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02912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69中学)(教育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和【氧气】教学实录哈市第六十九中学 化学组 宋扬教学风格与特色: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 ,让学生逐步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理念: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教材分析:燃烧与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本单元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金属与金属材料等。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以后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

2、善。本节知识是生活中能量利用的具体体现,即体现了生活情境又注重了知识的运用,还能让学生在好奇、惊讶、感叹中学到知识,即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知识的学习及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生活经验,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多数同学能够从化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及主动参与意识不同,需要教师多给予指导和帮助。设计思路: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

3、识,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

4、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担负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要教师给予一定帮助。(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学法指导:(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

5、能力。(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设疑猜想(1)多媒体展示:燃烧的利用、火灾,教师引导进入新课燃烧和灭火。(2)多媒体展示:生活启示木材的引燃问题1:木材为什么会燃烧?水为什么不燃烧?问题2:为什么直接用火柴却不易点燃煤块?问题3:还需要哪些条件呢?(3)活动与探究:请你猜想物质燃烧的条件, 听讲、观看多媒体进入情境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学生交流,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可能是:燃烧需要可燃物;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燃烧现象探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使新知识

6、建立在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二)制定方案,实验探究(1)根据学生的猜想,引导学生制定控制实验条件的实验方案。 (2)教师演示实验:结合生活实例及所学知识,分组搜寻证据。可 燃 物ABC与氧气接触温度达着火点现 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A、B、C各对应实验中的谁?使学生形成对猜想做出证实的意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开放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加强了科学方法的教育。(三)归纳总结、解释验证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活动与探究: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再次验证燃

7、烧需要的条件。学生分组交流,总结归纳出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对比分析中获得新知识,通过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验证意识。(四)交流反思,评价反馈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既然这样,当你想把火熄灭时,你会怎样去操作?情境1: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液化石油气熄灭?为什么?情境2:请你熄灭这只燃着的蜡烛。 问:这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个条件? 情境3: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熄灭它?这又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个条件? 引导学生回顾,教师演示实验,总结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之间的关系,并对该实验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反思

8、与评价。讨论与反思:灭火的原理思考回答一生吹灭后请把知道的常见灭火方法填在下表中:灭火事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隔离空气分组实验(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使学生养成对探究的结果进行逆向思考的意识,敢于对实验装置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加强环保意识。(五)应用拓展,发展探究多媒体展示:消防队员灭火,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学生分组讨论:我校哪些地方应放哪些灭火器?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

9、(六)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布置调查研究内容根据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的措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同时满足课题1燃烧与灭火缺少其一 有可燃物燃烧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灭火 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师生互

10、动,生生互动,主动建构知识。不足:一是课堂语言还待进一步简练,使问题点拨恰到好处;二是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自主性。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求知需要是教师的突破口,生活的实际内容是科学知识的切入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需求,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点 评: 这节课设计合理,有一定的开放性。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课程,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获得知识,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

11、式,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课题2 氧气 教学实录教师:复习提问: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投影)学生:炼钢、医疗、航空、气焊等。教师: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教师:展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指导学生看书学生:看书教师: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降温后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和固体等。教师:板书氧气的物理性质教师:演示实验2-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教师:该实验说明了氧气的什么性质?学生:回答: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教师:提问:怎样检验某无色气体是氧

12、气?学生:回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教师:让学生观察硫粉的色态,提问什么颜色?学生:淡黄色固体教师:演示实验2-3,让学生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教师:刚才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在空气中微弱蓝色和火焰,氧气中漂亮的蓝色火焰教师:纠正在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教师:让学生闻气体的味道,教师:问什么气味?学生:刺鼻子教师:总结归纳一下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实验现象学生: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都产生有刺激味气味的气体,都放热。教师:纠正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都产生有刺激味气味的气体,都放

13、热。并板书。教师:你能写出硫燃烧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吗?学生:板书 硫+氧气二氧化硫教师:板书并讲解S+O2SO2教师:在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集气瓶底部有少量的水,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回答吸收有味道的气体教师:为什么要吸收掉?学生:防止跑到空气中。教师:不仅硫能在空气、氧气中燃烧,木炭也能。教师:演示木炭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并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1:在空气中,有红火,学生2:在氧气中比较旺,亮,学生3: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教师:整理实验现象:黑色固体燃烧在空气中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板书。教师:能

14、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板书 碳+氧气二氧化碳教师: 边板边讲C+O2CO2教师: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程度不同,为什么?可以讨论一下。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学生:其中一组某学生回答空气中氧气不纯。教师:同意不,学生:第二小组某同学回答:空气中氧气没有纯氧气中的多。教师:谁说的对。学生:都对教师:总结空气中的氧气相对较少,所以硫、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旺,但产物是相同的,都是硫和碳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学生: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教师:硫和碳都是非金属,那么金属能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吗?教师:演示实验2-4,铁丝在空气、氧气中燃烧,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1:空气中没着,就是发红,氧气中像放花学生2:有黑色物质生成教师:归纳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红热状态,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板书。教师: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板书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教师:边讲边板书 Fe+O2Fe3O4教师:(投影)学生讨论问题铁丝在空气中能否燃烧?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铁丝下端为什么系一根火柴?实验要求待火柴将燃尽时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的目的是什么?集气瓶底铺一层水或细沙的目的是什么?某同学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