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语文园地四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018665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语文园地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5语文园地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5语文园地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语文园地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语文园地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认读带有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联系起来记。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主动识字的兴趣。 3、学会比较形近字,并能认真书写。 4 、通过读句子和朗诵古诗,达到巩固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利用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提高识字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显示“木”)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二、“我会认”出示转盘过渡: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木字的朋友也来了,你们瞧。(点出转盘)A、你们认识吗?(

2、引导学生自由认读)B 、请34位同学大声认读。(注意读准字音)C、学习小组开火车认读。D 、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8个字与木的关系)E、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机”,原来的意思是织布机,后沿用为机器。“休”,可以理解为人靠在树旁休息。F、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G 、课外延伸: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字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想一想,找一找,记一记。)三、“我会读”1 、激趣导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小朋友们常见的字。(点出“我会读”)A 、小男孩在读什么?(出示电影院)你会

3、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引导学生说)B 、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结合图,出示书中的6个标牌,学生自由读。C 、出示6幅图,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2 、识字比赛。在展示台上有很多标牌,请各小组的同学找到自己会认的字后,把它轻轻地摘下来,等一会儿介绍给大家。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先问问同学或老师,再把它记下来。最后看哪个小组对的字最多。A 、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卡片。B 、活动交流C 、教师抽查奖励3 、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发法。A 、小朋友们会人这么多字,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B 、原来,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路标

4、上,高楼大厦上,我们都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C 、模拟情境表演:现在我们在大街上,这位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4 、巩固练习,做游戏“爬好汉坡”A、每小组发一张空白山坡图,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贴出几张自己准备的标牌,读一张上一级,看谁先爬到山顶,谁就是可以拿到山顶的“好汉旗”B、各小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检查。四、扩展练习:从家中的包装袋,废报纸或纸盒上找出汉字,剪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第二课时一、比一比,写一写1 、出示生字。A 、请小朋友们仔细比一比,这些排在一起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选择说一组。B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教师巡视、参与。可以引导学生用猜字谜

5、的形式说。如:多一笔:“十”字下面加一横“土”“日”字里面多一横“目”“小字去钩多一撇“少”变一笔:“天”的捺笔变弯钩“无”“手”的竖钩变弯钩“毛”“田”上出头下弯钩“电”写字。A 、强调关键比画。B 、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C 、请同学把自己感觉最满意的作品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二、我会读1、出示三句话。A 、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B、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读。2、教师抽查。A、指名学生读。B、这样的句子我们好象在哪里见到过,考考谁的记性好?(南瓜越老皮越黄)C、扩展加入几幅电脑动画,如:刮风的画面,风越来越大,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夏天到了,越来

6、越热。三、读读背背1 、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得最多。A 、学生自愿参与。B 、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2、今天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锄禾,一定有同学听到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A、出示挂图,配乐,范读。B 、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C、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自己读,与同桌互读,4人小组和读)D、教师抽查。E 、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3、感悟诗意。A 、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B 、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天人、活重)C、知道背诵,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避免拖腔拉调的齐读。四、课后延伸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