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99793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关键节点验收管理办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么动关键节点分段管理办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XX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地铁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强化安全风险防范,降低工程施工风险,明确车站、隧道、桥梁、轨道等施工关键节点施工条件,确保工程和周边建筑环境、管线的安全,强化对关键节点风险控制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XX线土建项目工程关键节点验收管理。第二章关键节点划分第三条关键节点划分关键工序节点验收部位包括:基坑开挖条件验收(含附属第一个基坑)、基坑开挖基底验收(含附属第一个基坑)、防水条件验收(含附属第一个基坑)、结构交接面防水条件验收(含附第一个基坑)、端头井结构移交验收、盾构始发/接收条件验收、盾构首百环

2、验收、盾构联络通道开挖条件验收、矿山法隧道开挖验收、首件预应力张拉条件验收、铺轨条件验收等。第三章关键节点条件验收内容及要求第四条关键节点条件验收内容(一)基坑开挖条件验收1 .已完成设计、勘察交底;2 .基坑开挖、降水(降压)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评审意见已落实或整改;3 .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堵漏施工方案已审批,已向管理层和作业层进行了交底;4 .围护结构、立柱桩及冠梁已完成,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地基处理已完成(如有),已有检测报告并达到设计要求;5 .围护结构施工阶段遗留问题已按要求解决或已制定相应的方案;6,现场降水满足开挖要求,施工现场坑外排水措施已完成;7 .基坑周围的建(构)筑物、管线等

3、保护措施已落实;8 .已按批准的监测方案对周围环境及基坑布置监测控制点,且已测取初始值;9 .分包单位资质经过审查且符合有关规定;10 .基坑开挖、支护的人员、机械、材料已落实到现场,并完成了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IL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编制完成,抢险设备、材料、人员已落实到现场;12 .开挖任务单制度和支撑安装记录制度已建立且有专人负责;13 .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14 .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二)基底验槽条件验收L降水(降压)情况良好,效果好;2 .基坑开挖及支护符合施工方案要求;3 .围护结构限界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4,围护结构无渗漏,或

4、经堵漏后符合设计要求;5.监测数据未超过预警值或超过预警值已得到有效处理;6,基底高程、开挖基坑尺寸经实测符合设计要求;7 .勘察单位已确认地质状况与地质详勘吻合或不吻合已采取了相应措施;8 .地基承载力检测、基底探测满足设计要求;9 .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10 .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S)防水条件验收1 .围护结构限界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下翻梁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 .围护结构、基底无渗漏,或经堵漏后符合设计要求;3 .围护结构、基底表面平整度、圆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 .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5 ,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四)结构交接面防水条件验收1 .对交接面的防水施工

5、的技术交底情况;2 .检查交接面是否按要求设置止水钢板(胶带);3 .防水材料的试验检测情况;4 .检查交接面是否预埋膨胀止水条和注浆管;5 .检查后浇带是否采用膨胀碎。(五)端头井结构移交条件验收1 .端头井结构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满足设计强度要求;2 .端头井标高、轴线等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且完成复核;3 .洞门中心坐标符合设计要求,且完成复核;4 .端头井结构无渗漏,或经堵漏后符合设计要求;5 .盾构距接收端头IOO环前,结构应移交完毕;6 .相应保证资料齐全。(六)盾构始发/接收条件验收1 .施工现场已完成设计、勘察交底;2 .端头井已通过结构验收,满足盾构施工各阶段受力要求

6、;3 .端头加固、盾构推进、始发/到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已审批完成;4 .测量方案已审批,井下控制点已布设固定,通过验收及测量数据复核,完成盾构机姿态复核;5 .监测方案已审批,监测控制点已按监测方案布置,且已测取初始值;6 .洞门围护结构破除方案审批完成;7 .洞门密封措施已按设计要求完成;8 .要求的各项技术措施(端头加固、降水等)已经完成,各项指标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并有检测报告;9 .洞门探孔已打,未发现异常情况并满足始发/到达要求;10 .始发/接收反力架、托架经验算,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11 .已调查盾构推进沿线保护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现有状况,并已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12 .对

7、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编制完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并审批完成,抢险设备、材料、人员已落实;13 .盾构机工作状态满足始发/到达条件要求,相关物资、设备已落实到位;14 .已完成对盾构机操作人员进行始发/到达掘进技术交底;15.已落实设计、方案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七)盾构首百环条件验收L首百环推进轴线高程、平面满足设计要求;2,首百环拼装纵缝、环缝高差满足设计要求;3 .首百环拼装直径椭圆度满足设计要求;4 .首百环管片破损、渗漏情况和修补方案;5 .首百环推进监测成果(地表、管线、建(构)筑物等)及分析;6 .首百环推进参数分析。(A)联络通道开挖条件验收L施工现场已完成设计

8、、勘察交底;2 .设计要求的开挖加固措施已经完成,各项加固指标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并有检测报告;3 .探孔、卸压孔已打,未发现异常情况并满足开挖条件;4 .防护门已安装并启闭灵活,打压试验已完成,满足设计要求;5 .联络通道开挖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已审批;6 .监测方案已审批,监测控制点已按监测方案布置,且已测取初始值;7 ,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编制完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抢险设备、材料、人员已落实;8 .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9 .已落实设计、方案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九)桥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条件验收1.预应力张拉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已审批完成;2,箱梁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

9、结构尺寸、预应力筋、锚具、夹片、连接器等各项试验检测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有检测报告;3 .张拉及压浆设备已经检定,有合格证书;4 .箱梁隐蔽部位有监理验收合格证明资料;5 .压浆方案已审批,浆液的流动性、泌水性、稠度等设计及规范要求;6 .测量方案已审批,测量控制点已按测量方案布置好;7 .人员、机械、材料已按要求到位;8 .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编制完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抢险设备、材料、人员已落实;9 .已落实设计、方案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十)矿山法隧道洞身开挖条件验收1 .已完成设计、勘察交底;2 .洞口(井口)边仰坡防护,截水沟、洞口(井口)排水沟等已按设计要

10、求完成;3 .洞口(井口)工程结构已完成,满足设计强度要求;4 .洞口(井口)结构尺寸、中心坐标已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5 .洞身开挖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已审批;6 .测量方案已审批,控制点已布设固定,通过验收及测量数据复核;7 .监测方案已审批,监测控制点已按监测方案布置,且已测取初始值;8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已审批;9 .已对隧道通过地段的建(构)筑物、管线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保护方案和措施;10 .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编制审批完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抢险设备、材料、人员已落实;IL衬砌台车已定货,并有定货证明资料;12 .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13 .已落实设计、方案及规范

11、规定的其它要求。第五条轨道工程关键节点条件验收内容(一)铺轨条件验收1.主体结构(含站台板)已完成,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2,结构尺寸(底板、中板层高、轨道中心线侧墙、轨道中心线站台边)已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3 .车站、隧道、高架桥、路基等主体结构已通过断面检测和线路中线及水平贯通测量,并满足设计要求;4 .轨行区土建部分的渗漏水情况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5 .轨行区基面处理、杂物清理、缺陷处理完成情况满足铺轨施工条件;6 .轨道施工的相关人员、机械、材料满足施工条件要求;7 .轨道施工方案经审批完成;8,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抢险设备、材料、人员已落

12、实;9 .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10 .已落实设计、方案及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11 .土建、铺轨单位已完成场地移交,交办理相应的移交手续。第六条其它关键节点条件验收内容项目公司、设计、监理等单位认为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或存在重大质量缺陷的工程。第四章关键节点验收组织程序第七条关键节点验收组织程序(一)上述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并经监理单位复核确认后,由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按程序向项目公司安质部提出节点验收申请;(二)安质部根据申请要求,召集设计单位(专业设计负责人)、勘察单位(勘查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监测负责人)、第三方(测量、监测及检测单位)、监理单位(总监、总监代表)、原专家组(施工

13、方案评审专家组)2名成员(如有)、XX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等单位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关键节点进行验收,验收小组组长由总监担任。(三)现场验收主要流程:设计单位介绍与节点验收相关的设计情况一施工单位对验收条件提交施工小结一监理单位对验收条件提交监理评估报告一第三方(测量、监测及检测)对验收条件提交相关的评估报告一设计及相关单位对验收条件发表建议和意见一验收小组进行现场踏勘并检查相关资料一专家对验收条件进行技术评估一XX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对本次验收程序进行监督一验收小组形成关键节点验收报告(见附件)。(四)若验收合格,存在局部问题整改完成并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施工单位具备关键节点施工条件;否则,施工单位应继续整改、完善,直至满足关键节点施工条件。(五)节点验收工作完成后3日内,施工单位将相关验收资料汇总成册向项目公司安质部、XX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报备。第五章附则第八条本办法由项目公司安质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要求各部门、各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按要求做好关键节点验收工作,确保关键节点施工的安全。附件:关键节点验收报告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开工时间节点验收时间工程概况:关键节点验收程序:关键节点验收内容:关键节点验收结论:验收人员签字验收组职务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组长成员监督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