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画部年季教学计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98923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书画部年季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书画部年季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书画部年季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书画部年季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书画部年季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书画部年季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书画部2010 年春季教学计划专业班级: 书法新班 上课时间:2010-2-282010-6-13 教室: 任课教师:周/次教 学 内 容教 学 重 点学期教学目的第1周1. 书写工具的介绍及使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毛毡、笔架、笔洗、镇纸、笔帘。2. 执笔:晋卫夫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五指执笔法”:按、压、钩、顶、抵3. 姿势:坐姿:枕腕、悬腕、悬肘 立姿教会学生正确执笔及书写姿势。少儿初学书法首先要求有正确的执笔方法,做到指.掌.腕的协调配合,执管宜松紧适中。运笔则要求自然,平稳。要求学生每天将线条点画作为必练的作业。1.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

2、书写姿势及正确的执笔方法。3.熟练掌握书法的基本用笔。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书法史的部分内容。4.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第2周长横练习一、长横:1.书写要领:逆向落笔、中锋渐轻、 末端顿收、左低右高2.列举范例:3.笔划分析:重轻重 粗细粗二、示范单字“三”:1.文字讲解:笔顺、字型、比例、位置、反例2.书写要领:上窄下宽、间距均匀、短横上仰三、单字练习:二、工、五、王、丰让学生理解并协调书写长横的运笔法。初步理解快慢、轻重、徐疾、提顿、转折等节奏在书写中变化。第3周短横练习一、 左尖横:1. 书写要领:起笔轻入、由轻则重、末端上仰、体态短促2. 笔划分析:轻重

3、细粗3. 单字示范:“正”二、 右尖横:1. 书写要领:起笔侧切、边行边提 2. 笔划分析:重轻 粗细3. 单字示范:“非”1. 让学生观察长横与短 横的差异2. 着重练习“左尖横”起笔的“起笔轻入笔”以及“右尖横”结尾的“提笔”写法第4周竖划练习一请同学们在一些范字当中归纳出“竖”的笔画形态有多少种通过一些欧体的范字来归纳出“竖”的笔画形态有两种: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二分析这两种“竖”的笔画用笔方法: 1.悬针竖:逆入起笔,中锋行笔向下,露锋收笔。2.垂露竖:逆入起笔,中锋行笔向下,回锋收笔。1、学生通过对这两种“竖”的不同形态的课堂练习所得到的体验,并结合教师的讲授、示范、来分析它们之间的

4、内在联系与区别。2、教师作小结 “悬针竖”与“垂露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联系:逆入起笔,中锋行笔向下。区别:悬针竖是露锋收笔。垂露竖是回锋收笔。第5周1、教师提问:在平时书写时,除了长撇,你还认识或者用到过其他撇吗?(长撇组、短撇组、竖撇组 )每组同学各选择一种。2、讨论这三种撇的特点。3. 教师板书:长撇 短撇 竖撇 方向: 左下 左下 下左下形状: 长 短 长、(直斜)、 弯认识三种撇的特点,掌握三种撇的不同写法。第6周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展的笔画,是一种重要笔画,捺画一般包括斜捺、平捺和反捺三种。(一) 斜捺:1.斜捺笔画约呈45左右斜度与撇画相呼应。 因角度较斜,故称斜捺。2.斜捺的具

5、体写法是,顺着撇画的收笔笔势落笔,稍横行即转向右下行笔,边行笔边按笔,由轻而重,至捺脚,重按稍驻,向右方徐徐出锋。(二)平捺1.平捺和斜捺相比,由于角度较平正,故称平捺。平捺同样呈一波三折之态,笔画舒展流动。2.具体写法是逆势落笔,向右稍行,即转笔向右稍偏下行笔,由轻而重,至捺脚,重按稍停,最后向右方劲疾出锋。平捺笔势要平,捺尖不要翘。平捺形似平放的斜捺。一般用于走之底。(三)反捺1.反捺似长点,是捺的变化写法。在有些用斜捺、短捺不合适的地方,或一字双捺时,可用反捺或将其中一捺改为反捺,以求笔画的变化。反捺用得好,会使写出的字更美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具体的写法是露锋落笔,用力向右下按笔

6、,然后向左上回锋收笔。反捺的笔势不宜太长,顿笔要适中,收笔也可用驻锋。如“次、欲、食、途”等字。撇、捺的起笔与收笔的训练第7周1、露 锋 点 向右下直下起笔;逐渐按笔;提笔(笔锋提至中心处);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露锋点均有尖锋,起笔无须回锋(回锋就是藏锋点了)。2、藏 锋 点 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他步骤与露锋点相同。3、相 向 点 向左下直下起笔;逐渐接笔;提笔;自左向右圆转收笔。 4、出 锋 点 向右下直下起笔;逐渐按笔;提笔;自右往在再向中收笔;顿笔;逐渐提笔出锋。 注意点的出锋与撇和悬针竖的出锋一样,要注意笔笔送到。有的出锋点的出锋处在点的

7、上部而不 在下部。第8周5、呼 应 点 直下起笔;逐渐按笔;提笔;自左向右再向中圆转;典顿笔;逐渐提笔向右出锋。 6、相 背 点 相背的两个点在书写时一定要连续完成,使其笔断意连,切不可写完左点放下来蘸墨、掭笔或看字帖,然后再写右点。 7、 水 三 点 第一、二点均为露锋点,第三点为左出锋点,露锋点和在出锋点的写法上文已述过。8、火 四 点 火四点一般情况下左边第一点和右边的第四点面向里背朝外,形成向内合抱的态势。这符合组字八面拱心的基本规律。1. 呼应点除了左右书写线路不同外,还有一个出锋的方向问题。2. 要注意的是每一点的向背、角度及位置的变化。3. 书写时,各种点不可机械照搬。第9周前八

8、周笔划病笔及其纠正a、画圆 不逆锋起笔,而是直下起笔,特别要注意将笔下按铺毫后再提笔圆转收笔。 b、凹腹 不按画弧的错误方法写,而是直下起笔,在向右下行笔时逐渐接笔铺毫。 c、折木 按正确方法书写,注意提笔圆转的动作,将折木补圆满。 d、图钉 按笔铺毫后要将笔锋提起,然后再作自右向左圆转动作。 f、散锋 在直下渐按铺毫以后必须增加提笔圆转的动作,使笔尖回到近中处,然后再顿笔渐提出锋,这时才是中锋运笔。可见点的出锋也有中锋偏锋之别。 g、麦芒 纠正方法:起笔的同时即逐渐接笔铺毫。 努力克服以上八点病笔第10周1、 方 挑 向右下切笔直下起笔;提笔;稍顿折锋;向右上渐提出锋。 2、 圆 挑 逆锋向

9、左下起笔;自左向右上圆转;顿笔;向右上逐渐提笔出锋。克服挑划书写中出现:锯齿、 烟 斗、鼠尾、角度方向等问题。第11周1、横折竖 中锋右行;向右上提笔;顿笔;提笔换锋;顿笔;中锋下行。 实际上第步至第步就是边锋方笔竖面的写法,横折竖画就是横画结束、坚画另起重写的结果。 2、竖折横 中锋下行;提笔自左向右收笔;顿笔折锋;向右中锋行笔。 1.注意书写时笔锋的调整。2.克服线条呈现:扁笔、鹤膝、塌肩、抬肩等弊端。第12周竖 钩 中锋下行;提笔;自右向左圆转;顿笔;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因竖钩是竖画结束再写点的出锋,所以注意事项可参照点的出锋。 横 钩 中锋行笔;向上提笔;逐渐按笔;提笔;自右向左圆

10、转至近中处;顿笔;逐渐提笔出锋。其即右出锋点的写法。 1. 注意出钩时笔锋的调整2. 钩的笔尖一定要聚锋第13周3、戈 钩 中锋向右下行笔;提笔;自下往右上方圆转;顿笔;逐渐向右上方提笔出锋。戈钩也可以用折锋的方法完成,书写方法与横钩翻折出锋相类似,出锋的方向与横钩的翻折出锋方向相反。 4、心 钩 中锋向右行笔;提笔;向右上再自右向左圆转或自下往右上转;顿笔;逐渐提笔向上略偏左出锋。1. 注意出钩时笔锋的调整2. 钩的笔尖一定要聚锋第14周a、 散锋:在出锋前要增加“提笔”动作,提笔是中锋运笔的前奏,然后再顿笔渐提出锋。 b、 坠锋:悬腕,最好是悬肘书写,使竖钩平出。注意出锋的速度不要过快。 c、 长颔:提笔圆转后即顿笔,渐提出锋,无须再向上回锋。 d、 尖颔:提笔由右向左圆转时笔锋不要超过竖画的左边沿线。 e、 悬囊:首先必须提笔,然后圆转速度稍快些,回转幅度不能超出竖画的宽度。 注意钩的病笔主要是散锋、坠锋、长颔、尖颔、悬囊等几种,虽然不同的钩病笔所处方向。位置不同,但原因相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克服。 第15周1. 复习学过的基本笔划2. 集字创作1. 注意笔划方法的到位2. 指导创作的形式及内容第16周1. 总结本学期的学生作业及学习情况2. 规划学生的书法学习规划1. 尽量准确评价学生学习情况2. 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备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