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023314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故事:老马识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关于这个成语故事,韩非子和管子都有记载,不过稍有出人。 春秋时,齐国的国相管仲,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原来因为山戎国侵犯燕国,齐桓公出兵援助燕国,打败了山戎,而山戎王逃往孤竹去了,于是齐国继续进兵,去汀孤竹3 据韩非子说林上篇说:齐国军队去时是春天,回来时却已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而迷失了道路,不知该怎么走,大家很着急。管仲说:“不要紧,老马可以作我们的向导,它们有经验,认得路。”于是挑选几匹老马,放它们走在前头,队伍跟着走。结果,果然找到归路,平安地回来了。 管子也有这段记载,不过它说迷失道路的原因,是由于中了敌方的奸计:孤竹国国王答里呵故意叫黄花元帅向齐

2、桓公假投降,把齐军诱进了迷谷瀚海,那里一片沙漠,荒无人烟,风又大,天又冷,而且又是黑夜里,因此迷了路。挨到天亮,才由管仲想出了利用老马作向导的办法,把军队带出了迷谷。后来,人们便用“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老人能带领年轻的新人工作。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2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

3、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的寓意 故事中的老马虽然年岁已高,但它仍能找到出路,这说明了老马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看年岁已高的人,他们的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年轻人难以超越的。同时,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管仲的表现

4、,我们可以学到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触。在你眼中或许认为”经验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后的日了还长得很 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决迷路和缺水的问题啊!假设管仲和隰朋没有日常生活的经验,那麼齐恒公以及大军不是要坐困他方呢! 老马识途基本信息 释义: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年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语法结构:主谓式 感情色彩:褒义词 灯谜:老马识途(打一行政法名词) 谜底:记过 老马识途造句 1. 工作中老马

5、识途之人的指导必不可少。 2. 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祕的最佳指引。 3. 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4. 原盼他老马识途,没想到竟然和我们一样初游此地,这下可要冒险了。 5. 团中就你老马识途,这次旅游理当由你作导游。 6. 识认古文字,他老马识途,我则没啥经验。 7. 父母们对我的烦恼非常了解,真是老马识途。 8. 他虽然年高,但老马识途,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9. 有老马识途的老王领队,我们不会迷路。 10. 投资股票,你是老马识途了,请给我一点指导吧! 11. 不一定越老越没用,老马识途不是个反例吗? 12. 我忧愁什么,老马识途,有你这位前辈跟着呢,我还怕

6、啥? 13. 进入森林后,他老马识途般地带着我们穿梭在羊肠小径之中。 14. 放心吧!小王老马识途,不会迷路。 15. 张先生老马识途,跟著他走一定不会迷路。 16. 他是老马识途,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必然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17. 这座捷运站出口那么多,要不是老马识途,必然迷路。 18. 刘老师的下棋经验丰富,老马识途,有他在旁边指点,保你这一局会赢。 19. 他对台湾各大山脉可算是老马识途,如有要登山,可向他请益帮忙。 20. 这项工作还是交给老张吧,他有丰富的经验,老马识途,一定会完成得很好。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3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十多个与会的中原诸侯国还宣

7、了誓。主要内容如下:尊重周天子,扶助王室;抵御外族,不准他们向中原进攻;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国。由此,齐桓公坐上了春秋五霸的第一把交椅。 这第一个撞枪眼儿上的入侵外族叫山戎,当时的山戎势力范围遍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还在其土地上建立了孤竹、令支、无终等好几个小国。山戎没事就跑到中原抢点东西惹点事,还先后挑起了好几次大规模战争,被欺负得最惨的就是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燕国使者求见,说山戎又侵犯了燕国,希望齐国出兵支援。齐桓公决定亲自统率军队援救燕国,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一路顺畅,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小国。发现令支国君已逃往孤竹国,便向孤竹

8、国进发。孤竹国君顿时慌了手脚,后采纳元帅黄花的计谋,引诱齐军到达孤竹国北边一个叫旱海的地方。凡是进旱海的,就没听说有谁活着出来。 齐桓公果然中计,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管仲派出几路兵马去探路,可探来寻去,犹如进入迷宫一般。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忽然眼睛一亮,向齐桓公大声说:“主公,有办法了!臣闻老马识途,当地的马对这一带地形肯定熟悉,咱们只要选几匹老马带路,一定能带引大军走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这一招儿果然灵验,老

9、马左转右拐,带着齐军,不出两个时辰,便出了谷口。 齐军出了迷谷,顺原道返回孤竹国都城。孤竹国君忽听城外鼓号声惊天动地。赶到城墙上一看,只见齐军已到城下,将城围得水泄不通。天亮了。齐桓公与管仲入城,桓公挥剑砍去,孤竹国君人头落地。孤竹国就这么消失了,然而,“老马识途”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老马识途原文 “管仲、隰(xi 二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老马识途

10、注释 1.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伐:讨伐 3.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指的是现在的滦河,此处的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9.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处于 14.阳:山之南水之北 15.阴:山之北水之南 16.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

11、寸,其下八尺之处便有水。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凭借 20.圣:精明通达 21.不难:不以.为难 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圣人:有智慧的人 24.过:过错 25.乃:于是 老马识途译文 管仲、隰(x)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峰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

12、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4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大军凯旋,但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迷了路。管仲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大军就紧跟着老马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

13、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部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2 老马识途的寓意 故事中的老马虽然年岁已高,但它仍能找

14、到出路,这说明了老马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看年岁已高的人,他们的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年轻人难以超越的。同时,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管仲的表现,我们可以学到要多和日常生活接触。在你眼中或许认为“经验”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后的日了还长得很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注意平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才能解决迷路和缺水的问题啊!假设管仲和隰朋没有日常生活的经验,那麼齐恒公以及大军不是要坐困他方呢! 3 老马识途材料 【发音】lo m sh t 【出处】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 【解释】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