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99823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沪教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风调雨顺、糟蹋、歉收、猖獗、显而易见”等词语。2、学习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是有着简单与复杂之间的联系,只有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好。3、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引入新课出示:17、蛇与庄稼。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二、学习第一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节,体会一下蛇和庄稼到底有什么关系?2、分组讨论思考题:

2、出示:(1)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洪水过后,出现了什么奇怪的情况?用“_”划在书上。(2)面对这种奇怪的情况,老农想出一个什么办法?结果如何?(3)为什么把蛇放在庄稼里,庄稼就丰收了? (4)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体会蛇能保护庄稼的?3、交流讨论的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订正。4、学生交流并完成课后练习例:发生( 海嘨 )淹没( ) 获得( ) 糟蹋( ) 掌握( )例:粮食( 丰收 )( )猖獗 ( )歉收 ( )倒灌 ( )密切5、深入体会。师: 既然大家知道蛇与庄稼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出示:因为所以在此基础上,并利用这些词语归

3、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农民们经过此番研究后发现的原因。三、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写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猫和苜蓿)。2、为什么说猫和苜蓿有着密切的关系呢?3、小组讨论。4、交流学习结果。 (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的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指导学生读课文的第节)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它们的关系便密切了。四、事物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关系。自由读第三节,看看还有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1、分组讨论。2、交流体会,出示:判断哪些是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

4、?哪些是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天下雨地湿 太阳晒干衣服 火烧东西 水灭火 风吹红旗飘 水灾疾病 鸟类保护松叶 痰污染空气传染疾病吃吃松毛虫3、哪些是显而易见的、简单的联系?哪些是复杂的联系?(前5种是简单联系,后3种是复杂联系)蛇和庄稼,猫和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复杂)4、你们还能举一些其他的例子吗? 猫头鹰保护谷物 吃吃田鼠 五、领悟中心,语言练习、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些。)2、完成课后练习:把下面因果关系的句子写完整,再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因为没有了吃田鼠的蛇,所

5、以 。因为 ,所以 庄稼歉收了 。因为有了吃田鼠的蛇,所以 。 因为 ,所以 。六、总结课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着简单的联系,也有着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更好地服务。 七、拓展作业: 1、事物有不少简单联系,但更多的是复杂联系。你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或课外书籍中去收集一些资料,写一两个例子。 2、抄写词语:海啸 倒灌 风调雨顺 起色 糟蹋 歉收 猖獗 显而易见 复杂 规律附板书设计 蛇保护庄稼 猫保护苜蓿 吃掉 糟蹋 吃掉 传粉 田鼠 田鼠 影响 土蜂 附送:2022年(秋)五年级

6、语文上册詹天佑教学设计 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2、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1、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2、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3、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三)教法:采用导读法,辅之以示图法、以读助讲法等进行教学。(四)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通过“读说画说”的学习方弄懂课

7、文内容。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我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抓住关键词“爱国”、“杰出”,提出本节课探究的主要目标,然后让学生分为感受爱国精神和感受杰出才干两大组进行学习。在感悟“爱国”方面,通过读课文抓重点词句,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举,体会他强烈的爱国热情。詹天佑的“杰出”主要表现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而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本课的难点,可在课件中设计了“读读画画”、“难点突破”两个栏目,学生通过边读课文边画示意图,再结合“难点突破”中的三个画面来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感悟詹

8、天佑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五)、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 感知“杰出”。通过上节课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大家都知道(出示图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毅然接受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修筑京张铁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任务,为中国人争气的? 1、快速默读,看看课文主要选取了詹天佑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哪几件典型事例表现詹天佑“杰出”的?(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4自然段。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哪些困难?是

9、怎样做的?是怎样想的?是怎么说的?想想你从这些词句中想到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并批注在书的空白处。(2)学生谈体会。读第4自然段,再来感受詹天佑这浓浓的爱国之情。他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是怎样精心设计施工的?这里要抓詹天佑的所做、所说、所想,来理解他工作认真、严密;3、学习“开凿隧道”,“设计线路”部分。(1)从勘测线路中,我们可以看出詹天佑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们再来看看詹天佑在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时,又有怎样出色的表现呢?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把詹天佑开凿隧道的方法在纸上画下来。(上台讲为什么这样画,其余同学看他画的对不对,给与纠正)小组合作画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

10、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2)、下面请同学们就来看看开凿隧道的过程。(演示)你们边看边想,从詹天佑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中,究竟体会到了什么?4、创造性地开凿隧道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的聪明智慧,但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设计“人”字形线路时的奇思妙想,不信咱们就一同看一看课文的第6自然段。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的走法。(1)快速自由读文,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2)两人为一小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这一段。边讨论边画出“人”字形线路。(标明方向)(3)由一位同学解说,另一位同学演示火车上山的过程。(注意配合)(4)从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构思中,你又体会

11、到了什么?二、略讲第7段。激情:通过刚才学习这三个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这条铁路,这条铁路凝聚了詹天佑的汗水与心血,智慧与才干,正因为有如此的爱国之心,这条铁路才提前两年竣工,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啊!请同学们饱含激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齐读课文最后自然段。2、举行盛大通车典礼之日,许多人云集北京,那些曾经阻挠、要挟、嘲笑过我们的帝国主义者看到了这一切,他们会怎么说?教师提供资料:1、一位外国来宾竖起拇指夸奖:“詹总办匠心独运,真了不起,令祖龙望而夺气。”意思是说,造万里长城的秦始皇看到这条铁路也要被吓昏过去的。2、施工时,詹天佑把总工程师办公处迁到南

12、口,八达岭隧道8个月打通,花时极短,整个工程原计划6年完成,结果4年就竣工了,总费用只用了外国承包商索要价的1/5,为政府节约白银28万两。 因此说这条铁路修筑成功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至今今天的外国朋友看到这伟大工程“赞叹不已”。三、.回顾全文,学习写法:1、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个词、哪句话相照应?体会理解照应手法的运用。2、总结追问:这篇文章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来表现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却用了很大篇幅写了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自然条件的恶劣,这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通过设问,让学生反顾全文,思考和理解写人写事的文章与历史背景和当时情况的密切联系。这篇文章写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写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更能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显示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国的事情办好。同时,使学生读了这篇文章,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把我国建设得繁荣昌盛!再让学生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献身的精神。)3、课文中还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心里活动表现人物品质,请大家再读这些语句,学习课文中通过人物语言、行为、心里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并在以后习作中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