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01457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二十八课(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好学校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课题:信课节:第二十八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之前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谨言慎行,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信”的部分。“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好,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下。“信”,齐。(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好,我们先来看“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哪位同学知道?(“凡出言,信为先”的意

2、思:是凡是话要出口的时候一定要讲信用,不要答应别人要做的事,然后又要反悔。)好,做人首先要诚信。好,请坐。老师来总结一下。“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我们做人首先要讲究诚信,要守信用,讲话一定要守信,符合实际。如果说谎话骗人,或者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胡言乱语,这都是不可以的。你看这个“诈”它就是代表欺骗;这个“妄”就是代表胡言乱语、荒诞不合理,这样一定是不可以的。“诈与妄,奚可焉”。在论语当中也有讲到,“人无信不立”。就是告诉我们,如果相帮助,社相帮助,社这个人不讲求信用,那么他就在社会当中无法立足,因为社会都是互会是一个共同体。假如你言而无信,那么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越来越

3、不相信你,人家就会远离你,那我们做事情就没有办法成就。所以首先做人言而有信,“凡出言,信为先”。我们看看这个“信”字,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一个“言”,我们中国老祖宗造字都特别有智慧,其实每个字它都涵盖着人生的道理。这个“信”字,我们一看,做人首先要怎么样?讲话要信为先,做人首先要守信。古人他的确是有做到了“一言九鼎”、“一诺千金”;除了守信的意思之外,还有当信义、义务来讲。就是做人要守住这个道义,守住这个信义,要懂得恩义、情义、道义。打个比方,好比和父母之间,作为孝子对父母要孝敬、孝顺,这件事情都不用别人来要求我们,也不需要跟父母签订什么条约对不对?这是孝子心中时时都挂念着父母,时时都为父

4、母着想,时时都想着来回报父母,永远都不敢忘记父母对我们点点滴滴的付出,这就是一个人的“义”。做人就有这份信义,它是不需要写出来的,也不需要讲出来的,不需要去签订的,是一个人心中本有的这一份恩义、情义、道义。我们要如何来报答父母啊?如何来回馈古圣先贤的教诲啊?怎么样来报答回馈呢?要做到什么?请你来说。(首先要永远不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孝顺父母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好,掌声鼓励。子规,按我们要一点一滴地做起,虽然说有的时候做事不是很完美,还不能让父母很高兴,还不能完全地满父母的期望,但是我们有这一份存心从现在开始永远真心地孝顺爸爸妈妈。存心非常重要,至于说怎样为人处事,怎样点点滴滴地来落实,那我

5、们就要来好好学习弟地力行,会有很大的弟子规去做。相信我们在生活中通过不断地改过,不断进步,会让父母越来越信任你,越来越高兴,越来越满意。我们学习圣贤教诲,我们学弟子规,最重要的是学什么啊?学古人的什么?学圣贤人的什么?请你来说。(学古人和圣贤人的德行。)好,掌声鼓励。什么德行让你很钦佩,值得学习啊?(孝顺父母,还有帮助别人,做善事。)之前我们也讲过那么多的孝子的故事,比方说黄香、蔡顺等等,他们都那样地孝顺父母,值得我们后人来效法。好,请坐。学习古人的德行,学习圣贤人的存心和用心最最重要。你看圣贤人他是什么样的存心啊?他是时时把什么放在心头啊?请你来说。(他们时时把父母放在心头。)时时、念念为父

6、母着想。因为有这一份心,所以就期许自己,品德上、行为上不能愧对父母,所以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孝行。好,掌声鼓励。所以说孝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孝和敬是一个人德行的大根大本。那么我们就学习古人,学习圣贤人他这样的存心。圣贤人他是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时时地记在心间,这样与人相交往,真正地让人家打心里佩服,让我们后代子孙好好地来学习他们。古人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典范,其实在我们同学当中也有做出了非常好的孝行。比方说,从我们开始学习一直到现在,我就了解到有的同学一直坚持给父母洗脚,给父母端一杯水,向父母道早晚安,学习不用父母操心,而且都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有的同学还是带着病坚持来学习,老师也很敬佩你们“

7、勿畏难,勿轻略”。好,接下来我们来看“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做人讲话要欺人欺人诚实,绝对都不可说谎话来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不自欺、不我们小的时候也都听过一个故事,叫狼来了。老师要提问,你看那个孩子他几次说假话,喊“狼来了”,最后一次他也喊“狼来了,狼来了”,这个时候狼是真的来了,可是他喊的时候,村民们都不相信他了,都没有来,会怎么样?(会被狼给吃掉。)最后一次,狼真的来了,他在那里大喊,没有人再来相救,最后羊和这个孩子都被狼吃掉了。好,请坐。我们看,当一个人不守信、说谎话来欺骗别人,为了好玩,最后怎么样?你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不可挽回的代价,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说“凡出言,信为先。

8、诈与妄,奚可焉”,切记切记,我们说话一定要讲究信用。还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春秋时代,春秋时期有个吴国人叫做季札,季札挂剑。季札是受吴国国君的嘱托,派他去出使鲁国。在春秋时代也是有非常多的国家,可谓是八百诸侯,有很多的国家。季札在途中就经过一个徐国,来到了徐国,徐国的国君看到季札是仪表堂堂,谈吐非凡,徐国国君就宴请了季札。在宴请他的时候,徐国国君被季札身上佩带的一把宝剑给吸引住了,这把宝剑真的是祥光闪闪,铸造得非常地有气魄,而且佩带在季札的身上显得格外庄严。徐国国君真的是非常地喜欢这把宝剑,可是又不好意思讲出来。当时季札看在眼里,心里就明白了,他就想:徐国国君非常喜欢我这柄剑,我要把这把剑送给他。

9、可是像古时佩剑是代表一个人的身份,那么出使其他国家,佩带宝剑是必要的一种礼仪,所以季札心里就想,等我出使完鲁国,完成任务之后,我再返回徐国,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他当时心里仅仅就是有了这么一个想法、一个念头。后来季札就顺利地出使了鲁国,返回来的时候又来到了徐国,他要把自己的宝剑送给徐国国君。可是不巧的是,徐国国君在不久之前已经去世了,季札知道之后,就来到他的坟墓前祭拜,内心也很是感怀,很悲痛。祭拜完之后,季札就非常郑重地把自己的这把宝剑挂在了坟旁的树上。当时季札的随从就很不理解,他就问主人,他就说:“主人,您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了?你看你当时也没有答应要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啊?纵使你已经答应他了,

10、那他现在已经去世了,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啊?”可是季札当时却说:“虽然我没有亲口答应要把宝剑送给他,可是我的内心已经答应了要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怎么可以因为他现在不在人世了,而违背我自己的心呢?”我们看看古人这份存心、这份信义,所以当时季札他就说出了一句非常感人的话“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怎么可以用死来违背我的心,来违背我内心的承诺呢?所以君子他讲究的是什么?这一份诚信,这一份信义,绝对不能因为对方过世而违背别人、违背自己的良心,这是什么?这是信到了极处,可谓是“大信不约”。不需要去约定,只是内心有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一个念头就要去履行,这叫信义。所以说“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11、短短三言两语,掷地有声,真的是这种信义的精神传扬万古而不朽。所以古人的德行真的是值得我们好好地来效法、来学习。我们今天,我们首先要对谁守信啊?(对父母守信。)好,掌声鼓励。还有呢?(还有对老师守信。)好,那老师的教诲、老师的叮咛要记在心间,要去落实。好,掌声鼓励,请坐。请你来说。(还要对长辈守信。)对长辈守信,对啊,你看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照顾我们、培养我们,我们的长辈们也很辛苦,帮父母陪伴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对这些有恩于我们的人守信。(还要对同学和伙伴守信。)对同学和伙伴守信,对周围所有的人要守信是不是?好,请坐。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守信啊?好,请你来说。(说出的话不能出尔反尔。)不随便答应别人事情

12、,但是一旦答应了就怎么样?不悔改,一定要去做到。好,掌声鼓励。请坐。答应人家的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完成,要做到,要对得起别人,6/19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有比方说答应父母的事情,绝对不可以随口答应了,然后就很草率地去执行,那都有失恭敬,应该怎么样呢?答应父母的事情,应该怎么样来完成啊?好,请你来说。(要很谨慎地完成。)很认真、很谨慎地来完成,那首先你听的时候要听得很仔细、认真,不要听错了,然后才能够很好地去完成。好,掌声鼓励。再比方说,答应父母的事情:“早上要早早起来。”那么你就不要等父母去催促你,还有读诵经典,还有力行家务事,还有我们自己的学业。(你要借别人东西之后,一定要在指定的时间按

13、时归还。)像宋濂借书一样,要守信用。“后有急,借不难”是不是?好,掌声鼓励。在家对父母守信,出外对同学、对周围所有的人都守信。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好地赢得大家对你的信任,那么你才会赢得人家对你的帮助,愿意帮助这样的人,期许我们自己要做一个守信之人。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同学他叫小明,有一次他在学校里把学校的衣架弄坏了。衣架是学校的公物,他弄坏了,然后他又害怕告诉老师,怕被老师批评,受处罚,他就不敢告诉老师。然后他还跟同学小刚说,告诉小刚不要告诉老师。如果你是小刚,你要不要对小明守这个信啊?为什么?我们先想一想,应不应该答应?(不应该答应。)为什么不应该答应?(小时候犯错误,长大会犯更大的错误,让老师

14、指正他的错误。)应该让老师帮助他指正错误才对,所以不义之信不可守。朋友之交要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要守道义的信用,不义之信不可守。好,掌声鼓励,请坐。请你来补充。(如果我是小明的朋友的话,我不应该答应他。如果要是答应他的话,以后他就把你当成依靠了。他做了什么错事,他就不让你说出去,他做的错事就越来越多了。)是啊,这样你就不是真正帮助同学了。我们和同学好,我们是在德行上要互相促进,绝对不可以帮助朋友来掩过饰非。掌声鼓励。刚好小明的老师就在旁边,听到了之后就赶快走过来,跟小明说道:你看“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衣架坏了过失还不是很严重,我们可以

15、把它再修好,“过能改,归于无”。可是如果你还掩饰,不告诉老师,那问题就很严重,“倘掩饰,增一辜”。而且你犯了过失,主动跟老师承认,你这就是在守一份信,你又做了一个诚实的孩子。而且承认之后我们可以改过,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再把衣架修好,所以应该来告诉老师。同学们,老师问问你们,不告诉老师对不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本身把衣架弄坏了,就是一个过错,如果你提前告诉老师,提前修好了的话,老师是不会责怪你的;如果你还是去掩盖,不告诉老师的话,老师最后知道的话会更生气的。)为什么更生气?(因为他本身就做错了,而且他不勇于承担,这不是一种诚信。)这是不诚信的表现,而且你说老师会不会伤心呢?老师之前对同学

16、们都很信任,相信每一位同学,如果我们对老师还掩过饰非的话,老师就很难过,就对不起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好,掌声鼓励。而且当我们自己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掩盖事实的话,我们内心就会很不踏实,我们自己就会很不舒服,所以做人要讲信用。假如我们在家里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碎了,这个时候妈妈还没有下班呢。老师问问你们,如果是你的话,妈妈回来之后,我们要怎么办?(跟妈妈说。)跟妈妈说,主动来承认。好,先掌声鼓励一下。怎么说啊?(妈妈,对不起,我把你的花瓶打碎了,请原谅。)你看那个物品本来是妈妈心爱之物,我们有这一份心主动承认错误,妈妈就会给我们机会来改过。如果我们真的做错,然后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甚至有可能还会挨打,那你还要不要承认啊?(要。)为什么?(因为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