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心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99136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心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心理特征为了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免人身伤害,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以提高安全管理效果。选择科学的方法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的。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本就应该对人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仅去约束人,而且要了解人,了解人心理活动的规律。更好的提高组织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促使企业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和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这表现在除有感觉、知觉、表象、记忆等反映外,还有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意志等内心活动,这些内心的活动也属于人的心理。无论是感觉、知觉思维,还是意志、情绪等心理现象,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

2、反映在一个人身上,就形成了区别其他人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就是性格心理特征。不良的性格心理特征,常常是酿成事故与人身伤害的原因。对待本职工作,有人认真负责、踏踏实实,有人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在工作过程中,有人谨慎小心,有人粗心大意;对待上级违反安全规定的作业指挥,有人不予盲从、据理力争,有人则不敢抵制或违心地屈从。企业中可以看到一些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干活懒洋洋等性格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是有章不循,放纵自己,野蛮操作。一些事故分析表明,事故发生率和职工的性格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无论技术怎样好的操作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特征,也会发生事故。因此掌握人员心理对安全工作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现代化企业的安

3、全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不仅要从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知识技能着手,应当还要从职工良好的心理培养上入手。员工具有自信、自尊、自律、坚强、乐观、进取等优良性格的心理特征,同样是提高企业安全工作水平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这些优良性格心理形成过程中,教育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为了取得安全教育的良好效果,对心理性格不同的员工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对性格开朗,有点自以为是,又希望别人尊重他的员工,可以当面进行教育,甚至争论,但一定要坚持说理,就事论事,平等待人;性格较固执,又不爱多说话的员工,适合多用事实、榜样教育,让他自

4、己进行反思和从中接受教训;对于自尊心强,又缺乏勇气的员工,适合先冷处理,后单独做工作;对于自卑、自暴自弃的员工,要多用暗示、表扬的方法,使其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增强勇气和信心,切不可过多苛责。在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应正视员工的性格心理差异,顺应性格心理发展规律,再加强思想教育,促使员工思想认识的转变。尤其对不良性格心理的员工更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在安全管理中避免员工心理挫折,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安全生产。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各有不同,但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发觉易引发事故的人员心理状态特点,然后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管理。促进安全生产,保障生产安全。靖安集输大队轻烃厂 罗江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