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032537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编制依据二、 编制范围三、 工序流程1 施工准备2 混凝土框架涵工序流程3 施工顺序四、 施工原材料13 砂石骨料4 碌拌合和养护用水5 其他原材料五、 模板工程1 设计与制造2 模板的安装和使用3六、 钢筋加工和安装1 钢筋加工2 钢筋连接3 钢筋安装七、 混凝工作业12 混凝土运输3 碌的浇筑八、 混凝土的养护九、 框架涵作业安全、质量、环境保护措施1 框架涵作业安全保证措施2 框架涵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 环境保护措施- 2- 2- 2- 2-2- 3- 9-钢筋-9- 10-10- 10- 10- 10-11-模板的拆除与存放-12-13- 13- 14- 15- 16-搅拌工艺要求

2、-16-17-18-19-20-20-20-21-编制依据1.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H20052.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B1042420035.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卜20056.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卜20057.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二、编制范围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上饶车站改扩建工程,里程范围DK468+546.88-DK469+160.34内钢筋

3、混凝土框架涵。DK468+717.4为排洪涵,孔径为1-2.0*2.5m,净高2.5米;DK468+904.8为排洪涵,孔径为1-3.0*3.5m,净高3.5米;L1DK5+870FL径为1-2.0*2.5m,净高2.5米;L2DK5+55CM径为1-2.0*2.5m,净高2.5米;L2DK5+925孔径为1-1.5*2m,净高2米;。三、工序流程就地浇筑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涵。1. 施工准备1.1 场地准备测量放样挖基范围,并进行场地平整。施工场地内设置地面排水坡度、四周设置排水沟进行地表水活除。施工前,应查明现场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

4、成损坏。1.2 技术准备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到位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复核,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细则、设计文件,做好涵洞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并且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全、机械使用等。1.3 测量放样精确放样、测量挖基的位置、尺寸、高程及涵洞两侧原地面标高,定出基坑开挖范围,将轴线控制线延长至坑外适当位置加以固定并妥善保护。2. 混凝土框架涵工序流程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序流程场地消川!根据施.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基坑开呦及消基基坑地质情说核查L卜施4T纲筋力归:、痘板*筋榆杳、验收检存,睑收底板浇注Jti涵内外-钢筋加入运输侧板顶板

5、疝筋检杳、 验收诉模强度报告F小的I.侧板峨立怏侧板,旧板浇注力节模养护行泰层、外阵缝处理端翼墙施于及洞什过渡段施工检内:、验收3,施工顺序3.1基坑开挖框架涵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活底,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时采用0.5 米,止基 度进行放人工活底避免扰动地基。基坑底面平面尺寸应按基础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基坑范围以外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人工或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坑外,防坑遭水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坡开挖,一般坡度取1:0.75o充土堆距离基坑坡口线不得小丁1米,堆土高度小丁2米。框架涵基坑开挖后,立即以静力触探法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

6、查,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如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进行下一步工作。基坑开挖后,应检查以下内容:a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基底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等c基底排水是否满足要求1.1 .4.2、基底容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土质:土50mm石质:+50mm,-200mm1.2 .4.3、基底高程基底高程必须按设计严格控制,松散浮土必须活除,若有局部超挖,严禁用松土填补,要用级配碎石找平。1.3 .4.4、地基承载力当挖至设计标高,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报监理工程师与设计单位,经设计单位与监理工程师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开挖到设计高程且基底复合地基承载力

7、满足设计要求时,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基坑,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以免地下水或地表水浸泡地基,影响基底承载力。3.2 浇筑基础碌设计要求出入口节,基础厚度为100cm中间涵节,基底均铺设10cm的混凝土垫层。3.3 涵身混凝土施工3.3.1 墙身底部放线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并画出钢筋布置大样及立模边线,然后绑扎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侧墙钢筋时在外侧用钢管搭设临时支架以防钢筋笼变形。钢筋主筋保护层为5cm(墙身钢筋靠内模侧绑双峰式垫块),钢筋搭接及弯钩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3.3.2 内支撑、内模及顶板施工基础及框体模板采用竹胶板,为保证混凝土面美观,交通框架墙身采用无内拉杆模板施工(内模利用满堂支架

8、向两侧顶紧,外模采用双联槽钢竖向加固)。内支撑采用450钢管搭设,纵横向布距不大丁0.8m,竖向布距不大丁1.2门顶部用可调托撑顶纵梁,纵梁上布置横梁,横梁上为顶模。内支撑的横向钢管应与内侧模在横竖带节点处用钢管卡子连接,起到横向内支撑作用。3.3.3 钢筋加工、绑扎钢筋在加工棚内集中加工,平板车运到施工现场,现场绑扎。钢筋加工安装要达到检查精度要求,否则重新调整处理。(1) 钢筋的直径、规格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的焊接工作应由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操作,其焊接质量由指挥部中心试验室取样鉴定。(2) 钢筋的保护层采用细石子碌垫块支垫在模板与钢筋之间来保证,碌垫块强度同等丁框架涵碌强度

9、,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少丁4个/m2。(3) 受力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应力较小处,并分散、错开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白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4) 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绑扎,支撑箍筋应适当予以点焊,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不变形。3.3.4 立外模外模采用竹胶板组拼,外模的固定采用钢管支架支撑,并以圆木或钢管辅助支顶。3.3.5 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工地后,采用泵送入模,浇注箱身混凝土

10、一般可分为二阶段施工,先浇注基础至箱身与底板倒角以上30cm处,第二次浇注边墙及顶板碌。施工中要求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t,再绑扎上部钢筋,浇注边墙及顶板混凝土,边墙与底板混凝土相接处必须凿毛,活洗干净,再浇注上部混凝土。接长钢筋时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并进行纵向打磨加工,且钢筋接头应错开。顶板和底板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注完成,各边墙的施工缝不得在同一平面上,混凝土采用斜向分段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不得大丁40cm,要求上层混凝土浇注时下层混凝土尚未初凝,边墙浇注时两边对称均衡进行,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实,底板、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与平板式振捣器振实。碌浇筑完成后立即抹平进入养护程序。3.3.

11、6 沉降缝处理涵身长度顺涵轴向按设计布置沉降缝,缝宽3cm。箱涵在沉落缝设置处,内侧镶嵌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在碌浇注工程中按设计要求埋设橡胶止水条。为了保证整个沉降缝竖直且在一个截面上,立模堵头处须立分离式两块模板(火紧止水带),并与内外模板以3.3.7 混凝土养护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温保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使用自动喷水系统,不问断养护,避免形成干湿循环,养护时间不少丁7d后,拆除养生毯,再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保湿养护14d以上。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20C时,方可拆模

12、。3.4 翼墙混凝土施工3.4.1 墙身底部放线按照已布设的涵洞轴线控制桩,把翼墙的墙身位置在基础顶面钉出并弹出黑线。显示出翼墙的轮廓线,轴线误差控制在15mntZ内。3.4.2 模板a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b模板位置的控制为了使模板不跑模和胀模,采取如下控制措施:为了控制模板不往墙内、外移位,事先在基础上预埋416以上的钢筋头,外露10cm埋深大丁10d,按计算位置设置。模板安装后,在钢筋头与模板立柱之间加入对向木楔,将模板撑住。模板校正: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校正平整度,校正工具采用手扳胡芦拉和支顶相配合的方法。通过校正使平整度和轴线偏位满足要求; 、用2m靠尺

13、检查,平整度不大丁5mm 、轴线位置偏差:不大丁5mm 、顶面高程在土5mnmZ内。3.5 防水层、保护层、沉落缝施工1 )防水层施工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材料,涵顶面基层应平整。涵顶M20水泥砂浆与涵身同时浇筑形成2%勺坡度。平整度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丁3mm孔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如不符合要求可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整平,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基底应活洁、湿润。水泥砂浆做局部找平时,应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也可以用其他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涵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活洁、无蜂窝、麻面、

14、浮渣、浮灰、油污等。 蜂窝、麻面应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填补前,应活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底的连接。 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的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 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为3?5分钟,或根据产品说明确定。 防水涂料的涂刷应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与防水卷材宽度相对应。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丁1.5mm不得涂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且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丁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丁80mm 较低的一幅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应与次前涂层衔接好。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防水层铺设完毕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2)保护层施工 纤维混凝土应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