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019578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信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迹材料 “信用村信用农户+农信社”、“专业组织+成员+农信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信社”,林权证抵押贷款、专业市场商户联保贷款、中小企业循环贷款、退税账户质押贷款,一个个具有农信社特色的支农模式和信贷产品,在推动“三农”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农信社立足自身特色 ,坚持科学定位,用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之路。 有一种智慧,叫做定位 定位决定方向。在众多的金融机构中,农信社立足自身特色,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城乡居民为市场定位,从而找到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展现了独有的竞争优势。 立足农村金融机构特

2、点,服务好“三农”经济。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把支农作为第一责任,积极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多层面、多渠道满足“三农”资金需求。 -做实小额农贷,构建农户贷款“绿色通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信社的“金字招牌”,更是农信社联系农民的纽带。农信社结合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积极实施以小额农贷扩面、增量、延伸为主要内容的“铺天盖地工程”。全市共调查建档86万户,评定信用农户54.5万户,授信总额10亿元。他们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及时扩大授信额度,将一级信用户授信增加到5万元,延长贷款期限。去年以来,累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45亿元,今年一季度发放46亿元,目前农户贷款余额342亿元,持证农户贷款需求满足率

3、达到10%。 -做优会员联保贷款,搭建专业大户融资平台。,农信社根据宜城粮油协会发展较快、会员信贷需求旺盛的实际,创新“专业组织(协会)+信用社联保基金”的专业组织会员联保贷款模式,以行业协会为平台,由协会会员组成联保体,提供相互担保,并交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农信社分户向协会会员发放贷款。这种专业组织会员联保贷款模式,为协会会员搭建信用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从而探索出一条农村专业大户融资绿色通道。目前共与110家农村专业协会和专业市场建立信贷关系,成立联保小组61多个,授信8.亿元,累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亿元。 -探索社团贷款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满足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基础设

4、施建设项目大额资金需求,农信社推出社团贷款业务。对1亿元以内的贷款,由辖内7家县级联社组成社团,对超过1亿元的贷款需求,在全省范围内组团支持。两年累放社团贷款21亿元,先后支持了以襄大农牧、奥星粮油等为代表的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立足地方金融机构特点,服务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的主体,农信社立足地方金融机构的特点,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重要职责,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去年以来,累放中小企业贷款3亿元,支持了20多家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实行专业化服务。市联社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各县级联社成立公司业务部,选配优秀人员担任客户经理,专门从事中小企业信贷开发和营销

5、。重点支持经营状况良好、吸纳劳动力强、区域特色明显的涉农中小企业。市县联社组织信贷小分队,深入中小企业,对企业的资产构成、经营状况和贷款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先后为4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经济档案。 -创新服务形式。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小、频、急”的特点和没有有效资产抵质押的问题,推出动产和不动产抵押、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订单和仓单质押、固定收入人员保证担保、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等系列贷款品种,基本覆盖本地各类经济主体资金需求。根据企业实际,灵活采用单一或组合担保方式进行综合最高额授信。他们与辖内家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强化流程管理。完善信贷业务操作流

6、程管理办法,规范信贷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简化贷款程序实行限时服务,提高办贷效率。 立足社区金融机构特点,服务好特色经济。农信社网点遍布城乡,是典型的社区金融机构。他们围绕当地经济资源和社区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发区域性信贷产品,推行“一县一品”、“一镇一色”,支持特色经济发展。 -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信社”模式,助力特色农业。农信社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担保,对其上下游农户批量授信。通过推行这种支农模式,培植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如老河口的水果、襄阳刘集的花生、宜城流水的西瓜、王集的油料、枣阳刘升的大蒜、南漳巡检的柑桔、保康的茶叶、谷城冷集的花椒、山药等,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程度。 -推广林权证抵押贷款,打造“绿色银行”。南漳县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被确定为全国林权制度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