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989228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 初中历史科举制教案,以供参考。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在隋朝时创立,完善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按士族出身取仕,到按才选拔官吏的一大发展,它在我国绵延了一千三百多年,在清末才被废除,对我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

2、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本课的难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

3、可以做高官,引出课文引言中李昂拒绝说情的小故事,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或分组讨论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

4、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例如: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旁边课文小字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的诗句,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科举考试的获益者是封建统治者皇帝。分析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样做?”“请你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4、学习“科举制度

5、的影响”一目时,可以在前两个子目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讨论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分析。5、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阅读分析”,指导学生活动。6、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自己讲述还是引导学生活动,都要把握好对隋唐科举制度评价的分寸。四、小结:指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并观看反映科举制度的多多媒体资料五、练习: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六、作业: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

6、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二一.课前导学(一)认清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影响;学习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二)课前自学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1)以来,官员大

7、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6)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二.交流展示三.小组讨论1.科举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如何得到完善?2.科举制度创立起了什么作用?四.达标训练(一)1.科举制度在朝创立,在朝逐渐完善,直到才被废止;2.

8、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3.在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二)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2、科举制创立于()A.隋朝B.唐朝C.西汉D.魏晋3、科举制逐步完善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科举制废除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6、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

9、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D.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三)阅读下列材料:“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请回答:(1)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谁统治的时候正式诞生?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 时期产生和完善 的主要情况2、

10、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3、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教学难点 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州郡中正负责 察访与之 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 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让学生探讨魏晋

11、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o王制

12、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 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 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 论文,叫试策。提问:九品中正制与 科 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科举考 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 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总结: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七年级下册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设计范文合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