的通道跨越天空,不是雨过初晴,哪里来的彩虹?(

6、2)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丢弃满地。(3)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也会使更后代的人又哀叹(这些)后代人了。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导学号:81462065】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

7、”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后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唐才子传杜牧)【注】薄施尘露:效微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D牧刚直有奇节/敢

8、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D“论列”为动词,其后应有支配的事物,故与“大事”组合为一个动宾短语;“切”是形容词,应描绘事物的某种状态,其前应有主语。据此可确定正确答案为D。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B古代所说的博士专指在太学中的任教者,其职能职责与现代的博士基本相同。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D“贤良方正”是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B古代博士本为博学之士的通称。汉以前为君主的参谋或顾问,汉以后为执教于太学、传

9、播经典学说的学官。另外,古代对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亦称博士,犹后世称人师傅。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东都。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他的才华,一起推荐了他,让他参加了正科考试。C杜牧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D杜牧因其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和杜甫的风格相似,被后人称为“小杜”。BB项,“一起推荐了他”理解不对,是吴武陵向崔郾推荐了杜牧。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译文:_(2)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译文:_

10、【答案】(1)您因为德高望重,替明君选才,我怎敢不尽力做点贡献!(2)许多人都说杜牧行为自由,不拘细节,然而我尊重你的建议,不敢再改了。【参考译文】杜牧,字牧之,是京兆人,善于写文章。当初杜牧未登进士第时,来到东都,当时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崔郾推荐说:“您因为德高望重,替明君选才,我怎敢不尽力做点贡献!前几日偶尔见十几个文士,眉飞色舞,拍掌称快,共同阅读一卷文章,我看后,是进士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趁机拿出文章朗诵起来,崔郾大加赞赏。(吴武陵)说:“请您给(他)第一名!”崔郾说:“已经有别人了。”(吴武陵)说:“不行,就给第五名。还不行的话,就把赋还给我!”言辞面容很严肃。崔郾说:“许多人都说杜牧行为自由,不拘细节,然而我尊重你的建议,不敢再改了。”杜牧进士及第后又登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请杜牧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又担任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升迁为侍御史,多次升迁后为左补阙,曾担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后来升中书舍人。杜牧刚直有奇节,敢议论国家大事,指陈利病特别中肯。死时五十岁,死前自己撰写墓志,焚烧了所写的许多文章。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故称“大杜”“小杜”来区别他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