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020294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执教教师:上海市七宝中学 沈凯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教学内容是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的内容,该篇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篇章之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作为该篇章的第一节,主要由“大气的组成”和“大气的垂直分层”2个知识点组成。学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可以联系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知识,例如当太阳活动爆发时会破坏热层从而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此外,本课主要分析了对流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和对流热源等,引导学生认识大气的热力状况,并为后续“大气环流”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原理。“大气的组成”本身并非知识难点,因此本课中学生可自主阅读学习材料

2、,总结出大气的组成部分。对于本课难点“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对流层与平流层的特点对比内容,则结合学生乘坐民航客机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说出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大气运动方式、大气稳定度与大气能见度等方面的区别,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大气的物质组成,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主要成分的功能;能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的名称,理解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2.通过阅读、描绘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理解大气随高度上升的气温变化规律并能解释其中的原因;通过探究探空热气球放飞、高空跳伞等实际案例,理解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及大气运动方式等主要特征,并能简单解释一些现象。(综合思维、地理实

3、践力)3.通过对大气组成、大气垂直分层的探究学习,培养保护和珍爱地球大气圈的意识。(人地协调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的组成部分;大气垂直分层各层的名称及特征。难点:通过比较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不同点,归纳两者在大气运动方式、大气稳定度与大气能见度以及与人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的区别。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 入播放雾霾相关新闻,引导学生说出雾和霾分别对应的大气组成部分。观察新闻,个别起立回答:雾和霾对应的大气组成部分。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内容。1. 认识大气的组成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576页,展示大气的组成部分。【活动一】:阅读书本75-76页归纳大气各

4、组成部分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完成连线。通过自学书本内容,培养归纳总结能力。2. 比较对流层与平流层展示“朋友圈假期旅行摄影大赛”照片;播放暴风雨中客机降落视频;组织学生完成活动二。【活动二】:观看照片与视频;通过表格总结两者大气能见度和天气状况的不同;阅读书本76页,试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结合图像资料和文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自学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6页并总结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的特点。自行阅读课本76页并总结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的特点。通过自学书本内容,培养归纳总结能力。5.分析案例合作探究播放菲利克斯鲍姆挑战高空极限跳伞的视频,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

5、:用所学知识讲解视频中的现象。【活动三】:观看菲利克斯鲍姆挑战高空极限跳伞的视频,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所学知识讲解视频中的现象。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会知识迁移并应用于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养综合思维。6.本节重难点小结归纳总结本节课重难点,即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区别。通过表格总结对流层与平流层在气温垂直递变规律、气温垂直递变原因和大气运动方式上的不同。对本课的重难点及时小结,巩固相关知识点。7.课堂反馈结合探空气球相关材料通过选择题及时检测。回顾学习内容,当堂反馈,自我检测。学习小结,及时反馈。8.知识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高中生能够为大气环境问题做些什么?通过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和了解学长做过的环保类课题,提升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保护和珍爱地球大气圈意识的人地协调观。课后作业练习册21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