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019912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7页,第卷8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十点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表了他在联合国的首次公开演讲。回答12题。1.纽约是西五区。请问当时的北京时间: A9月26日11:30 B9月26日23:30 C9月27日11:30 D9月27日1

2、0:302、习近平访美当日,成都的日出方位: A正东 B东北 C东南 D正南图1为南亚地形图,读图并结合表1数据回答34题。3.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大是因为印度比中国: 国土面积大 平原面积大 低海拔面积比重大 水热丰富区面积比重大 A B C D4.分析表1可得出,2012年中国比印度: A净增加人口数量少 B014岁人口数量多 C老龄化严重 D城市人口数量少读我国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图2)和年降水分布图(单位:mm)(图3),回答56题。5.西藏青稞分布区A区是冬青稞分布区,B区是春青稞分布区,C区是春青稞分布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气压6.11月23日,西藏藏

3、木水电站首台发电机组正式投产,这是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建设该电站尤其需注意: A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B大坝位于峡谷,筑坝工程量巨大 C板块消亡边界,地质灾害多发 D多冻土,动植物单一且生态脆弱图4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78题。7.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8.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图5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与上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10.图中 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土地形状不规整 交通不便 远离市中心 受铁路影响2010 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

4、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结合图6,回答11题。11.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图6)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 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 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 第卷(材料题,共16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中国网2011年2月28日北京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全年粮食产量54 641万吨,比上

5、年增加1 559万吨,增产2.9%。材料二“我国2020年粮食需求量约为6.2亿吨”,未来的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材料三 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下图)(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8分)(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4)E 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6分)(5)A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成为我国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37.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

6、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右图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下表(表格在下一页)是右图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1)图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6分)(2)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4分)(3)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的主要特征。(8分)38、(10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的约3800米。D湖沿岸地区地

7、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图b)。 分析D湖沿岸夜间容易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发生原因及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该气象灾害的作用。(10分)地理答案:客观题:15:BCCCB611:CDBCDB主观题:36.(1)气候(2分)(2)A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2分),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分);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2分),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2分)(8分)(3)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

8、2分),B海拔较C低,热量条件较好(2分);B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多(2分);B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2分)(4)商品谷物农业(2分)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任3点3分)。不利条件:热量相对不足(1分)。(6分)(5)改革开放政策使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业化推动城市化;(2分)工业化促使人口聚集,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化。(2分)37.(1)原料(铁矿石)丰富。燃料(煤炭)充足;水资源丰富。(2)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3)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降水集中在69月;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38、低温、冻害(2分),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弱,夜间气温低(3分)(沟渠、水槽与高台交织,)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馒,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3分),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2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