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02071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基地申报书(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l-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申报报告一、项目建设必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日益突出,据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4年,全国机动车 保有量达到2.46亿辆,其中汽车占58.8%;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547.3万 吨,汽车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NOx和PM超过 90%,HC和CO超过80%。因此,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绿色低 碳发展,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的重

2、要途径。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 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 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 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 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 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 水平。2016年5月12日云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162020 年)(下称规划)

3、已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到2020年,云南将新建 超过350座集中式充换电站,分散式充电桩16.3万个以上,以满足全省16万 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包括云南在 内的14个省市区被列为示范推广地区,云南需满足16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 求,并将优先在公交、出租、环卫、物流、旅游等领域开展推广示范。根据各 州市测算情况,并考虑逐步增快的年均递增率,预计今年昆明市电动汽车数量 将达到0.57万辆,2020年达到5.71万辆。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云南还将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位,建 设城际快充网络,并优选推进昆明一玉溪一景洪、昆明一大理一丽江、昆

4、明一 曲靖一贵阳3条高速公路。到2020年,云南规划在主要高速公路建成52座城 际快充站。规划实施后,按照16万辆的目标计算,2016-2020年,全省可拉动电动 汽车动力电池产值80亿元,电动汽车产值240亿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将带来多方面的投资机会和人才需求。新能 源汽车服务领域岗位人才需求必将同步加大。按照汽车保有量与维修人才需求 量的比例关系,汽车保有量与直接从事汽车技术服务的人数平均比例约为 26.1:1。以此推算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从 业人员至少19万人。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扩大,特别是直接从事新能源 汽车技术服务的人员将面临更大的

5、技能人才缺口。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992年开办,现有在校生3050人,2006年评 为省级骨干专业。2013年4月三部委批复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 建设专业,多年来培养了 50000余名汽车后服务市场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发 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17人,外聘企业兼职教师33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 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硕士研究生5人,获曲靖市政府骨干教师特殊 津贴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92%,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 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汽车专业建有整车维护、发动机拆装与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电喷发动 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拆装与维修、汽

6、车电气构造与维修、钣金、涂装等20 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学校设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站,建有标准驾驶训练场, 教学培训设施完备。2010年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浩龙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投资 4800多万元,建筑面积25000皿,建成曲靖市首家校内经营型汽车维修营销实 训基地一一珠江源汽车城,有奇瑞、北京汽车、长安铃木、中华汽车等4个4S 店、18个汽车品牌专营及综合营销店,为学生实训提供了保障。二、项目建设内容(一) 建设路径1.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1) 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任职岗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本专业应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即人才培养

7、规格。(3)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式,即专业教学实施方案。2. 构建课程体系依托职教专家、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企业专家、课程专家研究企业人才 能力需求、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岗位能力,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线,研 讨并确定新能源汽修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点,建立课程结构,形成课程 标准,设计课程执行方案,合理分配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和内燃机汽车相关课 程的比重,构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并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3. 规划实训中心根据人才培养技能要求和课程体系设置,结合上海等先进地区的已有经 验,对实训中心进行理实一体化实训规划,配置满足教学需要的设备设施。实训中心规划方案经过

8、多轮专家研讨,在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 还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内涵建设,打造新能源专业特色氛围。4. 师资培训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师资培训团队,举办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班。通 过新能源汽车技术基础培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题培训、专业建设提升培训三 个阶段,使教师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理解并参与新能源汽车专业教 学体系建设;了解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法、手段和过程,提升教 师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教学水平。5. 专业教学实施根据教、学、练、考、管五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教学材料、数字资源、 教学设备等专业教学资源,按照教学项目为主线,来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帮助 教师利用不同教

9、育资源的组合辅助不同的教学方法,更专业的实施教学活动。(二)实训室建设1. 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科普知识,体验科技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 魅力,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主要包含品 牌世界、发展演变、汽车比拼、新能源种类、汽车工坊、新能源汽车充电体 验、新能源汽车沙盘等模块。2. 动力电池实验实训室本功能区的设备配置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课程教学,可 完成动力电池结构与解剖实训;动力电池能量管理实训等,主要设备有铅酸蓄 电池解剖展示台、镍氢蓄电池解剖展示台、锂离子电池解剖展示台、充电管理 系统实训台、交流立式充电桩、单体电池充放电实验装置

10、等。3. 电机及控制技术实验实训室本功能区的设备配置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 可完成各类电动机内部结构的认识教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运行实训等。4. 新能源汽车电控实验实训室本功能区的设备配置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可完成 纯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实验实训;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实验实训;新能源汽车 CAN总线实验实训等。5. 新能源汽车维护实训室本功能区的设备配置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维护及辅助设施使用课程教 学,可完成纯电动汽车整车维护实训;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维护实训等。6. 纯电动汽车整车实训室本功能区的设备配置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可完 成纯电动汽车动力系

11、统控制与检测实验实训。(三)信息化教学平台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以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为 支撑,以PAAS服务为模式,以云加端为体系,是教育资源的储备和应用平台; 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教学平台包括校级云平台、云立方e教、云立方e学、云 立方e学移动端。用于专业课程及资源的展示、管理。(四)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专业发展、基地运用都需要高素质的建设团队,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帮助 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师了解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前景、掌握新能源汽车核 心技术;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帮助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法和信

12、息 化教学系统提升教学能力。三、项目预期成效(一)通过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为我校开水新能源汽车维 修专业奠定基础,必将为云南省、曲靖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能源汽车 服务领域岗位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对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以为云南省、曲靖市新能源汽 车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岗后的技能提升、新技术学习提供培训基地,为 加快发展本地新能源汽车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服务水平提升发挥作用。(三)基地建成后,对学校的办学实力取到了很好的作用。汽车专业的发 展内涵提升、办学实力增强,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 好的发挥专业介绍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推动曲靖市职业教育发展贡献 力量。(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项目开发、建设和 使用过程中,可以提升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在行业有较大 影响、素质强的高水平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学师资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