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幼儿观察力的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98856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幼儿观察力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幼儿观察力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幼儿观察力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幼儿观察力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幼儿观察力的“放”与“方”卡尔威特曾经这样说过:“在教育上,与其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还不如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因此发展和培养幼儿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角所陈列的东西是从周围环境及广泛的自然物中精心选取的,集中地、分层次地、显著地展示于幼儿的眼前,使幼儿能逐一进行细致的观察,也为幼儿带来较自由的观察和操作探索的可能。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自然角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其他教育途径更为直观、具体、形象、生动。那么在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 一、放手幼儿主动参与、激发观察兴趣 孩子是创设环境、探索环境的主人。在自然角创设中,我们改变了以往

2、的做法,让每个孩子都参与种植管理活动。如开学初,我们收集了一些果冰盒、雪碧瓶之类的生活垃圾,将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豌豆、黄豆种子,分别种在用雪碧瓶做成的花盆里,从而引导孩子去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感知阳光、空气、水三元素的重要作用。“老师,你看豌豆开始发芽了,从泥土里冒出嫩嫩的绿芽。”“老师,你看,泥土还是湿的呢!豆豆喝到水了就发芽了,对吗?”“那它什么时候再长高?”每天清晨,孩子们都会如约而地来照看小豆苗,并发出各种疑问。“那你们想个办法,怎样能更清楚的看出豌豆在长高,好吗?”我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那么拿个尺不就行了,每天量一量,就知道有没有长高了。”有的孩子提议用尺来帮小苗量身高,于是

3、按孩子的要求我们自制了一个长尺插在豌豆旁,每次经过那里,孩子总要蹲下来看看、量量,期盼着它快点长大。当这个观察告一段落时,又可以引导孩子发现泥土中的豆子与水中的豆子其生长情况是否一样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连接起孩子观察的桥梁,使孩子在有目的、观察、发现、记录中获得有关自然的知识,自然地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这样的活动:凡是孩子自己做的、想的,自己去发现探索的世界,就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双手,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主地去探索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地与自然角进行互动。 二、方向教师适时有效指导、掌握观察方法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

4、加以指导。孩子不是天生的观察者,在观察自然角植物过程中教师必须教会幼儿一些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去观察自然角的各种动植物。那么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 (一)顺序法 顺序法指以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等。例如在观察小植物的活动中,有的幼儿从上到下的观察,是叶、茎、根等;有的幼儿让他们从远到近的看,是大和小。因此,我们不强调幼儿掌握哪种顺序,只要幼儿有顺序地细致观察就行了。这是基础的观察法,需要幼儿人人掌握,这样可以为他今后的一系类观察打好基础。 (二)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他们不

5、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如我们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中观察、比较吊兰的根与大蒜根的区别。让幼儿比较其明显不同的特征,不仅提高了对植物的认识,又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三)档案追踪法 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例:春天,万物复苏,孩子们带来了可爱的蚕宝宝,通过让幼儿间断性的观察并记录。了解蚕宝宝从产卵结茧变蛹成虫的生长过程,及蚕这种生物循环的规律。这种方法的持久性,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心

6、、敏锐性、细致性,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对科技的兴趣具有独特作用。当然,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大班幼儿。 三、方法活动记录形式多样、提高观察能力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方案,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行动。自然角活动亦不例外。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孩子的观察记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活动方案,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才能保持孩子的活动兴趣,提高孩子对事物观察结果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图形记录法 过程中我们观察发现孩子的记录能力有限,他们能观察,也能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给表达出来,但他们用笔记录的能力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单独记录更是困难。于是,我们引导孩子运用图形的记录方法,如:“饲养

7、乌龟”的记录本,第一页,孩子给乌龟起名叫“战斗金刚”,第二页“战斗金刚”在游泳(伸出头和尾,四肢在动),第三页“战斗金刚”在睡觉等,每页都有幼儿的记录(画)。有了这特殊的“记录本”,孩子不仅能大胆地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还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对小生命的热爱、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任务意识。 (二)表格记录法 表格观察记录法的对比性、抽象性更高,表格记录法可以让每一位幼儿能定期、如实地填写自己的种植情况,也能及时发现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如在豌豆的种植中,有的孩子种植的豌豆发芽了,有的却发霉了。通过表格观察记录,能清晰了解豌豆发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激发了他们更好的观察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8、 (三)影像记录法 多媒体观察记录法能更系统、完整地让幼儿感受观察物,也是一种新型的观察记录手段,孩子们特别地感兴趣,但他的成本太高,所以在幼儿园中尝试的机会比较少,但对于家庭来说是很容易办到的。所以我积极争取了家长的配合,每一阶段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一样动植物的变化,然后将视频转接到我们的电视上,进行集中的视频展播,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主地介绍在观察中发现的秘密,大大地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收获特别大。 总之,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孩子今后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获得成功,也有助于孩子整个人生的成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让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途径。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的理解,就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我们应当从小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