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8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0268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8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8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8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81(25分)(2018武汉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就应该是一般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神曲。由于文艺复兴的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

2、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摘编自陈小川主编文艺复兴史纲等材料二:胡适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经有过伟大的昨天,但后来逐渐被封建统治阶级加以僵化和教条,把它引进了死胡同。因此,当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刚一拉开,他就指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即评判的态度。”孔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文学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文学的价值。只有经过这种“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的抉择,才能正确地区分“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他“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所以,胡适在严厉批评正统文言文学是“没有生气”的“死文学”的同时,又高扬民间白话文学,挖掘和梳理出一条有别于正统士大夫文学史的民间

3、“白话文学史”线索。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呼吁:“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地之我。”他们还愤怒地指责:“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它自由发展。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摘编自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说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在影响方面的相同之处。(13分)答案:(1)特点:首先从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提倡世俗文学;肯定人的价值。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市民阶层的壮大;中世纪教会的思想束缚;意大利的文化积淀。(2)态度:批判继承;批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革命;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相同: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促进了文化转型。解析:(1)第一问,根据“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可知文艺复兴首先从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根据“文艺复兴的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 现世艺术的旗帜”可知提倡世俗文学。根据“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人的高贵”可知肯定人的价值。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有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上,中世纪教会的思想束缚和意大利的文化积淀。(2)

5、第一问,依据“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可知批判继承;依据“严厉批评正统文言文学”“高扬民间白话文学”可知批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革命;依据“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它自由发展”可知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促进了文化转型。2(12分)(2018厦门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元1世纪,罗马人萌生了有关精神产品所有权的观念。之后,专利观念和专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时间概况17世纪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多次向发明者授予专利权,采取钦赐形式。1624年美国实施垄断法规,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含义的专利法。它规定了

6、发明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取得专利的条件、专利有效期等。18世纪英国专利法开始要求,发明人必须充分陈述其发明内容并予以公布。50年代,全国平均每年提交10份申请案。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法国、荷兰先后颁布了自己的专利权。某项新技术创造发明人或受让人可向政府申请专利,经审查批准后,而获得在一定年限内(一般为1520年)的专利权,别人需要采用此项发明创造时,必须给专利所有者以报酬。1877年德国颁布了专利法。1883年比利时、巴西、萨尔瓦多、法国、危地马拉、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塞尔维亚、西班牙和瑞士等11国签订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建立巴黎联盟。1885年日本颁布了专利法。1886年伯尔尼万

7、国版权公约签定、伯尔尼联盟建立。摘编自时间追根溯源专利权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示例:论题: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近代法制化的进程。阐释:17世纪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多次向发明者授予专利权,采取钦赐形式,具有鲜明的人治特征。18世纪后,各国相继颁布专利法,专利制度逐渐形成,体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19世纪下半叶开始,各国陆续缔结多种专利条约和协定,从而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结论:所以,专利制度的发展体现了近代法制化的进程。解析:由材料“公元l世纪,罗马人萌生了有关精神产品所有权的观念。之后,专利观念和专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可知材料叙述的是专利观念和专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围绕专利观念、专利制度其一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要注意史论结合。论点清晰明确,关注时空,提出明确合理的论题。论证过程要注意史料的合理运用。要求能够引用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