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9846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系 部: 路 桥 工 程 系 专业名称: 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 班 级: 102031 学 号: 43 姓 名: 石亚伟 指导教师: 邵联银 完成时间: 2013 年 5 月 8 日摘要-1关键词-11.石灰稳定土的施工-11.1工程概况-11.1.1路基处理方案 -21.1.2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流程-21.1.3石灰稳定土的性质与特点-21.2石灰稳定土施工工艺-31.2.1备土,铺灰-31.2.2石灰的拌和-41.2.3整平-51.2.4碾压-51.2.5养生-61.2.6雨季施工措施-61.2.7避免在冰冻期施工-62.石灰稳定土的质量控制

2、-72.1石灰质量的控制-72.2石灰稳定土初期土质,石灰与拌和的注意事项-72.3含水率的控制-83.石灰稳定土容易出现的问题-83.1易出现的问题-83.2病害防治方法-84.结论-9参考文献-10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病害防治摘要: 石灰稳定土在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简述石灰稳定土施工过程中所可能遇到实际施工问题与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石灰稳定土的病害形成与前期的防止提出了意见,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程中能够得到应用。关键字:现场施工;含水率控制;病害形成;病害防治前言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都缺乏天然砂石材料,铺筑路面基层(非高等级公路)、底基层完全外运石料,工程造价太高,

3、客观上难以实现。石灰土路基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水稳性、抗冻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路基改善层和路面底基层之中。石灰稳定土在对其常见病害进行有效防治后,其刚性和分布荷载能力较传统的级配碎石高得多。因此,可以广泛推广石灰稳定土作为路面基层(非高等级公路)、底基层材料,以节约工程造价。石灰土有个最明显的劣势:即干缩及温缩特性十分明显,容易导致道路基层开裂。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路基底基层的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石灰稳定土的施工质量的控制以及石灰稳定土的病害的防治显得尤为的重要。1.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1.1工程概况 红旗大道(站北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范围西起兴泰公路,东

4、至苏红路,道路全长为5651.433m。其中含红旗桥1座(桩号K4+251.3);箱涵9道,分别位于:K0+279,K0+672,K0+858,K1+175,K1+445,K1+762,K3+036,K3+605,K5+085。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级标准,计算行车速度:50km/h;设置2%的纵坡。 道路横断面布置:23m车行道+22m人行道,全宽27m。该区域位于里下河流域,里下河区域多为粘土与亚粘土,施工工程中选用指标合格的粘土作为填料,土源不足时,选用砾类土、砂类土等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00。1.1.1路基处理方案 一般路基处理(新建拓宽部分) 当路基填筑高度H108时,首先按a

5、b点(注:ab点为业主、审计、监理及项目部人员共同测量的每个断面指定位置的高程)平均高程统一清除表层杂填土30(平均厚),再下挖50,然后对地基进行翻挖20掺8%石灰处理,其上填筑4层206%石灰土并逐渐调坡,至6%灰土顶面时达到2%横坡值,压实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道路路床采用408%石灰土处理,分2层碾压,压实度不低于95%;道路路基中部填土采用6%石灰土,压实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当路基填筑高度H108时,首先清除表层杂填土30(平均厚),然后开挖至行车道结构层底面以下120,再对地基进行翻挖20掺8%石灰处理,压实度不低于88%,其上填筑4层206%石灰土,压实度分别不低于90%、93%、

6、95%、95%,道路路床采用408%石灰土处理,分2层碾压,压实度不低于95%。 一般路基处理(老路加铺部分) 首先清除老路路面结构层,实测段面高程后,经填挖处理至新建道路车行道路面设计标高以下68处,再填筑20厚12%石灰土作为底基层,压实度不低于95%;其上与新建拓宽部分一起填筑路面基层和面层。 特殊路基处理(新老路基搭接部分) 首先清除老路南侧路肩以及边坡上草皮、树根以及浮土等,与老路拓宽处路基在地面线以上挖成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不小于0.67米、内倾3%的台阶,并设置4层土工格栅;其余同一般路基处理(新建拓宽部分)。1.1.2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流程一般如下:测量放样备土(洒水焖料)摊土摊

7、铺石灰(洒水)拌和推土机履带稳压再次粗略整平碾压养生1.1.3石灰稳定土的性质与特点 石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初期强度和水稳定性较底,后期强度和水稳定性较高的特点。实践证明,强度形成较好石灰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最高能达到45Mpa)和一定抗拉强度,且板体性好,具有很大的刚性和荷载分布能力。因此,它是一种较好的路面基层(非高等级公路)和底基层材料。 石灰:石灰土选用级以上的钙质生石灰,其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得低于70%,在用于工程施工之前7天,充分进行消解,未消残渣含量5mm圆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17%,稳定土选用塑性指数为1015的黏性土,土粒的最大粒径不小于10mm,硫酸盐含量小于

8、0.8%,有机质含量小于10%。水选用纯净的饮用水。石灰土混合料压实后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压实度大于设计值。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的稳定土,确定必须的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稳定土:采用固定取土场土质,用作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时,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土以塑性指数1020的黏性土为宜;用石灰稳定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黏性土;试验塑性指数偏大的黏性土时,应进行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土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超过0.8%时不宜用石灰稳定。使用特殊类型的土壤如级配砾石、砂石、杂填土等应经

9、试验决定。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以下要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底基层应不大于35%,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应不大于40%;用于二级公路基层应不大于30%,用于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应不大于35% 。 粉碎的土掺入石灰、水、经过拌和均匀后,石灰与土之间发生强烈的离子交换、碳酸化及结晶作用,从而使土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由于离子交换作用,减薄了土的吸附水膜作用,促使土颗粒凝集和凝聚,形成团粒结构,从而降低土的塑性指数;石灰稳定土的最佳含水量随石灰剂量增加而增大,而最大干密度则随石灰剂量增加而减少;石灰的掺入能明显地提高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整体强度。1.2石灰稳定土施工工艺1.2.1备土,铺灰 备土

10、:按照松铺厚度将土摊铺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施工。铺土后,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备灰、铺灰: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备灰前根据设计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平方米的石灰用量。备灰前事先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铺灰前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格子标线,然后用人工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1.2.2石灰的拌和 采用旋耕机、小型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翻拌。 土的含水量较小,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

11、下层,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考虑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根据气候及拌和整平时间长短确定),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凉晒。 水份适中时,用平地机或者推土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拌和时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施工难点:因为施工现场的人手的短缺,大多数情况下比不能做到专人跟机进行观察,拌和机司机并不会打足遍数,多靠司机的自觉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做到石灰与素土完全拌和,因此,即使含水量合适,也会发生弹簧现象,经振动压路机推移后也会发生起皮,甚至的严重的造成素土夹层。 桥头及箱涵两端在备土时留出2米空间,将土摊入附近,拌和时先横向拌和两个单程,再进行纵向拌和,以确保桥头处灰土拌和均匀。第二遍拌和前,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则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