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观察艺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01958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与观察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摄影与观察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摄影与观察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摄影与观察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摄影与观察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与观察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与观察艺术》(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与观察艺术摄影与观察艺术弗里曼帕特森(FREEMANPATTERSON)“摄影艺术弥补了客观的观察家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世界的感性认识之间的差距”。帕特森这种对于摄影艺术的独特的见解,在加拿大和美国广为流传。他的作品曾被选入美国和欧洲巡回展览。1967年加拿大土地的一年出版后,帕特森荣获国家电影局颁发的优秀摄影作品的金质奖章。1971年由于他对业余摄影作出贡献而被美国摄影协会吸收为会员。帕特森是加拿大镊影杂志的编辑,在星报周刊、摄影35以及美国摄影协会刊物上都发表过他的文章。在他的幻灯室收藏了十万多张自己拍摄的作品。帕特森居住在新布伦瑞克的沙姆佩尔布拉夫,这个半岛具有自然界

2、各种变幻莫测的景色,这就是帕特森拍摄景物的源泉。每当夏秋季节,他就在这里开课讲授如何利用自然景色摄影的经验。当时,我曾对照这篇介绍反复地观看了弗里曼?帕特森参加展出的三幅作品,果然出自高手。他拍的新斯科舍阿纳波利斯山谷的秋天景色,以它强烈的表现力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色彩的对比是那样强烈,却又很和谐,都在一个主调的统一支配之下:前景是铺满一地的红色和青色的苹果,在阳光下反射着鱼鳞般的光辉;远景是火红的枫叶衬在黄色和绿色的灌木丛中。我越看越有味道,曾立即产生了想知道这幅作品是怎样拍成的念头:是用什么相机拍的?使用的是什么镜头?景深范围怎么这样大,是用最小的光圈,还是戴了附加镜头?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里

3、已装了六年多,现在才找到了答案,答案就在摄影与观察艺术之中。我拉杂写下了上面一些话,自问颇不成章,特别是许多问题未遑深入探讨,但目前因故只能作到这一点了。还在去年六月份,当译者向我推荐这本书时,我立刻被书中的六十多幅彩色照片吸引住了。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作者摄影艺术水平之高超。再从论述上看,他的思路也是超群的。我一看就特别喜欢,当即就把翻译出版这本著作的问题定下来了,要我为本书写篇序的事也答应下来了。但当全书译出,我的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谁知竟患了脑血栓,整个右半身瘫痪。幸而治疗及时,现在恢复得还不错。虽然医嘱必须严格注意休息,但这篇本想推辞不写的序言,作为病后试笔,还是勉强写出来了,尽管只是

4、一些读后感点滴,但“骨梗在喉,不吐不快”。这不仅是为了了结一个心愿,也想借此就教于摄影界同行,并向关心我的同志们报个平安。柳成行一九八五年四月一日、八.、前言观察,就其最确切、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是运用你的知觉、你的智慧和你的情感,把你的整个身心灌注到你的拍摄题材中去。它意味着抛开事物的“标签”去探索、去发现你周围的奇妙世界。本书正是写给所有愿意观察的人们,而不局限于摄影人员。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似乎是平庸的东西,譬如一个砾石坑,我们首先意识到的只是它所表现的最一般的含意:颓败,荒芜,凄凉和寂寞。这种信息或主题,是通过被摄体的各种特质的总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在此之后,我们才能观察它们的细部、形状、质

5、地,颜色及其本身固有的形象。摄影者要使一个主题获得理想的表现,就要通过完美的构图(即视觉设计)来烘托被摄体本身固有的形象。然而,摄影如果只是试图归纳一些构图原理或只是照搬构图规则,那么,他很难发挥自发精神和创造性。一个摄影者,只有既熟悉构图原理,又能把摄影表现力置于技术之上,才能培养出对被摄体美好的自然形象的直觉判断能力,以及对被摄体表现力的感受和反应能力。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读者提高视觉思维能力培养精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能用照片来有效地表现主题或题材。本书中“身心放松与集中注意力”这一练习,是训练读者首先去集中精神,排除干扰,专心观察被摄体,从而达到精确观察的目的。自我放松是真正观察的

6、必要前提。“多路思维”练习将帮助你打破原来束缚思路和拍照的老习惯。“想象练习”会帮助你发掘出自己从未觉察到的想象力。你将会发现自己开始摆脱常规的束缚,而走上了探索的新途径。你会忘记以往拍过的照片而去考虑成百幅待拍之作。一旦做完这些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的观察方法与过去迥然不同。我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高明的观察力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然而没有这种观察能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不可能的。观察的艺术就是摄影的艺术。弗里曼?帕特森一九七九年六月于新不伦瑞克沙姆珀斯?布卢夫妨碍观察的因素每当我抓起相机和三脚架,踏着晨霜,走进后园的草地时,顿觉心旷神怡。我不再考虑我要拍摄些什么和应该完成些什么。面对

7、草地上迷人的虹彩和五光十色的晶体,我不禁悠然神往,陶醉在一片光灿灿、色艳艳的美妙世界里。我尽情地享受着这良辰美景,不禁情思奔放。这情思使我得以巧用相机,这情思甚至在日出霜融之后,仍久久不退。放开你的胸怀,这是进行真正观察的先决条件。只有放开胸怀,才能摒弃对拍摄题材的先入之见,这种先入之见在摄影时往往会束缚你的手脚。如果瞻前顾后,总是耽心拍摄的成败,纠缠个人的好恶,就无法发挥你的最高水平,也不能充分体验摄影的乐趣。然而一旦放开胸怀,对拍摄题材的直接感受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意念。而这种全新的想法和情感就会指导你当时的拍摄活动。杂念的干扰是对观察的最大的、也是最难克服的障碍。也许你在为自己的工作、孩子或

8、其他职责而操心,也许你对自己能否用好新镜头或算好曝光感到没有把握。似乎总有点什么东西挡住你通向自由王国之路。弗雷德里克?弗兰克(FrederikFranck)在观察的意念控制(TheZenofSeeing)一书中称之为“自我束缚。过多的牵挂必然会妨碍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受。而摆脱这种束缚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练习。对身躯和头脑分别放松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要想使你的身躯摆脱紧张和束缚,必须使自己心静神宁。这恰似风之于水。风不止则波不静,而放松正是平息心灵之风,从而使身躯得以安定。观察的第二个障碍是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刺激源。视觉刺激和其他各种刺激纷至沓来,数量极大,因而我们在处理这

9、些刺激的过程中,不得不摒弃其绝大部分。我们无法对样样事物都过细地观察,只能选择很少的刺激因素加以接收和整理。一旦我们的生活理出了头绪,我们便会维持已建立起来的现实。我们很少再去发掘那些被忽视了的刺激因素所可能具有的价值;而只要老的刺激因素仍在起作用,我们就不再去发掘新的。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框框,它使我们只能看清框框以内的事物,却妨碍我们观察框框以外的世界。观察的第三个障碍就是对熟悉的事物所产生的标签式的概念。画家莫奈(Monet)说:“为了真正看清事物,必须忘掉我们所看事物的名称”。在孩童时代,我们主要是通过形象,而不是通过词语来进行思维的。可是入学之后,这种思维方法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读、

10、写、算这些分析事物的基本技能被认为比对事物的直接感受更为重要而灌输给我们。结果,我们对支配形象思维的那部分大脑的依赖越来越少了。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不再把绘画作图放在眼里,我们不再随意地把事物形象化,而代之以词语标签。到了青少年时期,这种模式已变得根深蒂固,我们热衷于把所见的每样东西都分门别类,我们取消了视觉观察,因而很少发现每件事物都是有其丰富的侧面的。弗雷德里克?弗兰克讲得十分贴切:“根据这些标签,我们能够认识事物,却不再去观察事物了。我们认识瓶子上的标签,却从不去品尝一下瓶中的酒味。”当你看到一棵蕨菜时,只是说:“哦,这是一棵蕨菜”,你的观察恐怕并没有超越这古老而熟悉的名称

11、标签。如果你真正观察一棵蕨菜,你就会注意到它那三角形的轮廓,独特的叶脉,浓淡相宜的绿叶,以及迎风摇曳的姿态。假如你把眼睛凑近,近得根本无法看清这棵植株本身,而只能看清在它远处的那些东西时,那么,这棵蕨菜就成了一片朦胧的绿纱,在背景上游移飘动。在探索“观看”和“观察”的区别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在蕨菜的一般定义中没有包含在内的立体感和内在的美。在观赏一幅摄影家的作品时,不要让“她是一位人像摄影家”之类的标签妨碍了你去欣赏她优美的风景摄影作品。要努力去理解照片里的象征性的内容,也就是拍摄题材揭示给摄影者的含义。当你度假归来,是否注意到你对家里的一切细小东西变得更为敏感?踏进家门,环顾四周,房里的某些什

12、物乍看起来竟然显得有点陌生了。你会发现起居室的墙壁是奶油色的,而不是象牙黄的;西面窗上的英格兰常春藤显得特别妩媚动人。你甚至能发现在楼梯脚处的小地毯上洒满夕阳,这在往昔似乎不暇一顾。可是,这样的时刻转瞬即逝,一切又都变得习以为常了,每件东西都依然如故,于是你也就再一次停止了“观察”。不幸的是,我们并不是每天都会被常春藤的妩媚所打动;可悲的是,我们每晚对楼梯脚处小地毯上的夕阳常常视而不见。我们的头脑和眼睛对这些景象不屑一瞥,因为我们对它们太熟悉了,以致它们的内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在我居住的地方,人们难得注意那春天的蒲公英,因为它们遍地皆是。可是在南非,我认识的一位女士在她的花园里辛勤地培育着

13、一小片蒲公英。对地来说,蒲公英是很希罕的。然而,她对当地盛开的各色雏菊却熟悉无比,所以看得普普通通,并不珍视。一位摄影家,如果愿意观察,愿意创造美好的形象,就必须认识非常熟悉的寻常事物的价值。你的观察能力并不会因为远离家乡而加强。如果连每天摆在身边的东西都视而不见,那么,你就是跑到摩洛哥的丹吉尔去,又能看到什么呢?那里的拍摄题材可能迥然不同,但是,如果你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不能获得题材的真谛,并通过照片加以表现,那么,你的拍摄地点再富于异国情调也是无济于事的。甚至,照相机本身也可能成为妨碍观察的一个因素,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在论摄影(OnPhotograp

14、hy)一书中谈到了第一个方面,她说:“摄影是记录某一感受的方式,但同时又是否定这一感受的方式。因为人们要把感受变成形象,或者是纪念品式的东西;因为人们要寻求适于拍照的题材,而使这一感受受到局限。”拍照可能会代替实际的观察和体验。而只有真正观察的人才会有所体验和感受,只观不察的人是谈不上体验和感受的。照相机本身确是一个妨碍观察的因素,因为相机的观察不同于人眼的观察。我们观察景象或场面时既有感觉,又有感受。当我们看到一派风景,我们注意的和记忆的只是它的几个主要特征,这几个特征足以给我们留下对这个景色的印象,而我们需要的往往也就是这样一个印象。可是,相机没有任何感受,它无法选择,只能记录它视野内的一

15、切。它的记忆能力倒是无与伦比的。对我们来说,人与相机的主要区别就是人有抽象概括能力,而相机则不然。人们在经常不断地进行抽象和概括,甚至可以不假思索。所以人们在使用相机的时候,常常会吃惊地发现,相机之所见竟非本人之所见,或者确切地说,并不是本人主观认为之所见。为了使照片表现人眼所见的世界,使用相机时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学会控制相机(及其附件和技术设备)。除了相机和人眼之间的光学差异之外,观察的一切障碍都来自第一个障碍因素杂念的干扰。自然,养家糊口,保健、付账等等大量事情都是责无旁贷,必须牵挂的,但是要处理这些事务并不需要闭上眼睛,停止对周围这个奇妙世界的观察。观察,就其最确切,最广泛的意义来说,就是

16、运用你的知觉、智慧和情感,就是使你的整个身心与拍摄题材交流融合。高明的观察力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但是,没有这种观察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不可能的。第一部分学会观察人们在思维时,要借助各种各样的象征符号,例如词语、声音和图象,其中最重要的是图象,即视觉形象。赛跑选手起跑时,设想的是到达终点的距离。裁缝开始缝制衣服时,设想的是成衣的式样。农民春播时,设想的是收获时的田园景象。而摄影者在观察物体、景色和事件时,则努力设想如伺将这些内容最完美地记录在胶片上:我们借助三种视觉形象进行思维观察到的形象(实际物体),想象中的形象(视觉概念和幻想)和创造出的形象(素描、油画或照片)。有些人思维时只善于运用其中的某一种形象,而那些最善于进行视觉思维的人却能在三者之间自如地变换使用,甚至还能三者同时兼而用之。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读者提高这三种视觉思维的能力更精确地观察,提高想象力,并通过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