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02134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害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物病害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物病害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物病害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病害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害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填空题4、病原物传播的主要途径:、 等。气流、水、土壤、植物材料等3在真菌的分类系统中,外囊菌归于亚门、根霉菌属归于 亚门、镰刀菌归于 亚门。子囊菌、接合菌、半知菌3. 子囊菌的子实体称为,有性孢子为,无性孢子为。子囊果、子囊孢子、分生孢子5锈菌的寄生性为,全型锈菌完成其生活史时具有 现象,能产生性孢 子、锈孢子、等5种孢子。专性寄生、转主寄生、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2白粉菌目的有性孢子是、黑粉菌目的有性孢子 是。子囊孢子、担孢子2担子菌中不产生担子果的植物病原有 目和 目。锈菌、黑粉菌3霜霉菌的寄生性为,无性孢子为、有性孢子 为。专性寄生、游动孢子、卵孢子4植物病害的病征有多种类型如霜

2、霉病的、锈病的、细菌性病害的、病 毒病。霉状物、粉状物、菌脓、无4病原物侵入寄主有、等方式。一般而言腐生性强的病原物主要是侵入。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伤口侵入4各种病原物的越夏或越冬方式有所不同,如病毒 越冬,白粉病菌以越冬,梨锈菌以 在 越冬。寄主,闭囊壳,冬孢子、桧柏2植物病害按致病因素类别可分为 病害和 病害。侵染性、非侵染性2细菌属于生物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多为状。原核生物、杆状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物理因素包括、.和 等气象因素的异常。温度、水分、光照等3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和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侵染、传播5生物防治的优点为、和;生物防治的缺点为和。 安全、

3、长效、经济,不稳定、施用要求高4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和。触杀、薰蒸、胃毒、内吸3确定为植物检疫对象的基本条件为、。主人为传播、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危险性3常用农药剂型有、等。可湿性粉剂、乳油、薰蒸剂等3利用害虫的趋性可采用、等方法杀灭害虫。光诱、性诱、 化学物质诱杀3泥水选种属于类防治法,高温焖棚属于 类防治法。物理,物理二. 选择题: 我国目前的植保方针是(A )。A预防为主,综合防治B预防为主,生物防治C化学 防治D生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形态是(C )。A球状B棒状C线状D蝌蚪状 指出以下正确书写的学名( C )A. Puccinia graminisB.puccinia gr

4、aminisC. Puccinia graminisD.Puccinia Graminis下列卵菌中属于专性寄生的真菌是(D )A.绵霉属B.水霉属 C.腐霉属 D.霜霉属 以下属于非专性寄生的真菌是(D )A.根肿菌属B.霜霉属 C.白锈属 D.赤霉属下列孢子类型中属于有性孢子的是(D )A.分生孢子 B.厚垣孢子 C.游动孢子D.担孢子单年流行病害通常( A )o A多次再侵染B无再侵染C地方性D是系统性侵染 积年流行病害通常只有(B)o A再侵染B初侵染C地方性D是局部性侵染单循环植物病害需要(C )。A逐天积累病原B逐月积累病原C逐年积累病原D病菌量充足土传病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通常

5、(C)A 一个月B2-3个月 C很长D一个月以内某些通过气流传播的植物病害,其传播特点是(A )o A远距离B局部性C地方性D不随机分布长期连作田对土壤传播病害会逐年( C )o A减轻B消灭C加重D无影响植物病害发生的时期是(D )。A植物的生长期B植物的非生长期C植物的生长期和休眠期D植物的生长期和贮藏运输期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D )。A用树木枝干人工培养食用菌B树木枝干上长出可以食用的真菌C树木被风折断D叶片萎蔫白粉菌目真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C )o A闭囊壳形态B闭囊壳和分生孢子形态C 闭囊壳内子囊数目和附属丝形态D闭囊壳内子囊和附属丝形态霜霉目真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C )

6、A卵孢子的形态B孢子囊的形态C孢囊梗的形态D游动孢子的形态可以从植物自然孔口侵入的病原物有(C ) o A真菌、细菌、植原体B病毒、类病毒、植原体C真菌、细菌D真菌、细菌、病毒构成植物病害并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是(C ) oA植物、侵染性病原和非侵 染性病原B人为因素、病原和环境条件C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D植物、病原和人为因素 关于真菌生活史的不正确说法是(A ) o A所有真菌生活史都有无性阶段和有性阶 段B典型真菌生活史都有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C有的真菌生活史中缺无性阶段D有的真菌 生活史中缺有性阶段具有直接侵入寄主植物能力的病原物有(A )o A真菌、线虫及寄生性植物B真菌和细菌C真菌

7、和病毒D病毒及寄生性植物下列不正常现象属侵染性病害的是(B ) o A农药使用不当B真菌侵染C大风刮伤D冻害下列不属生物防治法的是( D )o A天敌昆虫的利用B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的利用C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D利用高频电流、激光等防治害虫化学农药剂型中乳油的使用方法不可以的有(A )o A喷粉B兑水喷雾C加载体做颗粒剂D拌种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为(B )o A硫磺粉、生石灰和水B硫酸铜、生石灰和水C硫酸铜、石膏和水D硫酸锌、生石灰和水配制石硫合剂的原料为(A )o A硫磺粉、生石灰和水B硫酸铜、生石灰和水C硫酸铜、石膏和水D硫酸锌、生石灰和水盐水或泥水选种防病原理属于(B )oA化学防治B物

8、理防治C生物防治D农业防治轮作作为一种防病措施,是针对(B )o A气传病害B 土传病害C虫传病害D水流传播病害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常能使病原物产生(A )oA抗药性B少量孢子C菌核D休眠体三. 绘图并说明所绘各部分名称外囊菌典型形态(子囊和子囊孢子)交链孢典型形态(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镰刀菌典型形态(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四. 简答题1. 植物病害症状的特异性和复杂性对植物病害的识别有何意义?答:特异性:某种病害都有它特殊的症状表现;复杂性:症状表现有一病多症、多病同症、隐症等多种不同表现;在病害的识别中要充分利用植物病害的特异性,但又要考虑到病害症状的复杂性,避 免病害的错误诊断,必要

9、时需做病原鉴定。2. 如何诊断植物霜霉病和白粉病?这两种病原物在分类地位上有何不同?答:霜霉病症状:叶正面多角形病斑,背面有霜状霉层;白粉病症状:病部有白色粉状霉层,常有皱缩畸形病状。霜霉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白粉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3 .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采用哪些防治策略?答:介体传播:防除介体,控制介体的发生;非介体传播:如嫁接、整枝等,切断传播途径。4. 植物细菌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在症状诊断方面有何区别?这两类病原物在侵染和传 播途径方面有何不同?答: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上有特有的菌脓病征,可通过观察喷菌现象诊断;侵染时主 通过伤口侵入,侵入

10、时需有水膜,主雨水传播。真菌性病害的症状表现比较多样,可通过症状的特异性和病原鉴定进行诊断;侵染时需 高湿度,有些需水膜,可通过气流、雨水、土壤等不同传播途径。5. 植物病原真菌各亚门有主要特征有哪些异同?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鞭毛菌亚门:具有游动孢子,有性卵孢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接合菌亚门:有性接合孢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子囊菌亚门:有性子囊孢子,多种子囊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担子菌亚门:有性担孢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半知菌亚门:只有无性阶段。6. 影响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有哪些,什么是主导因素?答:寄主植物:种类、品种、种植面积病原物:数量和致病性环境:主高湿环境人为因素在各

11、种影响因素中,影响力较大,往往是决定性的和多变的,称为主导因素。7. 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起何作用?答: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等无性孢子;主要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大 量产生,多次再侵染,促进病害的严重流行。有性繁殖:经过有性过程,产生子囊孢子、担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等有性孢子。主 要在植物的生长后期或生长之前产生,因其抗逆性强,是病菌越冬越夏的主要形式,但在一 个生活史中只产生一次。8.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含义。答:综合治理包括一种有害生物各种防治手段的综合和各种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综合利用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各种防

12、治方法。综合治理包含经济学、生态学和环保的观念,在控制好有害生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 种防治手段的优点,尽量控制存在的不利影响。9. 如何正确认识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的作用?答:农药用于农业生产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易“三致”、易导致有害 生物的抗药性和再猖獗等不足。因此,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其它措施能替代, 但考虑到农药的不足,在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使用农药。五、论述题1. 植物病害的概念为何要涉及病原、病程、症状、经济四个方面答: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 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

13、,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 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理解植物病害概念的基本点应是:有致病因素的影响;有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无病程的伤害不称为病害;植物有不正常表现;必须对人类的经济活动造成损失。2. 举例说明植物病害循环各阶段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答:病害循环是指植物从上一个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 病害侵染:包括初侵染与再侵染,再侵染次数与侵染过程的长短和环境条件等有关, 不同病害侵染次数、侵染时期、方式等是不同的,所采取的防治策略和方法是不同的;越冬越夏:方式与场所,对不同越冬越夏方式与场所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传播:途径(自然、人为和介体)与病害防

14、治3. 叙述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植物检疫:长期效益高、现代贸易中重要作用;短期投入大农业防治:控制时效长、安全性好;速效性差、人工成本高生物防治:安全、控制时间长;防效不稳定、施用要求高物理防治:安全、高效;有些方法实施难度较大化学防治:高效、速效、使用方便;易三致、抗药性、有害生物的再猖獗4.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答:尽量采用其它措施,考虑农药的负面作用,适当调整防治指标;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剂型、施用方法、时期等)选择适宜的施用方法(时间、浓度、方式等)轮换使用、限制使用、合理混用农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农药的允许使用范围、各种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和最 大允许残留量(ADIX人体标准体重:食品系数)、安全间隔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