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赏识激励法转化学困生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03376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用赏识激励法转化学困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如何用赏识激励法转化学困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用赏识激励法转化学困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用赏识激励法转化学困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用赏识激励法转化学困生【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利用赏识激励法转化学困生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学困生就是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只要老师有转化的信念,将赏识教育运用于课堂教学、作业作文、课余生活、家长交流中,学困生的有信心去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关键词】信心;赏识;学困生;转化 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了,我一直坚信当前最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那么也可以说,没有学不好的语文,只有不会教和不会学的语文。老师教学和农民种地是一样的,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没有不能耕种的田地。也有老师振振有词

2、地说:“十个指头都不一般长,何况是一个班的学生呀?”每个班都有语文学习困难学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如何转化他们,让他们学在所得,学有所获,最后成为优秀学生呢? 下面就小学语文老师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信心变信念,激励赏识 有的老师看到学困生,心里就烦,恨他们不为老师争光,每次考试都影响老师的班级平均分,差生率总不能趋于零,严重影响老师的考核成绩。有的老师心里非常着急,恨不得一下子把学困生马上转化过来,结果是越急越没效果。有的老师还归罪于家长,怎么不请个家庭教师补补呀?真正要关爱他们,在心里还是不大情愿。作为老师,爱孩子是我们的责任和职业道德。我们必须保持

3、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困难的孩子,要想到如果没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我们老师的工作哪里还有什么丰富多彩可言呢? 因此班上有些学生语文学习困难,是很正常的事。语文老师要。拥有良好的心态,不为名利所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爱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对学困生都要有信心,给他们迎头赶上的时间和空间。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首先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对学习困难的孩子们关心不够或不到位,是不是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是不是要求太高了等等。换一个角度看,孩子都是在成长的。我们还可以改变我们的评价学生的观点,不论分数论英雄,只要尽了心尽了力的孩子都是优秀孩子,都是值得期待的好学生。 二、学困生的问题成因 俗话说,对症下药。对学困

4、生的转化也要对症下药,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学困生的困难成因。 1.家庭原因 很多学困生都是留守儿童,从小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监护人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没有严格的家庭教育,他们得到的只是娇惯和溺爱。家庭作业从来不督促检查,也不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原因 学校只关心升学率,老师只注重优生,从而放弃了学困生的转化,对他们学习上要求不高。有的老师甚至于说:“我教出了那么多优生,有个别学困生也是正常的。”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滋生速度。 3.学生原因 学困生往往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明确的学生目标,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个别的还很懒惰,或专门与老师对着干,为

5、难老师。 三、发掘学困生的优点,实施赏识教育 我们细细想想,学困生究竟有多少困难呢?有多少无法克服的困难呢?无非就是基础差一截、作业潦草一些,课堂违纪多一点,考试分数低几十分等。有的学困生一直在努力,只是基础差,暂时没赶上来;有的只是态度不端正,一时落后了;还有的只是老师关注不够,信心不足罢了。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其实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都想得到老师的赏识,都想成为老师眼里的优秀孩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以及师生的交往中,只要我们语文老师用赏识激励的方法,学困生一定可以转化的。 1.在课堂教学中的赏识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在学习和守纪方面,学困生没有突出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只要认

6、真细致地观察他们,他们的长处就会展示出来。课前,老师走进教室先深入学生之中,看看学习困难的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课文预习等,只要有进步,就要给孩子点头示意表示肯定或投以赞许的目光,让他看到老师在关注他,感觉温暖,奠定良好的课堂学习的开局。上课提问时,用目光激励学困生举手回答问题,学困生举手了,就优先让他回答。回答正确,就表扬他善于思考问题;如果答错了,也要加以鼓励他。下课时,要走到学困生的身边,看看他的笔记,问问他听懂了没有,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没有。孩子都是懂感情的,老师赏识他,对他有信心,他对学习就更有信心了。 2.在作业和作文中的赏识 老师在批改学困生的作业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很一个细节,小

7、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这样做,实际上是给学生做个好榜样。同时有意无意地说,“你这次作业有进步”,“你现在的作业态度比以前端正多了”,“这个难题,你都做对了,不错嘛”。学困生听了,一般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对于学困生的作文要尽量面批面改,认真发掘他们作文中的每一个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某个成语运用得恰到好处,或某个句子很有创意等。 3.在课余生活中的赏识 老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主动和他们交流,听取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或做法,让他们诉说自己的委屈。然后老师从他们的心里话中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赞赏,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校园内遇到,轻声问一句:“今天的作业难不?你做得起吗?”或

8、是“我今天讲的内容你听懂了吗?”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难,做得起。”或是“听懂了。”这时,老师就要给一个微笑或是说:“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哟,要坚持哈。” 4.与家长交流中的赏识 语文老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保持联系,并不定时地进行家访,将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及时通报家长。在家访中,老师要将学困生的优点和潜在优点告知家长,并且表示老师很赏识孩子的优点,孩子是很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家长看到了老师对孩子赏识,自然也就对孩子有信心。家访的结果拉近了老师、家长和孩子的距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赏识教育是转化学困生和促进学困生进步的一个重要法宝。语文老师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辩证地看待问题,用爱心去与学困生交流,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那学困生的转化就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