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及技术适用性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99019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及技术适用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及技术适用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及技术适用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及技术适用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及技术适用性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需求及技术适用性分析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国家电网的第二 大网,是加快新能源取代旧能源,实现国家电力建设突破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 要全力开展各项合作措施,深化信息通信技术改革,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 有力的技术支撑。从物联网定义、泛在电力物联网特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技术 要求进行分析,强调信息通信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重要性。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支撑引言电力物联网是一种依靠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力设备信息采集技术 等建立起来的,当前网络发展中出现的网络管理技术与传统电网系统管理技术相 结合,逐步为电网系统化

2、、高智能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电力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的发展与实际应用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1物联网概述从基本定义上出发,物联网是在网络协议下制造一个虚拟空间,然后借助物 联网将虚拟空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在整个物联网体系结构中,主要以感知层结 构、网络层结构和应用层结构为主。感知层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接收相应功能 区域内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同时将网络内部结构相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所 附属的通信设备同时连接到网络结构中,以实现对接收信息的控制与操作。而网 络层结构在整体体系中主要起到传输信息的作用,应用层主要针对智能手机、计 算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所以应用层结构主要是负责应用层与用户之间

3、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因此,在物联网系统中,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仅局限于人, 而是实现了从人到物的扩大。2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2.1智能芯片随着电力系统快速变化发展,更多的电力设备设施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个 不行同的电力设备设施稳定运行状态向,产生海量的信息数据,单签,大部分现 场信息数据采集设备,依旧使用传统工业采集设备装置,其数据可靠性不足,精 度无法满足要求,终端设备智能化水平明显不足。通过运用具有智能芯片的卫星 智能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设备,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具有功耗较低、精 度较低、体积小、智能化水平高的优势特点,不但能够实现对设备信息数据的快 速采集、传输与提取,还能够采取本地边

4、缘计算,实现终端智能化,采取本地自 控,同传设备进行比较,即具备遥测遥信功能同时具备遥控功能。近些年,谷歌 公司生产研制出芯片、中科院生产研制出寒武纪芯片,均具有边缘计算以及海 量数据处理的优势特点,智能芯片的生产研制势必推动终端变得更加智能化并具 备全新感知能力。2.2安全密码防护技术为了满足新型的电网需求,新型的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将通过先进的密码技术 与全景式的安全保护机制来实现。首先新型密码技术将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客户 识别、数据防盗以及输送传递等方面进行调整与升级,确保其安全性。通过制定 应用技术、接口与通信协议的相关标准,实现安全保护的标准化,避免不法接入、 不法互联以及数据的盗取与更

5、改行为的发生。其次为了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全景 式安全防护制度的需求,可通过互信互联、交互安全及智能防御等方面的技术革 新来实现。关于互信互联,可以采用轻量级的身份识别制度来实现;针对交互安 全,可结合先进的数据防泄漏技术,在特殊的场合加强防护与安全的审计力度, 提高交互的安全性。最后,在智能防护上,进行主动全方面感知,对潜在隐患进 行分析、自动分警报以及配合处理,并形成各种智能预案,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 的安全性。2.3设备技术电力物联网系统的运行也是要有设备基础的,在这种基础条件下,电力物联 网系统的运行品质,就与设备的先进程度息息相关,所以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过 程中,需要采用相关先进的设备来

6、进行建设工作,进而完成高质量的电力运作。 除此之外,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在电力物联网技术设备的研发过程中着 重在微电子、超导等方面进行。通过这些方面的研发,有利于提升电力物联网系 统的容量、通信等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的目的。2.4网络与通信技术网络与通信是是电力物联网的核心组成,也是实现信息传输和网络构架的重 要设备设施。要保证感知信息的可靠性和高速率传送,就需要借助广域上的网络 互联。(1)接入和组网。物联网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包含了终端接入、核心传输 等多种技术。其中终端接入的重要标志就是传感器网络,其在系统应用中能够实 现骨干网的接入性问题。而网络核心的IPv6网络也得

7、到了快速发展,这也能够更 好地为物联网的全面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通信基础。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 看,要想实现末梢网络和核心网的充分协同,仍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固定、 无线和多网接入协同等通信技术方面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证。(2)通信 与频管。物联网的建设需要多种通信网络的协调和配合协作,并且尝试实现无缝 融合,最为常用的短距无线传输技术就是重要代表。这主要是由电力物联网的特 点决定的,其信息的传输是借助工业科学医疗频段实现的,所以物联网中的很多 设备都包含在该频段中,此外ZigBee、蓝牙、WIFI等信息传输装置也囊括在该频 段中,这种现象就导致了频谱空间的拥堵,限制了物联网的建构和大

8、规模应用。 因此,要想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物联网业务的空间共存,就需要从技术 上不断深入,克服频谱保障能力的难题,突破多物联网间的互通互联和互操作技 术壁垒。3泛在电力物联网应用前景3.1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率比较低,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没有得到 广泛和高效应用。由于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部分地区因缺乏调频调相机组、电网 灵活性不足等导致弃风、弃电现象。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建设虚拟电厂智能管控 平台,通过分布式清洁能源数据和用电负荷信息的计算、分析和存储,优化分布 式能源与电力调度系统、电力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区域的协调控制,按需增 减负荷,减少分布式能源并网冲击,从

9、而有效促进清洁能源广泛、安全消纳。3.2提升电网安全经济的运行水平当前,我国电网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能源分配不均、构架不合理以及 电网调度等问题,所以在电网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很好地解决能源分布不均 问题,进一步推动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且,物联网的运行还能够促进 我国的新能源应用和发展,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等多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变得 更加便捷、可行。物联网的建设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对数据的监测和分析, 实现能源的监控和调控。并且能够针对性地对电力系统中的用电困难和线路工作 难操作环节,完善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状态的监测和控制。结语泛在电力物联网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唯有

10、通过打造全产业融合的产品体 系,形成具有颇有竞争力的信息通信技术整体改进解决方案,方可支撑泛在电力 物联网的建设需求。参考文献1汪洋,苏斌,赵宏波.电力物联网的理念和发展趋势J.电信科学,2010,26(S3): 9-14.2傅质馨,李潇逸,袁越.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探讨J.电力建设,2019,40(5): 1-12.3林静1,林柏2.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7,12(15): 123-125.项鹏程,刁波澜.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 信息 化,2019,9(06):82-83.5孙德栋.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J.供用电,2019,(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